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魏徵更毒舌,罵李世民為亂君,太宗不罰反賞,結果卻被太子坑!

成語溯源:罵李世民為煬帝不罰反賞,魏徵自嘆不如,終被太子坑!李世民要修洛陽宮,被他懟到無語,魏徵自嘆不如,還留下一個成語!

1/引語:洪荒之力與回天之力

比魏徵更毒舌,罵李世民為亂君,太宗不罰反賞,結果卻被太子坑!

網上有個非常流行的詞語,叫“洪荒之力”。洪荒之力是個“新生詞”,最早為大家所熟悉與此同接受,是源自於一個游泳運動員的採訪播報——里約奧運會女子100米仰泳預賽結束後,曾經獲得過多次世界冠軍的國家女子游泳隊運動員傅園慧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使用了一句:“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啦!”因為傅園慧豐富多彩的表情與誇張的語氣,讓觀眾們一下子記住了“洪荒之力”一詞。

傅園慧所說的“洪荒之力”,其用意是表明自己已經使出渾身解數,完全沒有保留。 最終,使出“洪荒之力”的傅園慧在正式比賽中打破全國紀錄並列第三奪得女子100米仰泳季軍,成為中國女子仰泳第一個登上奧運領獎臺的選手。

比魏徵更毒舌,罵李世民為亂君,太宗不罰反賞,結果卻被太子坑!

其實,最早使用“洪荒之力”的,並非游泳健將傅園慧,而是網路寫手Fresh果果。“洪荒之力”是Fresh果果在其小說《花千骨》中虛構的一種力量——貪婪之人都渴望得到的一種神力,誰擁有了“洪荒之力”,誰就可以稱霸天下。《花千骨》出版之初,“洪荒之力”並沒有被讀者所普遍“重視”,直到《花千骨》被改編拍攝成影視劇後,受眾才明顯增多。直到傅園慧的那一句“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啦”,最終讓“洪荒之力”迅速紅遍網路。

《千字文》的開篇就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洪荒”本指混沌、矇昧的狀態,借指遠古時代。傳說天地初開之時,曾經有過一次大洪水,幾乎毀滅了整個世界。因此,洪荒之力可以理解為是天地初開之時這種足以毀滅世界的力量。傅園慧在奧運會上使用的“洪荒之力”,傳達出的意義更加簡單明瞭,這才使得這一網路詞語真正深入人心,也使得“洪荒之力”得以從虛擬的網路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比魏徵更毒舌,罵李世民為亂君,太宗不罰反賞,結果卻被太子坑!

與“洪荒之力”相類的古代成語中,還有個。在書面用語中, “回天之力” 用以形容能挽回嚴重局勢的力量。”洪荒之力“只是表達了力度很大,而”回天之力“,不僅表達了力度之大,而且還表明了結果——危局或困境因此而被挽回,行動與結果一同呈現。

那麼,成詞語”回天之力“中的“迴天”之“天”,原意到底是什麼天呢?關於“迴天”一語,明代學者張岱有過非常簡明的詮釋:“

天者,君象;回者,言挽回君心也(《夜航船》)。

”很明顯,這裡的天,指的是君王。

那麼,君王何以稱“天”呢?這還得從中國古代帝王的稱謂演變說起。

2/君王的幾種叫法

比魏徵更毒舌,罵李世民為亂君,太宗不罰反賞,結果卻被太子坑!

君王之所以稱”天“,是因古代的君王別稱中,有一個就是”天子“。“

王者,父天、母地,為天之子也。

”說的是,古代帝王以天為父親,以大地為母親,所以是上天的兒子。

帝王們為了彰顯自己的絕對權威,自謂都是金口玉言,說出的話或做出的決定,是不可更改的,所以,能讓帝王改變自己的主意的諫言,被稱力可迴天。因而,回天之力亦可比喻因正確的言論或得力的舉措而扭轉困局之力。

那麼,在古代帝王的稱呼中,誰最先使用天子這一稱謂的呢?其實,最先使用天子尊號的,並非現實人物,而是遠古傳說中的神話人物——神農氏炎帝。

比魏徵更毒舌,罵李世民為亂君,太宗不罰反賞,結果卻被太子坑!

