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黃帝內經》更厲害的是《黃帝外經》,可惜失傳太多了

從目前的古典文獻來看,古人往往在寫重要典籍的時候,一般都會分內外篇。

比如:《莊子》分內外篇,《晏子春秋》分內外篇,《孟子》也分內外篇。

一般內外篇都是兩個完全不相關的領域。

內篇主要講理論和心法,外篇主要講具體的事情和技術,而且外經的卷數一般都是內經的一倍以上。

很多人都知道《黃帝內經》,但是很少人知道《黃帝外經》。

從內容上來看,《黃帝內經》主要都是以理論為主,尤其注重心法,《黃帝內經》是一套非常完善的理論體系,但是具體實操方法是非常少的,在用藥方面只有13張方子。

主要是因為,《黃帝內經》以理論為主,雖然藥方很少,但是《黃帝內經》依然是中醫的開山之作。

不過《黃帝外經》是一本純技術層面的典籍,而且在醫學上的影響力和成就遠遠超過《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理論,《黃帝外經》是實踐,一內一外,是中醫的巨大寶藏。

比《黃帝內經》更厲害的是《黃帝外經》,可惜失傳太多了

《黃帝內經》有18卷,《黃帝外經》有37卷,但是失傳得太多了。

不過民間依然流傳著各種《黃帝外經》的故事。

相傳《黃帝內經》的作者叫俞跗,俞跗是皇帝時期非常有名的三大名醫之一,尤其是在外科手術方面堪稱第一人,看過他的故事,感覺這個人就是從現代穿越過去的一樣。

有一次俞跗外出看病,回來的路上,聽到很多人在哭,跑過去一看才直到原來在埋人。

問明白情況以後,才知道原來是小孩子吃東西,把自己撐死了。

俞跗開啟棺木,探探鼻息,默默脈搏,默默肚子,對眾人說還有救。

然後就把隨身的工具拿出來,用刀把孩子的肚子解刨開,又把腸子拿出來,一點點把食物排出去,讓腸道變得通暢了,然後再放回去,縫好傷口。

然後又敷上一些草藥,不到半天的時間,孩子就醒過來了。

俞跗因此被人稱為神仙下凡,因為他的治病方法,老百姓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把人開膛破了,人居然能活。

這樣的治療方式,跟現在的西醫做手術基本上相似,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最早做外科手術的還是咱們中國的。

比《黃帝內經》更厲害的是《黃帝外經》,可惜失傳太多了

還有一次,俞跗在過河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掉進河裡被淹死了的女人,正要被埋掉。

俞跗趕緊擋住他們,問清楚淹死多久了。

然後趕緊讓人找來一條草繩,把死者的雙腳綁好,倒掛在樹上。

剛開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為什麼要這樣做。

直到那個女人開始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大家才明白怎麼回事。

等女人不吐的時候,俞跗又讓人把女人解下來,仰面朝天平放在地上,雙手在女人的胸脯上按壓。

女人慢慢地恢復了意識,被救回來了。

看到這一幕,很多人當時就拍手叫好,嘴裡不停地說:“活神仙,活神仙!”

比《黃帝內經》更厲害的是《黃帝外經》,可惜失傳太多了

這些只是一些在民間廣為流傳的《黃帝外經》的治病故事。

晚年的時候,黃帝派倉頡、雷公、岐伯三人,花費了很長時間,很大的經歷,把俞跗的醫術整理出來,撰寫成卷。

但是在還沒有公佈於世的時候,倉頡去世了。

後來,俞跗的兒子俞執,把這本書帶回來繼續修訂。

但是後來經過西周戰亂,《黃帝外經》逐漸失傳了,《黃帝外經》是中醫文化的一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