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水調歌頭》,蘇軾的這首中秋詞,你同樣不要錯過

桂魄的意思是什麼

除了《水調歌頭》,蘇軾的這首中秋詞,你同樣不要錯過

大文豪蘇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能詩善畫,不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亦是詞豪放派代表人。其中名流千古的詩詞句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等等。

而蘇軾最廣為人知的詞作,就是他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是歷來公認的中秋詞絕唱。那麼,在中秋節臨近之際,除了《水調歌頭》,蘇軾的這首中秋詞,你同樣不要錯過。

除了《水調歌頭》,蘇軾的這首中秋詞,你同樣不要錯過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

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風路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

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

——蘇軾《念奴嬌·中秋》

這篇中秋詞,是蘇軾貶謫黃州時寫的。詞作開篇的“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是描寫作者在中秋節月夜,登上高樓,憑高望遠,遼闊無垠的天空,萬里無雲。

除了《水調歌頭》,蘇軾的這首中秋詞,你同樣不要錯過

接著,視線由晴朗夜空轉向明月,於是有詞句“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在古代,月稱為魄,又因神話傳說月中有桂樹,所以,詞中的“桂魄”即是月亮。這句是說,從月宮飛下來的皎潔光輝,它所照射之處,使秋日的碧空都沉浸在一片冷清之中。

而清涼的月光,賦予作者無限的幻想,於是有詞句“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詞人想象月宮中有瓊樓玉宇,是一個清涼的聖地,那有乘飛鸞自由自在飛翔的仙女們。而聯絡到蘇軾此時因奸佞小人而被貶謫的境況,不難得出此句所要表達的意義:正是因為所處現實的黑暗與不自由,所以只能幻想月宮的清靜無憂與自由。

除了《水調歌頭》,蘇軾的這首中秋詞,你同樣不要錯過

接著又視線轉向人間,“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從月宮往下看,江山秀麗絕美猶如圖畫般美麗,在皎潔月光的照耀下,被煙霧籠罩的樹木,是那麼的清晰可見。

然而,蘇軾畢竟是一個性格豪爽的人,不可能一直沉醉於想象中,接著,引用李白的詩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寫到“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運用巧妙的筆調,把天上的明月和身邊的影子當做知心朋友,一同歡樂歌唱。

正所謂“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既然歌唱無法排擠愁緒,那就在月下起舞吧!接著,化用《詩經·國風·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寫道“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希望月下起舞愉快的渡過中秋夜,莫辜負這良辰美景。

除了《水調歌頭》,蘇軾的這首中秋詞,你同樣不要錯過

雖然有良辰美景,但此時孤獨苦悶的心緒,還是難以解脫,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才有了“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他渴望乘著大鵬遠離人間,到那明淨的月宮中,把橫笛吹得響徹雲霄,喚起人們對美好境界的追求與嚮往。

縱觀全詞,雖稍有點消極成分,但也只是為了排遣政治上的失意與苦悶,而正是無力擺脫現實黑暗汙濁的境況,只能越發展現出對自由生活、超凡脫俗境界的嚮往。總的來說,還是一篇灑脫飄逸中秋詞佳作。

除了《水調歌頭》,蘇軾的這首中秋詞,你同樣不要錯過

品讀完這首中秋詞佳作,對於詞中的“桂魄”是月亮的別稱,那麼,除了“桂魄”,你還知道,月亮的代稱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