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案調查科》:懸疑的外衣下,是對人性的深度探討

《罪案調查科》,作者九滴水,是刑事科學技術室痕跡檢驗師。小說中所有案件均來自於真實案例。每個個案本身帶著懸疑的色彩,讓人想一看究竟,更能激發起讀者的興趣。可案件本身絕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它只是吸引讀者的一種方式。

作者真正想要與讀者進行探討的,是案件背後的人,是人性之根本。

作者在每個案例的寫法上,基本從兩個不同的視角分開敘述。首先將視角聚焦到公安機關內部,讓讀者跟著案件所呈現出的細節、線索,慢慢找尋背後的嫌疑人。這一視角充滿懸疑和未知。可每當嫌疑人浮出水面後,小說的敘述視角就不再是公安機關如何審理案件了,而是轉換成了嫌疑人的視角。如此處理,就可以將案件背後的真相,以嫌疑人的視角道出,更能夠讓我們看清案件背後的人性。

《罪案調查科》:懸疑的外衣下,是對人性的深度探討

01。人性之貪慾,令人迷失自我

作者在本書的第一案《嗜血賭局》中,就成功地為讀者講述了人性之貪所導致的後果。鏡頭從一個賭場老闆丁勝的失蹤慢慢展開,利用懸疑和未知的結果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可就在兇手慢慢浮出水面時,作者筆鋒一轉,將鏡頭對準了丁勝所開賭場。

丁勝的賭場之所以能夠在當年開得風生水起,如火如荼,全因他牢牢地把握住了賭徒那顆好賭的心。他設定多重區域,採用不同步驟和方法,靠的只是激發起人們心中的貪慾,卻每每都能夠成功地將新手變成賭徒,將原本的“小賭怡情”變成“大賭傷身”。

新人來賭場,他總是會先給對方一點甜頭嚐嚐,讓你對賭博欲罷不能,且錯誤地以為,自己並不會深陷其中,反而可以從中謀取小利。這樣,就可以麻痺對方的提防之心,促進對方的好賭之心。可隨著對方慢慢放鬆警惕,完全投入其中,無法自拔之時,賭場的人員就會楸準機會,讓你在關鍵一局中潰不成軍,再無翻本的可能。

整個操作過程如流水線般成熟,且屢試不爽,皆因人性之貪在作怪,在作惡。

《罪案調查科》:懸疑的外衣下,是對人性的深度探討

貪慾不是大奸大惡之人的專利,它是人性的一部分。既然是人性,那就是人類所共有的心理屬性。所以,

本性良善之人也會有貪慾,

如王建港。

作為欠下賭場80萬鉅款的賭徒,王建港原本也是一個老實巴交,對家庭有責任心,疼愛幼子的父親和丈夫。他開始進賭場,初衷也是為了給這個家庭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卻在張潘設計的套路下,一點點被自己的貪念腐蝕,衝昏了頭腦。

人的慾望常常是起於無形,一開始並不那麼容易被我們覺察到。它看起來甚至與我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相似,讓我們疏於防範。一旦慾望膨脹,人就會淪為慾望的囚徒,被它牽著鼻子走,再難走出。

對於這一點,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在《小王子》中採用象徵的手法進行了深刻卻又淺顯易懂的描述。在小王子所在的星球中,有一種猴麵包樹,它的幼苗跟玫瑰的幼苗長得很像,因此常常容易被人忽略。一旦人們疏忽大意,任其長大,猴麵包樹將會入侵整個星球的土地,最後星球將會被撐得爆裂。

猴麵包樹象徵著人內心的慾望,玫瑰卻代表著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這兩者看似相像,導致的結果卻是南轅北轍。當人們被慾望裹挾,失去本心,哪裡還能再感受到美好?而人們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之心卻是為人服務的,它斷不會凌駕於人本心之上,只是隨著本心而走。

《罪案調查科》:懸疑的外衣下,是對人性的深度探討

人性之貪慾亦如此。最開始的小貪,只是為了讓生活更加美好,為自己和家人創造一個可期的未來。可若不能適當地加以控制,任貪慾如猴麵包樹般在人內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它的枝葉和藤條將會入侵人的內心,包裹人的本性,令人迷失自我,困在貪慾的牢籠裡,卻無法逃脫。

如何恰當地處理我們內心的貪慾?

