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被誅,一雙兒女本可保全性命,曹操為何反悔,又將他們殺掉?

孔融被誅,一雙兒女本可保全性命,最終為何仍被曹操所殺?孔融乞求不要殺孩子,小孩從容說出一句千古名言,聞者無不動容!

孔融被誅,一雙兒女本可保全性命,曹操為何反悔,又將他們殺掉?

能入得了《三字經》的人物,都可稱是那個時代的楷模,比如孔融之“融四歲,能讓梨”。孔融因讓梨而成為後世兒童的楷模,但是,他的人生結局並不美好,最終被曹操羅織罪名給殺了。孔融被誅時,家中還有一雙年幼的兒女(另一說為一對兄弟),男九歲、女七歲,因為其年幼,曹操本來是想饒過他們一命的,但是,最終,曹操還是讓人將孔融的一對兒女給殺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孔融被誅,一雙兒女本可保全性命,曹操為何反悔,又將他們殺掉?

關於孔融子女的被殺,現在流傳的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正史的《後漢書》,一個是野史的《世說新語》,兩個版本的差異不少。先說《後漢書》是如何記載的吧。

孔融被害時,他的一雙兒女寄居在別人家中,男孩九歲,女兒七歲,因為年幼得以保全。孔融被捕時,兩人正在下棋,即使是得知父親被捕,也不為之動,安之若泰,照樣下棋。旁邊的人很不理解,就問他們兄妹:“你們的父親被逮捕,你們為什麼還如此從容不起?”孔子融的孩子答道:“這世上哪有鳥槍被巢毀壞而卵不破的事情呢?”

孔融被誅,一雙兒女本可保全性命,曹操為何反悔,又將他們殺掉?

看著兩孩子可憐,主人家就給他們準備了肉汁。哥哥口渴,就喝了。妹妹說:“今天這樣的禍,難道能夠久活,你還要知道肉味嗎?”哥哥號哭而止飲。

有好事者將兄妹二人的表現對曹操說了,曹操覺得這兩個孩子太厲害,小小年紀能處變不驚,看事那麼透徹,長大後不就成為另一對孔融了嗎?這樣的人再留著,肯定會妨礙曹氏子孫的建國大業的,於是,就下決心將這兄妹二人生都殺掉。等到奉命捉拿他們的官差到了,妹妹從容地對哥哥說:“如果死者有知,得見父母,難道不是我們最大的願望嗎!”於是引頸就刑,顏色不變,聞者無不悲傷動容。

孔融被誅,一雙兒女本可保全性命,曹操為何反悔,又將他們殺掉?

初,女年七歲,男年九歲,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動。左右曰:“父執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主人有遺肉汁,男渴而飲之。女曰:“今日之禍,豈得久活,何賴知肉味乎?”兄號泣而止。或言於曹操,遂盡殺之。及收至,謂兄曰:“若死者有知,得見父母,豈非至願!”乃延頸就刑,顏色不變,莫不傷之。(《後漢書·卷七十·鄭孔荀列傳第六十》)

孔融被誅,一雙兒女本可保全性命,曹操為何反悔,又將他們殺掉?

到了南朝時期,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在其率人編撰的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中,對於這件事又進行了再加工,主人公卻由一對兄妹變成了一對兄弟。據《世說新語·言語》的記載是,孔融被逮捕時,朝廷內外非常驚恐。當時孔融的兩個兒子,大的九歲,小的八歲。兩個兒子仍然在玩琢釘遊戲,一點惶恐的樣子都沒有。孔融對使者說:“所有的罪責我一人承擔責,兩個兒子是無辜的,可以保全性命嗎?”他的兒子卻從容地對父親說:“父親難道見過傾覆的鳥巢下面,還有完整不碎的鳥蛋嗎?”果如孩子所言,不一會兒,逮捕他們的差役就到了。這就是成語“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出處。

孔融被誅,一雙兒女本可保全性命,曹操為何反悔,又將他們殺掉?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 ‘’尋亦收至。(《世說新語·言語》)

“琢釘”是古代的一種兒童遊戲,玩法不詳。玩“琢釘”也好,“弈棋”也罷,都是形容二子的處變不驚、臨危不懼,這樣的人,內心有多強大?難怪連有天下梟雄之稱的曹操也聞之驚心,只好來個斬草除根、永絕後患。有時,太過聰明,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所以,聰明如鄭板橋也奉行“難得糊塗”:“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

孔融被誅,一雙兒女本可保全性命,曹操為何反悔,又將他們殺掉?

無論什麼時候,太過清醒的人,總是難見容於世的。“眾人皆醉你獨醒”,誰還敢帶你玩啊?!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