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深處的笑聲

林海深處的笑聲

1982年11月24日修水採訪時留影於修江橋頭

又到修水。參觀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和上衫鄉湘鄂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舊址。

大學畢業分配到新聞單位工作後,第二次出外採訪的地方,就是修水。

發表於1984年1月8日江西日報的《林海深處的笑聲——修水縣黃沙港林場見聞》,是本人從事新聞工作後最早採寫的幾篇通訊之一。

朋友,當你在層巒疊嶂的山坳裡,突然發現一幢幢二層樓的磚瓦房群時,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呢?驚奇:面前可是海市蜃樓?但這兒不是海邊或沙漠地帶。興奮:因為見著了都市的象徵?但這兒可是深山裡啊!是的,當我們在修水縣黃沙港林場分佈在幾十公里的幾個採育隊採訪時,就是帶著這種心情的。然而這是確確實實的存在:深山裡的伐木工住上磚瓦樓房了!

黃沙港林場是1957年幹部上山下鄉時建起來的全省七大林場之一,現有一千五百五十五人,其中林業職工三百名。在去各個採育隊的路上,我們時而見一座座杉皮木板搭的棚子還立在路邊,傾斜的木頭橫在寒風中。陪同的同志說,這是以前我們伐木工住的房子。他要不說,我們還以為是獵戶偶爾歇歇腳的棚子呢!林場同志告訴說:長期以來伐木工都是住杉皮木板工棚,一家老小擠在一起,冬天寒風從四處鑽進來,雨天到處擺碗、擺臉盆接漏。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林場黨總支、管委會為改善職工居住條件,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運用上級撥款和自籌資金,在深山林區四個採育隊十二個作業組建築磚木水泥結構的職工宿舍二十六棟,共一萬一千零五十平方米,現有一百五十戶、六百一十人從杉皮木板的工棚搬進了新房。黃金洞作業組裡的郭志全,幾代人都是採伐工,祖祖輩輩住在深山老林的杉皮工棚裡。分到油光漆亮的新房時,他高興地表示要教育子女安心於林區,積極生產,多做貢獻。

黃沙港林場不僅在住房上關心職工,並且在文化教育事業上,處處為群眾著想。黃金洞採育隊一個小學,學校有兩名教師和二十多個學生,分為幾個年級。老師常常是上節課教一年級,下節課教二年級。伐木工說:多少年來,深山裡只聽得到流泉的淙淙聲,如今,又增添了一片朗朗的讀書聲。原來,由於這個林場各個採育隊分佈很廣,職工孩子上學極不方便,要跑數十里山路,許多小孩只好在家裡待著。上坑、坪坪兩個作業組,居住地均離場部一二十里遠,每組只有八名適齡兒童,林場就在那裡各辦了一所學校。職工說,學校辦到家門口了,我們做事也更放心了。現在,林場在總場和各個採育隊、作業組辦起了九所小學,一所中學,配備了教師二十九人,全場七歲以上的適齡兒童四百三十九人全部入學。

在黃沙港林場這個遠離都市的角落,我們還看了一場湖北電視臺的電視節目。山高林密,怎麼收得到電視呢?林場的幹部說,山區文化生活貧乏,作為場幹部,要不斷豐富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在1979年冬到1980年春,他們就將上級撥下的企業基金一萬一千元,修建了一座電視差轉檯,群眾拍手稱好。場部同志還告訴我們,林場還專門成立了電影隊,在全場各隊、各組巡迴放映,林區工人和家屬每月平均可看到一至二場電影。

我們是坐車去各個採育隊採訪的。從場部開始,蜿蜒的林區公路通向各採育隊,形成一張交通網。一個職工露出結著老繭的肩膀告訴我們,過去修水縣城來的公路只通到場部,採育隊的職工到場部挑米買雜貨要走幾十里路,往往壓得肩腫腳疼。現在,汽車喇叭一按,省去了伐木工的多少力氣。我們高興地看到,這深山裡的採育隊、組,已不再是被遺忘的角落,城市文明,正順著公路逐步走向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