《蒹葭》真的是一首愛情詩嗎?

最近在讀《詩經》,所以準備順便寫些相關的賞析、解讀或者感想,大家有興趣的可以點個關注方便文章推送。《詩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歷來備受重視,但因年代久遠,很多詩的真實內容已不可考,故讀起來無法求速,又疏於筆墨,所以可能更新得沒有那麼快,請大家保持耐心。另外大家有什麼感興趣的也歡迎留言催更。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淒淒,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意中人兒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幹意中人兒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兒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洲

一。詩旨眾說

《秦風·蒹葭》是《詩經》中深受讀者喜愛的篇章之一。此詩寫景悽清優美,寫人虛無縹緲,全詩無一個“思”字、“愁”字、“求”字,但其中那思慕和惆悵之情卻表達的非常充分。詩中諸如蒹葭為何物雖然也有爭論(一說蒹即雚,指的是荻,荻是一種類似於蘆葦的植物,葭即蘆葦,故詩中蒹葭指的是沒有出穗的荻子和蘆葦;另一說則以為蒹葭是一個詞,指的是蘆葦),但於我們對詩中景象的理解影響不大。相比於名物,此詩的主題最為模糊。“伊人”究竟為何人?竟讓詩人如此思慕,想見竟不得見!“伊人”所指為何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也是理解此詩的重點。

《蒹葭》真的是一首愛情詩嗎?

”蒹葭蒼蒼“

目前的教材多認為此詩愛情詩,主人公可以為男、為女,表現男女之間的思戀之情。而《毛詩序》以為“《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簡而言之,毛詩認為《蒹葭》是諷刺秦襄公不用周禮,故無法鞏固秦國的統治。因為我們現在研讀的《詩經》最早版本就是毛詩,其他版本皆不傳,所以“未能用周禮”說在千年的經學研究史上長期佔據主流地位。在“未能用周禮”說上更進一步,認為此詩是求賢慕賢之作,這就是“求賢說”。“求賢說”雖主張求賢,但於何人所求之,所求者何人又是多有分歧。或以為求賢者秦君也,或以為是秦地之賢人歸隱於斯,他賢懷之。此外,“懷人”說也大抵是從“未能用周禮”說引申而來,與“求賢”之說相似。日本學者白川靜則以為此詩是漢水上游祭祀女神的歌曲。而朱熹在《詩集傳》中說“言秋水方盛之時,所謂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雖然《蒹葭》詩旨至今都沒有統一的說法,但是這不妨礙我們從詩中獲得美的享受,有時候沒有答案也是一種美。另外值得單獨一說的是現在大多數學者認為”未能用周禮“之說屬於穿鑿附會之說,但如果加以細細分析,此說有其可借鑑之處。劉毓慶先生說,近代以來,很多學者往往對毛詩及漢儒有很大的偏見,對其說棄而不顧,另創一種新奇之說,以求驚世駭俗。漢儒在《詩經》中很多說法較牽強、附會,但同時應該注意到,漢代人對於周代民俗生活的瞭解遠比現在的我們要多,他們在某些方面自然比我們有較多的發言權。因此對於漢儒之說,我們應該採取慎重的態度,無論對錯,應儘量找到他們立說的理由。下面試以此態度來說說此詩的主題。

《蒹葭》真的是一首愛情詩嗎?

二.創作背景

據各家考之史傳,《秦風》中的十篇作品,大致作於秦襄公八年(公元前770年)至秦康公十二年(公元前609年)這段時間,也就是大概在西周末至春秋時間範圍內,歷經十代王,前後160餘年,時間跨度為十五國風中最長。《蒹葭》一詩產生的年代以現有的資料來看,其創作年代應不晚於秦襄公之世。一個有力證據是有學者指出,《蒹葭》詩中“在水一方”與產生於秦文公時的《石鼓詩》第二首“於水一方”句型、句意一致,《蒹葭》極有可能產生於《石鼓詩》之前,或者是襲用了民間流傳的詩歌。但如果我們縱觀《秦風》十篇,《車鄰》、《駟驖》、《小戎》、《無衣》皆明言“戎”事,《黃鳥》詳載秦穆公之葬,其他篇目如《渭陽》之“秦君送舅父”,《晨風》之“棄賢或棄婦”,《權輿》之“哀嘆禮義今不如昔”等,都直接或間接地涉及與秦君的關係。由此可見《秦風》的作者們均是熟悉“國之大事”者,且以上層人物的活動作為自己最關注的內容和重點描寫物件。那麼,《蒹葭》是否也屬於此類呢?目前來看,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是就其詩歌的語言、特色及所吟詠的內容大致可以確定《蒹葭》非屬於民間歌謠,大概是一位具有高度文化修養的貴族或文人所作。故暫可認為《蒹葭》是秦襄公時期一位士大夫創作的政治詩。

《蒹葭》真的是一首愛情詩嗎?

