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收入低怎麼辦?試試溼地立體養殖模式

農民收入低怎麼辦?試試溼地立體養殖模式

現如今,以種養水生動植物為主的“溼地立體農業”在全國各地悄然興起。這種因地制宜的農業種養模式,不僅使昔日低窪變成了“聚寶盆”,而且為當地農民開拓了新的增收渠道。

那麼,什麼是農業溼地呢?什麼又是溼地農業立體種養呢?

農業溼地不同於普通溼地,主要是指處於地表被淺水長期或季節性覆蓋,具有提供生物產品及為維持和提高生物產品生產能力,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服務的一類溼地,其主要包括沼澤、湖泊、河流、水庫、池塘、水稻田、蓮藕田等。

而溼地農業立體種養是指以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將水畜產品養殖與其他水生經濟作物種植結合,使農業溼地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能夠得到多環節、多層次的綜合利用模式。

目前來看,我國有農業溼地約2000萬公頃。要想讓農民增產增收、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只能充分利用農業溼地,大力發展溼地農業立體種養。

農民收入低怎麼辦?試試溼地立體養殖模式

談到立體養殖,就要說到我國廣泛推廣的稻田立體種養模式了。稻田立體種養模式是我國溼地農業最早、最有效形式之一,其主要包括稻田養魚、稻田養鴨、稻田養鱉等。

除此之外,一些水生生物栽培地也是溼地農業立體種養有效結合的良好場地,由此衍生的藕田養魚、藕田養鴨等也獲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眾多模式中運用廣泛的當屬蓮魚種養模式,該模式指的是在同一水體中既種藕收蓮又養魚,魚蓮長期或短期共生的一種種養結合方式。

蓮藕田中大量的水生雜草、底棲生物、水生昆蟲、浮游生物等,可作為魚類的飼料,而魚類的糞便和殘餌可作為蓮藕的肥料,蓮藕生長的良好土質條件來源則是魚類活動時鬆動的土壤。

因此,種植戶應大力發展蓮魚種養模式,這樣不僅能增加經濟收入,還能改善市場供應。

農民收入低怎麼辦?試試溼地立體養殖模式

發展蓮-魚種養模式時,首先應注意蓮池的選擇,儘可能選擇交通方便、水源條件好、水質無汙染、排灌方便、四周無高大建築物或遮陽物的地方。

其次在種藕的選擇上,應選擇適合淺水栽培、早晚熟品種的優良品種作種藕。

然後是魚種的放養時間,一般水溫穩定在8到10攝氏度時即可放養,投放魚種時,最好水溫穩定在15攝氏度以上。

最後應該注意的是魚類放養的品種,一般來說,凡在池塘中可養殖的魚類在藕田中均可養殖,如草、鰱、鯉、鯽等。彭澤鯽等生長較快的魚類,是藕田養殖的良好品種。

最後,就來說說農民養殖中最大的問題,也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防止腐爛病,在栽培前向池內投放適量的生石灰可起預防作用,也可直接噴灑80%的代森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溶液。

防止葉枯病,發病初期用50%託布津800倍溶液噴灑,連續2~3次。

防止病蟲害病,主要是蚜蟲、斜紋蛾、地蛆等。蚜蟲可用40%樂果乳劑1500~2000倍溶液噴灑,地蛆可每667平方米用3%的呋喃丹3千克拌細土30千克均勻撒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