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一種無師自通的人,為什麼把他們謔稱“聖人蛋”?

民間有一種人,做什麼事,只要看別人做一遍,或者對著別人做出來的東西研究一番,自己就無師自通,能夠做出來,而且做得不比別人的差。還有一些人們都無法解釋的現象,他們能解釋出來。人們往往把這種人謔稱為“聖人蛋”。

民間有一種無師自通的人,為什麼把他們謔稱“聖人蛋”?

那麼“聖人蛋”是什麼東西?這種人與聖人又有什麼關係呢?

民間認為聖人是人世間最聰明的人。“聖人蛋”,就是聖人下的蛋,也就是天生帶著聖人的慧根降臨在這個世界上。

這種人很聰明,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無所不會,有其父必有其子,只有聖人的兒子才能做到。

我國古代有一個詞叫“神聖”,其中是兩層意思,一是神,二是聖,兩者是不相同的概念。

神即上天的神,聖即人間的聖人,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不過到現在,人們概念中的“神聖”一詞的概念有所變化了。一是指神靈,不管是天上的大神,還是地下的小神,世人統稱為神聖。比如說,“你是何方神聖?”。現在的意思還指,“崇高、尊貴,莊嚴而不可褻瀆”,是一種引申意義,其來源還是古人對“神聖”的尊重,並不可侵犯的禁忌。這些意思與古代人心中的“神聖”概念有了很大的區別。

古代人們“神聖”是福佑萬物生靈,澤被人間,智慧無窮,威力無窮。神聰明無比,無所不能,有“神妙無方”的說法。現在的人,如果別人都做不來的事,你做好了,人們就為感吧說:“這個人神了!”稱讚某人很厲害時說“你真神了!”

神在天上,一種虛構的上天世界,而聖則是地上現實世界的人。

聖既然是人,也就沒有神那樣變幻莫測的神通

,不像太白金星,也不像托塔天王,更不像觀世音菩薩。只是在才智上要超出常人,但又不是超人,中國古代沒有超人這個概念,這是西方傳進來的東西。比如《易·乾卦》上說“聖人作而萬物睹”,意思就是說,只要聖人一出現在人世間,世上萬物的本來面目,便都被揭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就是說,什麼樣的事情都難不倒聖人,因此,我國對聖人的尊重,就像對神的尊重一樣。

民間有一種無師自通的人,為什麼把他們謔稱“聖人蛋”?

古代的皇帝,知道自己是人不是神,非要把自已說成是龍,自稱為“真龍天子”或“真命天子”,即天神之子,比神的地位自然要低,但自以為比聖人的地方要高。

你想想,皇帝能甘心在其他人之下嗎?

比如說,孔子雖然做過諸侯國魯國的官,後被迫周遊列國,希望實現自己的政理想,但沒有受到任何國家的重用,“累累若喪家之狗”,後來儒家學說被尊為正統之學,

孔子也被後人尊為“至聖”

。孟子也一樣,遊學各國,在其有生之年,他的政治抱負也沒有實現,也未被任何諸侯重要,

也被代人尊為“亞聖”,是僅次於孔子的聖人。

作為“天子”的皇帝,自認為自已的地位和聰明才智比聖人要高,理應當然地被稱為“聖,上”,在聖人之上。而與皇帝行為有關的,還是脫離不了人,用帶“聖”字來稱謂。如“聖駕”、“聖旨”、“聖喻”等。

“聖人蛋”自然也就是比喻那種極聰明的人。也就是因為人太聰明瞭,過去人們的思維定式認為,咱平常百姓之家,如何生育得出這麼聰明人來,只得把很聰明的人與聖人扯上關係。

這與過去“聰明有種,富貴有根”的封建社會思想一脈相承。民間俗語中還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子打地洞”的說法,其中表達的思想,也是一樣的思維方式。

然而,“聖人蛋”是民間的一種謔稱,那就不一定是褒義詞了。

戲謔,本來就是用逗趣的話開別人的玩笑,是民間常用的一種說法方式,是一種口頭文化。因此“聖人蛋”之稱,就是一句一語雙關的玩笑話。別以為與聖人沾上了邊,就可高大上了,飄飄然了,民間可不這麼認為,是在跟你開玩笑呢。其實“聖人蛋”也有調侃之意,就是說,你真的認為你很聰明啊!

民間有一種無師自通的人,為什麼把他們謔稱“聖人蛋”?

民間類似的謔稱還有好幾種,比如說,人們把喜歡想當然,把沒有的東西說成有,把沒有看到過的東西說成是親眼所見,把沒有到過的地方說成到過,把人家沒有說過的話說成是人家說的,如此等等。這種人不一定是有意要撒謊,就是天生的一種性格,江江易改,秉性難移,改不了。人們往往把這種人謔稱為“聖天”,或者“天師”。嘲笑這種人是“地上的事情全知道,天上的事情知道一半”。

“聖天”,即是聖人和天師的合稱。古代人們認為,地上的事情,前後五百年,聖人無所不知,而天師則是道教中對有道術者之敬稱,地上的事他們先知先覺,天上神界的事情,他們也知道不少,人們認為,他們至少知道一半。

我這麼說,讀者朋友應該能夠理解,民間謔稱的“聖人蛋”和“聖天”的意思了吧。我國民俗傳統文化有時也挺有趣的。

本文由關山聽風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