秦襄公

三、主旨探析

西周末期,周王朝雖然有短暫的“宣王中興”,但是宣王晚年不聽勸諫,濫殺大臣,頻頻對外用兵,大多數以失敗告終。連年的征戰使國力消耗加劇,社會危機頻發。及至周幽王最終導致西周覆滅,周室東遷。東遷以後,周王朝管轄範圍大減,國勢衰微,周王朝龐大的宗法制度衰朽腐化,社會各種矛盾日益尖銳,社會的動盪變革正改變著人們的命運。同期,由於天子無法擔任起天下共主的責任,各諸侯國互相攻伐、兼併,強大的諸侯開始稱霸,面對四夷侵擾則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來團結各路諸侯以自衛。這個時期也即是春秋爭霸時期。宣王時期的秦國還只是周王朝的附庸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秦襄公因為出兵護送有功才始封為諸侯,秦國正式成為諸侯國。秦國世代居於西邊,常與戎狄等交戰,封為諸侯國時,又正逢西周覆亡和周室東遷,所以,《秦風》的作品應受之重大影響。如《權輿》中主人公從當初“夏屋渠渠(高樓大廈)”、“每食四簋(四簋即四盤菜)”到如今“每食無餘”、“每食不飽”。詩中寫的是春秋時期,由於井田制遭到破壞,一位舊貴族日益沒落的真實寫照。《車鄰》中“今者不樂,逝者其耋(現在不及時行樂,人轉眼就老矣)”,“今者不樂,逝者其亡(現在不及時行樂,人轉眼就要死亡)” 的觀點是很具代表性的。《終南》中“君子至止,錦衣狐裘。顏如渥丹,其君也哉?”則反映的是秦襄公封為諸侯後,秦國領地日益擴大,很多原屬周地中的居民都歸屬於秦國。這首詩當為周朝遺民所寫,對於秦君的奢靡,表達了自身的不滿和不信任。《權輿》、《車鄰》和《終南》這三篇都與周朝東遷,一部分周地歸入秦地(特別是西周王畿範圍)。可以想見,許多貴族,尤其是失勢或沒落的貴族,因各種原因無法隨平王東遷,這些人在亂世中受到衝擊也是必然。在秦國新的制度和文化習俗等方面的影響下,今與昔的巨大落差,長期下去,這些貴族的不滿情緒日益發酵。一部分人開始思想消沉,得過且過,及時行樂佔據主流,如《車鄰》中的主人公。

有壓抑的情緒,必定要尋求釋放,除了及時行樂,還有一部分人雖因黑暗動盪的現實而苦惱,卻並未沉淪。他們執著地尋求西周全盛時期的輝煌,渴望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國力強盛。他們渴求有一位明主,渴求一位像文王、武王那樣求賢若渴的明主,來改變這種現狀。求明主上可對國家作出貢獻,甚至扭轉社會傾頹的局勢,下可改善個人的命運。但是現實是天子昏庸,奸邪當道,關心國事忠君為國者反被排擠,他們苦悶彷徨也是自然的事。所以《蒹葭》詩中,“伊人”應是理想中的明君聖主,“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是其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及追求而不可得的結局。三章用比興從“白露為霜”的天黑未亮寫起,至“白露未晞”的早晨,最後“白露未已”的上午,它們對於景物的表達作用不大,更多的是為了突出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迫切的心情。這與他們在黑暗中追求明主的心情是一致的。

《蒹葭》真的是一首愛情詩嗎?

文王求賢

在這樣的時代社會背景下,“求賢”、“招隱”等說法不通。任何時代都有賢臣隱士,西周末期,秦襄公還不至於找不到一個知周禮的賢人。且若是國君招賢人,不至於“道阻且長”,也不會有“宛在水中央”若隱若現,若即若離的感受,只需舜受天下,賢人自然會得其道。此外,《詩經》中《國風》部分,是按地域劃分的,不同的地域各有其風格特點。《秦風》中都是慷慨凜冽之詞,唯有《蒹葭》一篇含蓄蘊藉,卻與《王風》中的《黍離》、《大車》相似。因此,《蒹葭》當為西周末期入秦地的落魄貴族或士大夫階層所作的一篇政治抒情詩,表達詩人慾求明君卻求進無路的苦悶迷惘又心有不甘的感情。

當然從詩詞本意也可將其看作愛情詩來讀,雖然是浮於表面,但這不似“求賢”等說的牽強附會,光是詩中迷茫朦朧的景色和意境就足以讓人沉醉其中,這同樣也不失為一種美。

《蒹葭》真的是一首愛情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