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新書丨蘭波評傳:履風的通靈人與盜火者

好書·新書丨蘭波評傳:履風的通靈人與盜火者

《蘭波評傳:履風的通靈人與盜火者》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法]伊夫·博納富瓦 著 杜卿 譯

好書·新書丨蘭波評傳:履風的通靈人與盜火者

作者簡介

伊夫·博納富瓦(Yves Bonnefoy,1923—2016),法國當代舉足輕重的世界級詩人,也是著名的評論家和翻譯家。他早年的創作頗受超現實主義影響,但很快與之拉開距離,拒絕“影象”和“概念”,力倡“在場”,回到有限性的真實世界之中。蘭波則是他詩人生涯十分關鍵的思考座標。

博納富瓦早期的三部詩集《反柏拉圖》(1947)、《杜弗的動與靜》(1953)和《昨日,荒漠一片》(1958),見證了他諸般掙扎的危機時刻:對影象世界的暴烈批判,對被語言遺棄的世界的哀悼。直到完成《刻字的石頭》(1965)和《在門檻的圈套中》(1975)這兩部詩集,他才進入平靜、質樸的下一階段。

《蘭波評傳:履風的通靈人與盜火者》初版於1961年,正好處在這兩個階段的過渡期。書中蘭波的聲音和博納富瓦自己的聲音是不可分的:博納富瓦對蘭波生涯的回顧,也是對自己先前求索的總結、對自己未來道路的展望。

編輯推薦

《蘭波評傳:履風的通靈人與盜火者》不僅是見解獨到、風格別具的蘭波傳記,更是屬於蘭波的精神現象學。如果沒有這本在對蘭波精神的描摹方面如此準確且卓越的書,我們對蘭波的閱讀將大為失色。

伊夫·博納富瓦在開篇提示我們:

為了理解蘭波,讓我們閱讀蘭波吧——將他的聲音從混雜的諸多聲音中分離出來。不用去遠方、不用去別處尋找蘭波親口對我們說的話。

鮮有作家像他一樣如此熱忱地認識自我、定義自我——想要透過認識自我來改變自身,成為另一個人。因此,讓我們嚴肅地對待這最為嚴肅的追求。

我建議我們去找回一種聲音——識破它的意願,重現它的腔調,尤其是這些激盪,這無從模仿的純潔,這些勝利,這些破碎。

書評

這本書與其說是傳記,不如說是屬於蘭波的精神現象學:博納富瓦梳理的是蘭波精神發展的軌跡。

·現實主義

博納富瓦力圖說明蘭波詩中的影象並非諾斯替主義的幻象:從最早的《感覺》等詩開始,他便引入了對此時此地的在場的感知;在《太陽與肉身》等詩中,他早已展現向著他人的飛躍。他用“言語鍊金術”找尋的異象(vision)雖然位於感性世界之外,但也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對“‘自在的存在’的感知”。

總之,蘭波詩學的出發點是一種現實主義。他對巴黎公社的關注,對“客觀詩學”的宣揚,對超越個體語言以進入普遍性的狂熱,都表現出了他對改造社會現實、用“新的愛情”來重塑人與人的關係、重建詞語與世界的聯絡的意願。

·存在主義

蘭波是在矛盾中屢戰屢敗的悲劇英雄。他選擇在詩歌中找尋絕對的自由,但卻永遠躲不過語言的異化:“詩讓我們全身心投入對整一性的追求,最後卻只讓我們與其他存在分離,恢復我們本以為消除了的二元性。或許,詩從來都只是一條死路。只有在承認失敗時,它才能找到真實。”

這並非一種悲觀主義,這更接近存在主義的腔調:詩人的義務,是真正認清詩歌的“不可能”,並把這種不可能當作目標,永遠行進在永不可能完成的創作之路上。蘭波隨後的非洲人生,並非斷裂,而是延伸,甚至,他對詩歌的拒絕才是一種真正的見證,他歸於安靜的時刻才是他最雄辯的時刻。

資料: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編輯:段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