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親兒子“落擔”邵陽武岡:一生三起三落,後代出了一位總理

朱元璋親兒子“落擔”邵陽武岡:一生三起三落,後代出了一位總理

文/ 陳勝喬

在邵陽市管轄的九縣(市)三區中,武岡市歷史悠久,也最先實現縣改市,但它在現實中的存在感卻不強。

這個位於邵陽市幾何中心的縣級市,從2100多年前的西漢就開始建縣,最初叫都梁縣,後來改名武岡縣、武岡州,1990年它又成為邵陽市第一個縣級市,但到今天仍沒有一寸鐵路,成為全國罕見不通火車的縣級市。因為鐵路交通落後,武岡的經濟一直欠佳,總體實力與邵陽市另一個縣級市邵東比,差距甚大。

但翻開武岡的歷史,又讓人心潮澎湃。

除了歷史悠久,今武岡市區還是明朝岷王府駐地。這個岷王府的

“落擔始祖”

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親兒子朱楩(pián),史稱岷莊王,從他開始,武岡一共出了九位“岷王”,並且到明朝末年岷王府還做過一段時間的皇宮,由此可見武岡歷史的厚重。

注:“落擔始祖”,是某地姓氏的第一位祖先,經過長途跋涉到達某地後放下行李,從此在那裡定居繁衍後代。

說起武岡岷王府“落擔始祖”朱楩,這可是一位有名人物。據明史記載,朱楩生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是朱元璋的第十八個兒子。朱楩出生時,朱元璋已做了11年皇帝,相比哥哥朱棣等人從小跟著老爸南征北戰受苦,朱楩是含著金鑰匙長大的。

朱元璋親兒子“落擔”邵陽武岡:一生三起三落,後代出了一位總理

武岡市正重建岷王府 攝影:都梁大叔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楩被封為岷王,封地在甘肅岷州(今岷縣)。今天的岷縣仍是偏遠涼薄之地,何況是在明朝,因為朱楩封王時才12歲,所以沒有去就藩。過了兩年,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楩14歲了,可能是想到岷縣太苦,朱元璋改派朱楩去雲南。

朱元璋之所以改派朱楩去雲南,筆者認為主因有三:

一是前面說的岷縣偏遠涼薄,雲南雖然也偏遠,但之前朱元璋的養子西平侯沐英在那兒鎮守耕耘了十年,已有較有基礎,將朱楩派到雲南去,熟門熟路;二是雲南是從元朝開始才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後,雲南的疆域還不穩固,派一位親王去戍邊,可鼓舞士氣,安定人心;三是雲南天高皇帝遠,邊臣容易坐大,雖說沐英生前

(朱楩去雲南前一年沐英已去世)

對自己忠心耿耿,但無法保證他的兒孫也和他一樣,派朱楩去雲南,可就地監視沐家,防止他們圖謀不軌。

朱元璋可謂深謀遠慮,但他忽略了朱楩當時還是個孩子(才14歲),而且是溫室裡長大的花朵。天生嬌貴加上皇室子弟固有的毛病,使他不僅沒有完成使命,反而惹出不少麻煩。

朱楩一到雲南,就和接班沐英的沐春沐晟兄弟爆發衝突,懾於朱元璋的權威,沐家兄弟忍氣吞聲,但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後,皇孫朱允炆(建文帝)即位,繼承西平侯爵位的沐晟選擇堅定支援建文帝,開始對朱楩不客氣。他抓住建文帝推行削藩的機會,參了朱楩一本,說他違法亂紀。建文帝對此自然是求之不得,立馬將朱楩廢為庶人,並把他從雲南遷往福建漳州監禁。

大家本以為朱楩就此完蛋,沒想到三年後建文帝被自己的親叔叔朱棣推翻。永樂元年(1403年),當朱棣當上皇帝后,將被建文帝廢除的五個王弟的王位和待遇全部恢復,就這樣,朱楩又回到雲南做岷王。

有了皇帝哥哥撐腰,朱楩揚眉吐氣,一回到雲南欲報沐晟當年害自己的一箭之仇。沒成想沐家在雲南經營二十多年,樹大根深,朱楩在和沐晟的激烈對抗中不僅沒佔到上風,反而再次被沐晟羅織罪名上報朱棣,史書是這樣描述的:“所為魯莽,間信小人,干犯岷王”。

