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唐太宗14個兒子,為何最終只有兩人算是善終?

按理來說,出生在皇室之中,應該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畢竟擁有無盡的榮華富貴,可以為所欲為,惋惜事實上卻並非如此,生活在皇室之中,因為權力的薰陶,反而更加容易給自己帶來悲慘的結局。

李世民有14個兒子,可是他的這些兒子當中,大多結局都比較淒涼,要說唐代當時的那種環境,是完全不應該發生這種悲傷的事情的,惋惜歷史就是如此,總讓人難以捉摸,至於李世民的14個兒子,結局又是如何呢?

一、善終者——兩人

1、九皇子——唐高宗李治(55歲,病死)

李治不用多說了,大唐皇帝的繼承人,同時也是歷史上最怕老婆的皇帝之一。別的皇帝怕老婆,比如隋文帝、明孝宗等,起碼皇權都還能抓在自己手上。李治倒好,被武則天拾掇的服服帖帖。武則天不僅管他的私事,比如不允許他去見別的女人,就連天下的大事也要替他管一管。最後李治病死了,當時的人還懷疑是不是被武則天給害死的。皇帝當到這個份上,也是沒誰了。

2、十三皇子——趙王李福(36歲,病死)

李福是個幸運的人,躲過了當時所有的政治鬥爭。太子李承乾被廢掉時,李福只有六歲;唐高宗李治繼位時,李福只有十三歲。自己本身年紀小,再加之他的生母在唐太宗的妃嬪中並不突出。因而太宗一朝的廢立之爭,跟他沒什麼關係。

永徽三年,李福此時十五歲。當年爆發了一場導致多名宗室被殺的謀反案,李福因為年紀太小,沒有參加謀反的能力,躲過了一劫。這場謀反案中,唐太宗的第三子吳王李恪被殺,後面再細說。

武則天得勢後,她害的是她自己的兒子。因為她的兒子才有資格繼承皇帝,李福由於是唐太宗的兒子,唐高宗的弟弟,在武則天時代已經不具有皇位繼承權了,沒必要迫害,因而又逃過了一劫。

公元670年,趙王李福病死。十三年後,唐高宗也病死。此後武則天為了自己能當皇帝,開始了她的殘酷統治。李唐宗室反對武則天的鬥爭,是從高宗病死之後才開始的。此時李福已經死去十三年了。所以,李福是幸運的,他完美的躲過了所有的能劫難。這主要是因為生得晚,死得早,重要的劫一個都沒趕上。

歷史上唐太宗14個兒子,為何最終只有兩人算是善終?

二、被殺者——三人

1、三皇子——吳王李恪(34歲,被勒死)

太子李承乾被廢之後,唐太宗本來想立老三李恪為太子,但由於長孫無忌從中作梗,堅持要立老九李治,太宗最後只好作罷。不久後,唐太宗懷疑李治仁弱,便對長孫無忌說:你勸我立李治為太子,李治懦弱,恐怕不能守的住國家,怎麼辦?吳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為太子,怎麼樣?長孫無忌堅持抗爭,認為不可以。太宗說:你是因為吳王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反對的吧!長孫無忌說:太子李治仁慈厚道,是可以守成的君主;太子的位置這麼重要,怎麼能隨便改變呢?希望陛下深思熟慮。

在被長孫無忌一通忽悠後,太宗最後還是立了李治。但是從此以後,李恪跟長孫無忌算是記仇了。唐高宗繼位沒兩年,因高陽公主告房遺直對自己無理,從而引發了初唐時期最大的一樁政治冤案。房遺愛為了活命,在長孫無忌的授意下誣告李恪謀反,致其遇害。根據李恪的墓誌記載,他是在長安宮禁之內被縊殺的。他的四個兒子全部被流放嶺南。

2、五皇子——齊王李祐(生年不詳,死時應該不到三十歲,被賜死)

這個兒子是典型的不學無術之人,在封地內為非作歹,太宗派人調查他。欽差讓他回京城向朝廷說明情況,結果他就造反了。當得知朝廷派出了平叛大軍後還不當回事,照樣花天酒地的混日子,最後被活捉,押送到了京城。太宗以謀反罪將其貶為庶人,賜死於長安的太極宮內省。

3、十皇子——紀王李慎(61歲,流放中遇害)

紀王李慎是太宗兒子中活得最長的一位,他的早年和十三皇子李福一樣,躲過了幾乎所有的政治事件。但是,李慎太能活了!唐高宗病死後,武則天大權獨攬,引起了李氏宗室的強烈不滿。垂拱三年,越王李貞偽造皇帝璽書,起兵欲推翻武則天。他將起兵的事情通報給了李慎,但李慎認為時機還不成熟,沒有答應參與起兵。

結果等李貞失敗後,李慎還是因此事而被牽連下獄。起先是被判死刑,但在臨被處死前又被赦免,改為發配嶺南。在流放途中去世,他的五個兒子也同時遇害。只有最小的一個兒子被赦免,後來在唐中宗復位後,繼承了李慎的爵位。

歷史上唐太宗14個兒子,為何最終只有兩人算是善終?

