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一首雜詠,對比鮮明,見解深刻,更彰顯了大無畏精神

文學創作既是作者個人的事情,也關係到社會進步。特別是很多寫實和詠古之作,反映了民間疾苦,揭露了一些時弊,並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希望。讀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鳴,就會發揮想象,並可能付之行動。

比如晚唐詩人杜牧就寫過很多詠史詩,詩人精彩的文筆、巧妙的構思、不凡的見解,都給讀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時也耐人咀嚼。北宋一位詩人更是時刻關心百姓生活,甚至廢寢忘食地操勞。下面介紹王安石的一首雜詠,對比鮮明,見解深刻,更彰顯了大無畏精神。

王安石的一首雜詠,對比鮮明,見解深刻,更彰顯了大無畏精神

雜詠

北宋:王安石

召公方伯尊,材亦聖人亞。

農時憚煩民,聽訟小棠下。

嗟今千室長,已恥問耕稼。

彈琴高堂上,欲以無為化。

王安石的一首雜詠,對比鮮明,見解深刻,更彰顯了大無畏精神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晚年退居江陵,封為荊國公,後世又稱其為王荊公。他是北宋時進步的文學家,也是法家著名的代表。詩人出生於一個小官僚家庭,很小就隨父親外出遊歷,目睹了很多流離失所和家破人亡,內心也感受到巨大的悲痛和刺激。

詩人進士及第後,曾多次上書給皇帝要求變法,宋神宗熙寧年間,他曾兩次出任宰相,並相繼實行青苗、均輸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百姓們的沉重負擔。這首詩就是有感於當時的社會背景,批判了很多人不勞而獲、幻想無為而治的思想。

王安石的一首雜詠,對比鮮明,見解深刻,更彰顯了大無畏精神

前兩句引用歷史傳說,“

召公方伯尊,材亦聖人亞

。”召公處於尊貴地位,他的才能僅次於周公。召公是西周人,召是他的食邑,故稱召公或召伯。方伯是古代一方諸侯中的首領,聖人是指周公。

接下來的兩句抒寫召公的活動,“

農時憚煩民,聽訟小棠下

。” 他擔心農忙時鄉親們進城打官司耽誤時間,於是就親自來到鄉下,在一株棠梨樹下聽訟。憚煩,指怕麻煩;聽訟,聽取訴訟雙方陳述意見,即辦案。

王安石的一首雜詠,對比鮮明,見解深刻,更彰顯了大無畏精神

詩人曾經專門撰文指出,這個傳說並非事實,而是孔丘之徒製造出來,用以美化奴隸主統治。作者借其作為武器,批判當時那些迷信儒家禮治,鄙視農業生產、因循苟安的地方官吏。

另一位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也曾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儒家大力鼓吹不平等,這完全是在維護封建君主的統治,卻讓那些處於下層的百姓們,受到欺壓後無處訴苦。

王安石的一首雜詠,對比鮮明,見解深刻,更彰顯了大無畏精神

後四句轉寫現實狀況,“

嗟今千室長,已恥問耕稼

”,意思是說,可嘆那些千室長,已經把過問農業生產看作是可恥的事情。千室長是管理一千戶的小頭目,指地方上低階小吏。

彈琴高堂上,欲以無為化

”,他們迷信孔丘的禮治思想,以為高坐堂上彈彈琴,就可感化世俗。孔丘的弟子宓子賤在單父(今山東單縣)當官時,曾經三年不下堂,只是彈彈琴、唱唱詩,就把當地治理得井井有條。其實這都是歪曲事實,只不過是儒家對所謂禮治的美化。

王安石的一首雜詠,對比鮮明,見解深刻,更彰顯了大無畏精神

王安石的這首詩採用兩個歷史傳說進行對比,批判了儒家鄙視生產勞動,鼓吹禮治的觀點。作者旗幟鮮明地抨擊了那些恥問耕稼的地方官吏,實際上也委婉地批判了一些儒者不懂種田、不懂種菜,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腐儒本質。

作者將歷史和現實結合起來,表現了不屈不饒的戰鬥精神,雖然他主張的改革只是一種改良和修補,但也遭到了巨大的阻力,並且最後以失敗而告終,但其中原因卻非常複雜。詩人敢於揭露和批判那些所謂的聖人和儒者,正體現了一種大無畏的精神,也號召著後人為推翻封建君主制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