若只是一味的壓抑、忽視、否定,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它是我們內在的一部分,若我們摒棄它,逃離它,雖然我們看起來變成了一個好人,卻失去了人格之完整。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說:“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

任何本屬於我們的特質被我們刻意壓制,它只會用另一種意想不到,且對我們傷害更深的方式顯現出來。

既然內心的貪慾本就是我們內心世界的一部分,我們不妨去看到它,承認它,接納它。如此,我們才可以掌控貪慾,而不是被貪慾掌控,腐蝕本心。

由心而發,卻又能止乎於適度的貪念,那就只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我們內在本心的坦誠和接納。它會讓我們做回自己,不必生活在“好人”的軀殼中,一生為好名聲所累。

沒有節制,放縱貪慾,肆意妄為,任由心中貪慾滋生,將一顆小樹苗養大,延伸至身體各個角落,如此,人就會被貪慾所捆綁,更會因貪慾而迷失,最終只會落得傷人傷己的下場。

《罪案調查科》:懸疑的外衣下,是對人性的深度探討

02。警惕人性的反噬:曾經有多壓抑,現在就有多放縱

在小說的第二章《土屋謎屍》中,作者為我們呈現的主人公楊超、譚天恩,他們或犯罪,或違反道德。導致他們走上迷途的心理狀態會給人更多的情感共鳴。他們都經歷過或被輕視後壓抑內心的不滿和憤怒,或被恐嚇後逃避自己的恐懼。這些內在的不良情緒都在他們刻意的壓抑和逃避之下,看似消逝不見,卻總會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再次冒上心頭,用另一種更為可怕、猶如洪水猛獸般的方式表現出來。

①楊超:被壓抑的恐懼和厭惡,成了他犯罪的源頭

楊超作為土屋謎屍案的嫌疑人,他故意殺害林洺熙,看似是林洺熙的要挾和貪婪令楊超忍無可忍,憤而殺之,是一種衝動下的頭腦發熱,被情緒裹挾而為。可仔細一想,完全不是。

楊超從一開始就對林洺熙存有鄙夷的態度。在他眼裡,林洺熙不過是自己老闆的情婦,並不值得尊重。只是,他的這份鄙夷因對老闆的尊敬而刻意隱藏了起來。他沒有加以關注,更無處傾訴,無地發洩。如此,

壓抑的心理狀態就為日後的犯罪埋下禍根。

老闆譚天恩一走,懸在楊超頭上那把“尊敬”的戒尺就隨老闆而去。他內心原本對林洺熙的厭惡和不屑就表露無疑。再加上林洺熙的敲詐,楊超自然就成了情緒的奴隸。

《罪案調查科》:懸疑的外衣下,是對人性的深度探討

導致楊超犯罪的緣由,除了對林洺熙的厭惡外,更有他幼時去黑虎山石屋產生的恐懼心理。

楊超本不是迷信之人。可對於石屋裡的醃肉,楊超是存有畏懼之心的。曾經為逞能而當著小夥伴的面吃下了石屋裡的醃肉,最終導致他腹瀉,甚至差點失去性命。這段經歷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抹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或許是楊超對內心的這份恐懼不夠重視,所以才會以夢的形式出現,來提醒他這份恐懼的存在。可惜的是,楊超並沒有直面恐懼,安撫自己的恐懼,反而在家人的安排下選擇離開村子。

這其實是一種逃避的行為。

所有對內在情緒的壓抑和逃避,都不會讓情緒消失。它只會在將來,抓住某個契機再次出現。林洺熙的要挾就是這個契機。在林洺熙的要挾下,楊超曾經的噩夢再次出現。

與其說是林洺熙的貪得無厭導致了楊超的殺心,不如說是他內在本身壓抑的恐懼滋生了犯罪的心理。

②譚天恩:遲來的尊重和自由,是他放飛自我的起因

在這個案件中,譚天恩雖並未犯罪,且與案件沒有直接的關聯。可他在妻子的家族企業中,掌權的前後發生的巨大變化引起了我的注意。

譚天恩重感情,更是懂得知恩圖報。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原本重情重義、忠厚老實的譚天恩開始流連於風月場所,養起了自己的情婦來呢?依舊是他曾經內心壓抑的負面情緒。

譚天恩本就很有才華,奈何愛上一個家境富庶的女人。妻子的三位哥哥對他一直打壓。憤怒和不甘在他心底慢慢滋生,可譚天恩自己並不能很好地化解這份憤怒和不甘,只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奮鬥,想要用實力來證明自己。

他不知道,

太過剋制只會加深慾望,壓抑人性的後果只會適得其反。

所以,在譚天恩慢慢自己掌握了主動權後,曾經壓抑的慾望如惡魔附身般牽引著他,令他無法自拔。

他現在的狀態,就彷彿跑進羊圈的餓狼,隨時準備張開大口,品嚐一下羔羊的味道。

作者這段話,這對於譚天恩在獲得許久未得的尊重和自由後,那種如飢似渴,想要放飛自我的心理狀態描寫得惟妙惟肖。說這是一本穿著懸疑的外衣,探求人性根本的小說,原因就在於此。