據張岱《夜航船》“人物部”載,帝王的稱謂曰“

天皇始稱皇,伏羲始稱帝,神農母安登(亦稱女登)感天而生,始稱天子

”。唐代史學家司馬貞在《史記·補三皇本紀》中稱:“

炎帝神農氏,姜姓,母曰女登,為少典妃,感神龍首而生炎帝。

”由此可知,中國古代最早稱天子的人,是傳說中的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神農氏炎帝。

夏、商、周的君主始稱王。戰國諸侯大多僭越稱王,尊周之君主為“天王”(後世亦稱其為周天子)。秦王嬴政統一中國,認為自己“

德兼三皇、功蓋五帝

”,遂自稱“皇帝(秦始皇)”。從此,“皇帝”取代了“帝”與“王”,成為中國兩千年多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

3/“回天之力”背後的諫臣

比魏徵更毒舌,罵李世民為亂君,太宗不罰反賞,結果卻被太子坑!

而與成語“回天之力”相關的,還有一段有趣的歷史故事,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與朝中一位現魏徵齊名的另一位諫臣張玄素之間的角力故事。張玄素是何許人也?

張玄素本名樸,字玄素,蒲州虞鄉(今山西省永濟市虞鄉鎮)人。初仕於隋朝,為景城縣(今河北滄州市西景城)戶曹(掌管民戶、祠祀、農桑等的縣令屬官)。景城被竇建德攻陷後,張玄素被俘。竇建德久聞其才名,封他為治書侍御史。但張玄素以隋臣自居,卻封不受,後張玄素聽說隋煬帝在江都被殺,才接受竇建德委任,為黃門侍郎。

唐滅竇建德,張玄素歸唐,被授為景城都督錄事參軍。唐太宗李世民亦久聞張玄素的名號,即位後提升他為侍御史,不久又遷給事中。

比魏徵更毒舌,罵李世民為亂君,太宗不罰反賞,結果卻被太子坑!

張玄素給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一個建議,就是讓他要大膽放權給屬下臣子,這樣才不致重蹈隋朝的覆轍。張玄素認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君主事必親躬。君主親理政務的弊端是,日斷十事,有五條錯誤即不好辦。一日之中,君主不止斷十件事,往往日理萬機,這樣日積月累錯誤就積存多了,而錯誤多了國家就要滅亡的。所以張玄素建議唐太宗要廣用賢良,使各官吏奉職守法,並能安撫百姓,小心謹慎,就會成為一個堯舜也無法相比的君主。

張玄素廣招賢才的舉張,很快就被唐太宗李世採納了。張玄素作為諫臣的另一個出色表現,就是諫止太宗詔修洛陽宮,連與他同為諫臣的魏徵都佩服得五體投地。

貞觀四年(630年),春風得意的唐太宗下詔修建洛陽宮。張玄素認為朝局剛剛穩定,天下百姓還沒從戰亂中恢復元氣,就開始大興土木,是為勞民傷財之舉,於是上書諫阻。張玄素非常大膽地將唐太宗修建洛陽宮與秦始皇修建阿房宮、隋煬帝修乾陽宮相提並論,他要讓太宗從“

阿房成,秦人散;章華就,楚眾離;及乾陽畢功,隋人解體

”的歷史敗局中吸取教訓。

比魏徵更毒舌,罵李世民為亂君,太宗不罰反賞,結果卻被太子坑!

張玄素的進諫直接而難聽,令太宗非常尷尬,但是,唐太宗並未就此退讓,而是追問張玄素:“

你的意思是我還不如隋煬帝?那我比夏桀、商紂又當如何?

”張玄素說:“

如果陛下堅持重修洛陽宮,那就和他們一樣是亂世之君。

”唐太宗聽了,覺得張玄素的話很有道理,連忙自我批評道:“

怪我考慮不周,才草率從事的,我改。

貞觀四年,上謂玄素曰:“

卿謂我不如煬帝,何如桀、紂?

”對曰:“

若此役不息,亦同歸於亂耳。

”上嘆曰:“

吾思之不熟,乃至於是!

”(《資治通鑑》)

比魏徵更毒舌,罵李世民為亂君,太宗不罰反賞,結果卻被太子坑!

事後,李世民還專門給當朝宰相房玄齡討論過這件事。李世民對房玄齡說:“我修建洛陽宮的初衷,是為了讓洛陽進貢方便,想要方便百姓,所以派人修繕。現在玄素說的很有道理,應馬上停止這種差使。以後有一天因事到洛陽,即使露宿也沒關係。”唐太宗知錯即改,不僅下詔停止修洛陽宮,並且還賞賜給張玄素二百匹彩帛,以示褒獎。

(太宗)顧謂房玄齡曰:“朕以洛陽土中,朝貢道均,意欲便民,故使營之。今玄素所言誠有理,宜即為之罷役。後日或以事至洛陽,雖露居亦無傷也。”仍賜玄素彩二百匹。(《資治通鑑》)

張玄素成功諫阻了唐太宗修建洛陽宮之念,就連魏徵也非常佩服,讚歎道:“

張公論事,遂有回天之力,可謂仁人之言,其利博哉!