三、自殺者——三人

1、七皇子——蔣王李惲(生年不詳,據推測死時應該在五十歲左右,自殺身亡。)

李惲這個人一生沒有什麼亮點,既無大志也無野心,就是喜歡搞點手工活,熱衷於製造器用服玩。有人因此事上奏彈劾他,唐太宗認為這不算什麼罪過,沒有深究。唐高宗繼位後對他也還不錯,雖然沒有重用,但也沒有刻意的打壓。結果,李惲最後還是撲街了。當時有人誣告他謀反,高宗派使者去調查。這個事本來是說的清楚的,結果李惲被嚇得惶遽不堪,居然自殺了。唐高宗知道實情後,斬了誣告的人,並追贈了李惲。

2、八皇子——越王李貞(61歲,服毒自盡)

武則天廢掉唐中宗後,李貞認為武則天有取代李唐江山的意圖,便聯合韓王、魯王、霍王等宗室一起反對武則天。本來約好的一起出兵勤王,結果起兵當他大夥都慫了,只有李貞一個人傻不愣登的起兵了。武則天迅速調集大軍平叛,李貞兵敗,服毒自盡。其他原本跟李貞約定一起起兵的藩王雖然沒有起兵,但依然被武則天下令處死。包括前面提到的十皇子李慎。

3、十四皇子——曹王李明(生年不詳,死時大概不到五十歲)

曹王李明是唐太宗的小兒子,一直深得唐太宗和唐高宗的關照。唐高宗暮年,李明因與李賢有合謀,遭到了武則天的猜忌。黔州都督謝祐希在武則天的授意下,逼迫李明自殺了。(李賢是唐高宗的兒子,原本的皇太子,但是被他生母武則天給廢了。)唐高宗在得知李明去世後,非常難過,但也沒有追究武則天的所作所為。

歷史上唐太宗14個兒子,為何最終只有兩人算是善終?

四、早年夭折者——三人

夭折的三人分別是:二皇子楚王李寬、十一皇子江王李囂、十二皇子代王李簡,三人都是早年夭折,沒有後代。

五、幽閉致死者:一人

四皇子——魏王李泰(32歲,死於幽閉所)

李泰是長孫皇后的兒子,是唐太宗最喜歡的兒子,沒有之一!太宗不僅特別寵溺他,多次對他的逾制行為選擇包容。而且歲對李泰的兒子也格外的寵愛,各種照顧。唐太宗的騎這種寵愛給了李泰一種錯覺,他認為父皇肯定想把皇位傳給自己。因此,在太子李承乾被廢,老九李治被立為太子後,李泰跑去跟唐太宗說:父皇你先把皇位傳給我,等我去世後,我把我兒子殺了!我保證皇位一定會給九弟李治。這種喪心病狂的話怎麼能欺騙世人呢?於是李泰被唐太宗支出了長安。唐高宗繼位後,李泰病死在了幽閉之處。

六、貶為庶民遭放逐者——兩人

1、皇長子——太子李承乾(26歲,抑鬱而死)

廢太子李承乾也是長孫皇后的兒子,原本是太宗兒子中最後前途的,生下來就註定是大唐江山的繼位人。可是後來老四李泰跟他爭寵,李承乾一怒之下要暗殺李泰。暗殺失敗後,李承乾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與人合謀,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學李世民當年殺兄逼父的做法。

結事情敗露,造反被鎮壓。唐太宗念在父子之情,沒有殺他,只是把他充軍流放了。而參與李承乾兵變的趙節、杜荷、侯君集等人則被處死。

2、六皇子——蜀王李愔(生年不詳,死時應該四十歲左右,流放而死。)

李愔是老三吳王李恪的親弟弟。一直就有點性格變態,經常無故毆打官員,以及幹各種違法亂紀的事情,因而被唐太宗和唐高宗多次貶官作為懲罰。吳王李恪因與長孫無忌有仇,在永徽四年被害死。李愔是李恪的親弟弟,也遭到了連坐,被廢為庶人,流放巴州。不久之後,唐高宗念其舊情,改封李愔為涪陵王,但仍然將其流放。結果李愔就死在流放地。

歷史上唐太宗14個兒子,為何最終只有兩人算是善終?

最後做個總結。唐太宗的十四個兒子,若是按照死亡方式,可以分為六類。

1、善終:唐高宗李治、趙王李福;

2、被殺:吳王李恪、齊王李祐、紀王李慎;

3、自殺:蔣王李惲、越王李貞、曹王李明;

4、夭折:楚王李寬、江王李囂、代王李簡;

5、囚禁:魏王李泰;

6、流放:太子李承乾、蜀王李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