《罪案調查科》:懸疑的外衣下,是對人性的深度探討

心理學創始人佛洛伊德認為,在人的體記憶體在著正向性力以及負面的攻擊力兩種驅動力,當兩種力量處於平衡時會保證正常狀態。

而楊超與譚天恩都是將內心的負面攻擊力隱藏起來,只對外表現出正向性力。如此,可以讓自己看起來顯得更加高大,更令人崇敬,更像個好人。殊不知,沒有了負面攻擊力的人是處於失衡狀態的,是一種不夠健全的心理狀態。長此以往,必然會釀成悲劇。

如何處理我們內心的負面攻擊力?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給了我們答案。

他說,一定的憂愁、痛苦或煩惱,對每個人都是時時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沒有壓艙物,便不會穩定,不能朝著目的地一直前進。

既然一定的負面情緒是人成長和前進的必需品,那我們對待自己內心的恐懼、憤怒、鄙夷等,自不必如臨大敵,只要泰然處之,坦然面對,它們反而可以讓我們加速成長,促進我們人格的發展和完整。

03。偏執令人失去理性,過度負責也是一種自戀

小說第四章《亡魂秘語》,裡面呈現的案件是整本小說中最慘絕人寰,令人髮指的。這是一起一家四口人的滅門慘案。嫌疑人馮靖及其一家所展現的情感之濃厚,情緒之強烈,讓人讀起來感覺窒息、悲痛、傷感。

馮靖與奶奶竇淑琴相依為命,彼此視對方比自己更為珍貴。他們為人善良本分,穩重踏實。可也總是被執念所累,過度為彼此負責。當對方遭遇傷痛時,總要將責任強加給自己,無法走出自責、愧疚的陰影,這才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產生。

①竇淑琴:因執念而看不清真相

這場滅門慘案雖是孫子馮靖所做,可奶奶竇淑琴的自殺是馮靖心理變化的直接原因。

她的自殺是為贖罪。可她何罪之有呢?竇淑琴總是想著,是自己的無動於衷導致單娟溺水死亡,是自己內心“以命換命”的邪念讓她眼睜睜看著單娟掙扎,卻不施救。可她完全忘記了,當時單娟所處的位置,早已超出了她能夠施救的範圍。

她不救,是不能,而不是不作為。

如此明晰的事實,可竇淑琴偏偏要認為這是自己的責任。

這種過度負責的背後,是她人性中的偏執所導致。

她心心所念,是孫子馮靖不能出一點問題,不能受到一點傷害。當病痛來臨時,本就不信鬼神的竇淑琴也可以將全部希望寄託在江湖道士身上,才會對道士所說的“以命換命”深信不疑。

人性中的偏執往往會讓我們迷失智慧的雙眼,看不到客觀現實,只一心想要讓事件依照著我們的想法和安排來進行。一旦意外發生,恐懼和焦慮會戰勝內心的理智,進而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

《罪案調查科》:懸疑的外衣下,是對人性的深度探討

②馮靖:過度負責導致的一場悲劇

對於馮靖在決定作案前的心理狀態,小說中有著明確的交代:

因為他沒本事,所以馮芷萱離他而去;因為他沒錢,所以只能眼睜睜看著父親被癌症折磨致死;因為他沒保護好奶奶,所以奶奶選擇了輕生。

其實,這就是明顯的過度負責導致的悲劇。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為何要他一個人負責;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態,並非他能夠左右;別人的所思所想並非他能夠控制。

所謂過度負責,就是本不屬於你的責任,可你就是非要大包大攬在自己的頭上。一旦自己沒有很好地解決問題,就產生自責、無能之感。

在心理學上,過度負責並不是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它是一種自戀。

覺得世界的一切都與自己有關,都是自己可以透過努力改變的。事件發生後,人們所產生的後悔、內疚、自責等情緒,其實是潛意識誇大了自己的能力,幻想著自己有讓時光倒流的本領,可以回到過去,讓一切從頭再來。

想要不再過度負責,我們就要分清楚哪些是“我的事”,哪些是“別人的事”,哪些是“我們的事”。生活中,或許更多的是“老天爺的事”。因為常常在我們盡了人事後,依舊不會得到一個好的結果,那就只能“聽天命”了。這就是“老天爺的事”。我們不必為“老天爺的事”而自責,只需坦然面對,接納即可。

《罪案調查科》:懸疑的外衣下,是對人性的深度探討

所謂人性,是人類共有的心理狀態。透過他人呈現出來的人性之貪、嗔、痴等,我們也可以從中反思自我。不讓自己被人性之惡裹挾而活,亦不排斥內心人性之醜陋。以坦然的態度接納它。因為,它是我們之所謂為人的一個部分。相反,只要我們能夠在情感上認可、接納自己內在的小孩,能夠及時安撫它,關注它,它反而不會再到處作惡作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