4/張玄素的新職業與滑鐵盧

比魏徵更毒舌,罵李世民為亂君,太宗不罰反賞,結果卻被太子坑!

李世民對他這位敢言直諫的臣子,也給予了良好評價:“

然以卑幹尊,古來不易,非其忠直,安能若此?

”正是因為了解了張玄素的人品作為,所以深得太過寵信,其後不斷升遷。太子李承乾因為不專注學業、遊手好閒,成為李世民的心病,因而,他就派張玄素去教化太太。

張玄素先是被任命為東宮(太子住東宮)少詹事兼右庶子,專一輔佐太子李承乾。可是,張玄素的這個太子之師卻不好當,李承乾雖然身有足疾,不良於行,但卻就是改不掉遊學好閒之劣跡,不愛學習。耿直的張玄素就多次上書諫勸,但是太子一直都不聽勸,照樣我行我素。

唐太宗因張玄素對太子多次進諫,又加封他為銀青光祿大夫,兼太子左庶子。張玄素升職後,責任心就更強大了,一直盯著太子不放。 就這樣,兩個人一直暗中較勁,一個玩不夠,一個說不停,結果,兩人的關係越鬧越僵。

比魏徵更毒舌,罵李世民為亂君,太宗不罰反賞,結果卻被太子坑!

張玄素的一再進諫引,最終引起了太子的強烈不滿,並暗生殺心。後來,李承乾果真派人去暗殺他這位”嘮叨不休“的師傅。好在張玄素有神靈護佑,大難不死,逃過一劫。 但是,他最終也沒能跳過太子的這個”坑“。

因為太子李承乾隆不知改悔,惡行日盛,終於自食其果。貞觀十六年(642年),李承乾暗殺有奪嫡之念的魏王李泰失敗後,又聯合漢王李元昌、駙馬都尉杜荷、陳國公侯君集,欲圖謀不軌。事情敗露後,愛子心切的唐太宗不忍對太子李承乾痛下殺手,而是將其廢為庶民,流放於黔州。

太子被廢后,張玄素因是太子的屬官,因教導不力而被問責,被免卻一切職務。坐了兩年冷板凳後,張玄素才又被起用為潮州刺史,後又轉遷鄧州刺史。唐高宗永徽年間,他以年老致仕,龍朔三年(663年),加授銀青光祿大夫。麟德元年(664年),病逝於家中。

5/結語: “回天乏術” 與“妙手回春”

比魏徵更毒舌,罵李世民為亂君,太宗不罰反賞,結果卻被太子坑!

事物本有兩端,這世上既有能迴天的力量,當然也有不可迴天的力量,那就是與“回天之力”相對的“迴天無力”、“無力迴天”或“回天乏術”,其意均是比喻局勢(病情)嚴重,已無法挽回(挽救)。 無力與乏術,都是無能為力之意。

其實,”迴天“一詞在與張玄素髮生關聯前就已存在,多指權大勢重。比如,《後漢書·宦者傳·單超》:“其後四侯轉橫,天下為之語曰:‘ 左迴天,具獨坐,徐臥虎, 唐兩墮。’”《後漢書·梁統列傳·梁冀傳》:“商(梁商)協迴天之勢,屬雕弱炸期。”《北齊書·帝紀總論》:“佞閹處當軸之權,婢妾擅回天之力,賣官鬻爵,亂政淫刑。”皆此之謂也。

比魏徵更毒舌,罵李世民為亂君,太宗不罰反賞,結果卻被太子坑!

另外,與“回天乏術”相對應的,還有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語,就是“妙手回春”。“妙手回春”一詞,最早是與春秋時期齊國神醫扁鵲有關。扁鵲經過虢國時,聽說虢太子猝死,就向中庶子詢問虢太子的症狀。瞭解病況後,扁鵲認為虢太子只是假死,可以救活,就叫弟子子陽磨好針,在虢太子的穴位上紮了幾針,虢太子就甦醒過來,再經湯藥調解,20天后就完全康復。由此,扁鵲贏得了“妙手回春”的稱號。

清代作家李寶嘉在《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中,也有這樣的描述:“但是藥鋪門裡門外,足足掛著二三十塊匾額:什麼‘功同良相’,什麼‘扁鵲復生’,什麼‘妙手回春’……”“妙手回春”的意思,就是讚揚醫生的醫術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癒。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