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貴的一輛車,僅修復就花了三年,直接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若是參觀過秦始皇陵博物館,一定會去看看銅車馬。不過,不會有太多的人能想到,曾經出土的銅車馬,可是殘破不堪的,兩乘車一共有殘片3010片。而如今,看到的卻是光鮮依舊的彩繪銅車馬,這其中複雜的修復工作,又有多少人瞭解呢?

世界最貴的一輛車,僅修復就花了三年,直接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兵馬俑被發現,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偶然”事件。在此之後,有關秦始皇陵的秘密,逐漸展現於人們的視野之中。這兩乘車埋於陵園西側地下7米處,於1980年被挖掘出來。不過,當時的情況很是糟糕,除了銅馬還算完整外,其餘車身部位及車和馬的連線處,都是碎片狀。

當時,為了保護這一文物,這些都是被整體遷出的。之後,為了還原出2200年前車馬的模樣,文物工作者可是費了不少心血。雖然,銅馬車是按照原車馬大小的1/2製作的,但是,卻沒有可參考的樣本。即使出土了很多車馬,卻沒有與之相類似的車形,更沒有可用於參照的車制。

因此,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從史籍中找相關的文字記載。在《詩經·秦風》中有不少文字寫到了車,如《車轔》、《小戎》等,“四牡孔阜,六轡在手。”馭手握著六條韁,趕著四匹雄健的馬兒。看完這些文字,再來看看這兩乘車,都能找到相對應的答案。

世界最貴的一輛車,僅修復就花了三年,直接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看過兵馬俑的人會有感覺,整個秦始皇陵的陪葬品都是“寫實”。雖然,銅車馬只有真車馬的一半大小,但其馭手、馬以及車,都是力求真實的,每一處都在儘可能的做到逼真。

先來看看馬,駕轅的馬兒低著頭,正卯著勁往前走。外側的馬兒似乎要自在些,扭著頭張望,好似聽見了什麼動靜。此外,馭手跪坐著,臉上雖帶著些笑容,但神情中卻依舊透露著小心謹慎。只有車輪上懸掛的銅質飛鈴,訴說著原車曾經歷過什麼,它本該是車上繫著的一根小小絲帶。

最終,在地下已經靜默了千年之久的銅車馬,穿越了時間的封界,讓人們再次看到了秦時車馬的風采。站於銅車馬前,更多的人則是驚歎於千年前的工藝,而千年後的修復工作,第一步卻是從認識銅車馬開始的。

那麼,為何陪葬品會有它?

它的象徵意義很大,並非簡單的出行工具,而是皇帝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這在《周禮·冬官》中說的很明白,“軫之方也,以象地也;蓋之圜也,以象天也;輪輻三十,以象日月也;蓋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

其中,軫是古代車廂底部四周的橫木,軫的方形,象徵著地;蓋的圓形,象徵著天;三十根輪輻,象徵著日月,二十八根蓋弓,象徵著二十八宿。可見,古人造的車馬,每一個細節都折射出了當時的社會現狀、人文歷史和科技發展水平。

就如彩繪,從紋飾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再看其製作工藝,足見當時的製作技法之高。若對銅車馬沒有足夠的認識,就沒法將3000塊碎片再次放回原處,更沒法重新還原千年前的那段歷史和文化。

即使瞭解了銅車馬的車制,但真正修復起來的難度,也是相當之大。

首先,這些碎片不但嚴重鏽蝕,而且很多部件都已經變形了;

其次,就是青銅工藝的“復原”,如最右側的那匹馬,頭上的纛(dào),帝王車輿上的飾物,其製作用的銅絲,平均直徑只有0。1毫米。那時,並沒有什麼自動化的機械,即使放到現在,製作出如此細微且粗細一致的青銅絲,也是極其考驗工藝技術的。

除此之外,修復銅車馬,還得了解其製作工藝。比如:車上的車輻條如何和輪轂緊密套緊。秦人工匠利用了熱脹冷縮原理,名曰“紅套”,就是將燒紅的物件套進去,在自然冷卻後,車輪就製作好了。兩乘車一共120根車輻條,只有幾根略有鬆動。

能有這種製作工藝,足見當時的造車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此外,銅車馬的修復,還讓一些原本只見於文字的內容再現,如:“綏”,是登車時用來借力的帶子。在一號車上有兩根帶狀綏,每根綏則是採用“子母扣法”將三節銅構件連線而成。

世界最貴的一輛車,僅修復就花了三年,直接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當然,銅車馬的修復也印證了古人的記錄文字,如《考工記》。不過,這次的修復工作,除了考察研究千年前的工藝,還加以創新並結合了現代的科技和工藝,之後透過對比並模擬實驗,在修復的基礎上做了加固保護。最終,一號銅馬車用了三年多的時間,二號銅馬車用了差不多兩年的時間。

於是,經過傳統修復技術與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秦始皇的御車終於以它的華美姿態,重新出現在了世人眼前。不但展示了千年前中國古人的製作智慧,還展示了今人對青銅器修復工作的智慧,這是一次跨越時間的偉大勞動的融合。

由於銅車馬修復專案在修復工藝和修復技術方面有所創新,在大型青銅修復領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批修復人員在1997年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參考資料:

【《周禮·冬官》、《後漢書·輿服制》、《史記·秦始皇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