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為何以“趙錢孫李”排頭?這種解釋讓人腦洞大開!

百家姓為何以“趙錢孫李”排頭?這種解釋讓人腦洞大開!

凡是中國人,大概沒有不知道《百家姓》的。這是我國古代幼兒啟蒙的必讀物之一。它採用四言體例,對姓氏進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韻,琅琅上口。其起頭兩句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更是盡人皆知。那麼問題來了,《百家姓》為什麼單單要以這八個姓氏來開頭呢?

通行的說法是:

《百家姓》成書於北宋初期的吳越地區,排在開頭的這八個姓氏,都是當時皇家及幾個王室的姓氏,尤其是吳越王——排在首位的“趙”,系北宋皇帝的姓氏,乃當朝國姓;“錢”則是五代時在浙江建立吳越國的國主錢繆之姓,趙匡胤一統天下,吳越國便歸附了大宋;“孫”為吳越王錢俶正妃之姓;李為南唐李氏,是當時江南的大姓望族;而“周、吳、鄭、王”四姓,都是吳越國曆代后妃之姓。可見《百家姓》的編者“錢塘老儒”,對自己家鄉的偏愛。

百家姓為何以“趙錢孫李”排頭?這種解釋讓人腦洞大開!

不過對此,民間卻有另一種說法:

與前述觀點一致的是,“趙”排第一,是因為皇帝姓趙;而皇帝既然貴為天子,必然富甲天下,有錢才算富,於是把“錢”排第二;皇帝都希望江山永固,傳於子孫,而歷代國運昌盛莫過於李唐,因此把“孫”、“李”兩姓排為第三、第四,勉勵後起繼位的皇子皇孫效法李唐,永續大宋;另外,趙家天下是透過陳橋兵變取代後周而據有的,“周吳鄭王”實際上是“周無政亡”,意在警醒宋朝的統治者要牢記“德政、勤政、廉政、仁政”。

百家姓為何以“趙錢孫李”排頭?這種解釋讓人腦洞大開!

這樣解釋雖不免附會,但卻生動有趣多了。而更玄妙的則是對“李”的解讀:

李由“十、八、了、一”四個字組成。北宋從宋太祖趙匡胤到宋欽宗趙桓,共九代皇帝;南宋從宋高宗趙構到末代皇帝宋懷宗趙昺,也傳了九代,合起來正好是十八代。“了一”即“了矣”。所以“李”(“十八了一”)字,早已預示趙家天下傳十八代就完了。

可見,天機雖不可洩露,卻往往事先顯現,就看你能否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