朱棣本來對沐晟很不滿(站隊建文帝支援削藩),內心希望朱楩能鬥贏沐晟,然而朱楩沒這個能力,考慮到自己剛登皇位,位置還不穩固,為避免激發矛盾,只好將

朱楩

召回南京訓斥一番,削去部分兵權,但仍然讓他回雲南鎮守。這樣的事,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再次發生,只是這一次

朱楩

受的打擊更大,“罷其長史司審理等官,止存軍士、校尉各百人隨侍”。

朱楩第三次受打擊,跌到谷底,大家都認為他這次是“死定了”,讓人跌破眼鏡的是,他後來卻再次東山再起。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去世後,他的大兒子明仁宗朱高熾繼位了,恢復了皇叔朱楩的地位,並把他改封到湖南邵陽武岡。這一年,朱楩45歲。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近尋死路。在古代,45歲已是老年,經歷三起三落後的朱楩從此看透人生,啥都不爭,安心做他的岷王。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在“落擔”武岡25年後,72歲的朱楩壽終正寢。這位從12歲封王到72歲去世的老岷王,一生三起三落,雖然在史書上的名聲不怎麼好,但卻做了近60年藩王,並且得享高壽和善終,亦讓人感概。

很多人寫文章把朱楩寫成一個渾蛋,認為他品行不端,甚至想造反,他被打擊修理,是咎由自取。筆者對此另有看法。

愚以為,朱楩其實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皇子,他身上肯定有皇室子弟通常的毛病,比如驕橫、擅勢、專權,但要說他是天生惡徒,對朝廷懷有二心,還真不是。他之所以多次被打倒打擊,根本原因在於他充當了朱元璋和親哥朱棣的棋子,欲控制邊臣,從而激起對方的激烈反抗報復。而在侄兒朱允炆心裡,他是潛在的威脅,在另一個侄兒朱高熾心裡,他則是用來裝點門皇室面的皇叔。所以,四位皇帝對他的態度不盡相同,才有了他的三起三落。

朱楩及其子孫一共在邵陽武岡承襲岷藩王位歷九代,共219年(1424-1643)。最後一位岷王是朱企鋒(原字為“金字旁+豊”),崇禎四年(1631年)繼承王位。崇禎十六年(1643年),武岡爆發農民起義,一群拿著柴刀、扛著鋤頭的農民攻陷武岡城,衝進岷王府,將朱企鋒及大批岷藩宗室殺害。《寶慶府志》曾收錄了一首《敘哀詩》,描述了岷藩宗室遇難時的慘狀:

“豺虎蕩中原,窺伺煽奸隸。斬木山城東,揭竿立盟誓。瞋目問王孫,郡將倉皇避。竟入屠宮闕,諸王拱手殪。誅索無少長,格殺及狗彘。龍種頃刻盡,耆舊哭高帝。”——《寶慶府志卷四·大政紀四》

永曆元年(1646年)四月,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朱由榔由桂林遷都武岡,以岷王府為皇宮,改武岡州為奉天府。但永曆帝只在武岡呆了四個月就被清軍趕往貴州、雲南,最後逃進緬甸,岷王府從此不再。

值得一說的是,早在武岡農民起義前的百數十年裡,岷藩因居武岡日久,人口膨脹,便開始分遷到湖南湖北各地。據說距今武岡市區北16裡的龍田鎮萬全村淺子橋附近為岷王后裔最大的聚集地。而長沙縣安沙鎮和平村的棠坡朱氏,也是朱楩直系後裔。這支朱氏到今天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就是大家熟悉的朱總理,是朱楩的十七世孫。

從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落擔”開始,

朱楩及其子孫

兩百多年在岷王府繁衍生息,給邵陽武岡城留下濃墨重彩,這是一筆珍貴資源。有關單位如能利用它做文章

,定能為推動武岡

發展作

貢獻。

作者簡介:陳勝喬,湖南邵東人。做過媒體記者、主編,現居南粵,業餘專注鄉土歷史文化寫作。歡迎關注作者百家號“鄉土天下”專欄閱讀更多文章,如果喜歡,敬請點贊、收藏和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