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建議,不是勸說而是影響……此文助你成為能說那話的人

在網上看到一條點贊率高的訊息:我也知道學習、看書、健身…好,並且踐行了。

當看到另一半不求上進的樣子,我就想拉著他一起改變。

可多次勸說後,收到的仍是對方的不削一顧。

我很苦惱,究竟是誰的問題?

說實在的,我曾經也有過相同的苦惱,當看到李笑來icon的這句話就釋然了。

“你要成為能說那話的人,同樣的話從你和牛人的嘴裡說出來,效果就是不一樣。關鍵不在於這句話的對與不對,而是說話的那個人變了。”

從此,我默默地告訴自己,停止勸說。

與其渴求對方改變,不如努力塑造自己。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出色,成為那個你心目中期待的樣子,那個讓你遇到後就會心生歡喜,願意主動靠近的人。

我是這樣說得,也自認為是這樣做得。不得不說“言傳身教”的力量。

不過在育兒方面,還是讓我遭受了一次次地挫敗和傷感。

相較於工作和提升自我而言,育兒無疑是一道會活動的門檻。

它總是讓人一次次地挫敗之後,又一次次地自我療愈後重新出發。

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在臺上落落大方,你是否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衝上舞臺接受挑戰。

週末遠遠看到商場前舞臺酷炫,音響極為火爆,於是孩子迫不及待地跑了過去,還聲稱要停下觀看。

臺上主持人正好在邀請,臺下的小朋友上臺接受挑戰。

我當然極力勸說孩子上臺,可他就是死活不願意。

接著主持人又跟臺下人互動,猜拳贏禮品比賽。

知道孩子喜歡猜拳,於是又力勸他出拳比賽,但他還是無動於衷。

我當即就把他帶離了現場,生氣的心情可想而知。

現在回想起來,似乎有點生氣過頭了。

捫心自問,我也沒能做到,主動迎接主持人的挑戰。又怎麼能,一味地要求一個孩子做到呢?

看來當時真是被情緒衝昏了頭腦,完全喪失了理智。

試想一下,如果我當時毫不猶豫地主動迎接挑戰,是不是會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呢?下次再有類似的事情,即使我不說,他也許也會主動提出挑戰的。

當然,也許情況並沒有那麼樂觀。但至少我自己做到了,再要求孩子做到,就更有信心和底氣,也更理直氣壯了。

還是一樣的道理,與其強烈勸說,不如身體力行地去踐行。

無論是婚姻、育兒、職場都無二,主動放棄情緒化的抱怨,轉而讓行為成就更好的自己,進而影響身邊的人。

你學會了嗎?我是愛分享的金支葉老師,記得新增關注哦。

更好的建議,不是勸說而是影響……此文助你成為能說那話的人

更好的建議,不是勸說而是影響……此文助你成為能說那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