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刀殺人:論袁紹為何將渤海郡割讓給公孫瓚

初平二年(191)袁紹將渤海郡割讓給了公孫瓚。此事表面是喪師失地、屈膝求和;實際是借刀殺人、包藏禍心。

《魏書》稱袁紹割地的原因,是為了補償公孫瓚的損失。

按記載,公孫瓚的堂弟公孫越,在替袁術討伐周昂的戰役中陣亡,而周昂隸屬於袁紹集團。照此關係,袁紹確實應該對公孫瓚親屬的死亡負責。

(袁)術遣(公孫)越與(孫)堅攻(周)昂,不勝,(公孫)越為流矢所中死。(公孫)瓚怒曰:“餘弟死,禍起於(袁)紹。”——《魏書 公孫瓚傳》

然而渤海郡的價值不同尋常。袁紹本是渤海太守,在此頗有根基。於情於理,他也沒有割讓渤海的道理。可知割地事件幕後另有隱情。

(董)卓以為然,乃遣授(袁)紹勃海太守……初平元年,紹遂以勃海起兵。——《後漢書 袁紹傳》

注:學者方詩銘,也認為袁紹割讓渤海的動機不純。見《袁紹與黑山賊張燕》一文。

結合諸書記載,可知袁紹割讓渤海,表面是向公孫瓚謝罪,暗地卻包藏禍心。

從歷史背景看,初平二年(191)恰好是青、徐黃巾動亂流徙的高峰期;從地緣環境看,渤海郡又恰好位於幽、冀、青三州之交。

換言之,袁紹其實是利用渤海郡的特殊區位,誘使幽州的公孫瓚南下冀州,充當抵禦青、徐黃巾的馬前卒。

歷史的發展確如袁紹所料。

公孫瓚佔據渤海之後(191),在與黃巾的戰爭中消耗了大量兵力,最終在翌年(192)春季的界橋之戰中負於袁紹,被迫放棄了冀州的土地。

一言蔽之,袁紹以渤海為誘餌,同時削弱了黃巾軍與公孫瓚的實力。可謂借刀殺人,一舉兩得。

本文共 4900 字,閱讀需 9 分鐘

① 袁紹割讓渤海的歷史背景

開篇先要明確袁紹割讓渤海的歷史背景,它涉及後續一系列事件的邏輯推演。

關於袁紹割讓渤海的原因,在《魏書》與《後漢書》中有不同記載。

《魏書》稱公孫越戰死在先,袁紹割地在後。

(袁)術遣孫堅屯陽城拒(董)卓,(袁)紹使周昂奪其處。(袁)術遣(公孫)越與(孫)堅攻(周)昂。——《魏書 公孫瓚傳》

公孫越死後,袁紹為了求和而割讓渤海,由公孫瓚的另一位堂弟公孫範擔任渤海太守。

(公孫瓚)遂出軍屯磐河,將以報(袁)紹。紹懼,以所佩勃海太守印綬授(公孫)瓚從弟(公孫)範。——《魏書 公孫瓚傳》

借刀殺人:論袁紹為何將渤海郡割讓給公孫瓚

袁紹授渤海太守印綬與公孫瓚從弟

《後漢書》的記載則相反。

范曄稱公孫瓚與公孫範出鎮渤海在先,公孫越戰死陽城在後。倒果為因。

青、徐黃巾三十萬眾入勃海(即渤海)界,欲與黑山合。(公孫)瓚率步騎二萬人,逆擊於東光南……(公孫瓚)乃使從弟(公孫)越將千餘騎詣術(袁)自結,術遣越隨其將孫堅,擊袁紹將周昕,(公孫)越為流矢所中死。——《後漢書 公孫瓚傳》

兩家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其實事件的過程很容易釐清。袁紹既然是渤海太守,那公孫家族想要染指渤海,便離不開袁紹的應允。認識到這點,便可以掌握該事件的因果關係。

顯而易見,公孫越之死,是袁紹割地的原因;公孫瓚與公孫範出鎮渤海,則是袁紹割地的結果。

陳壽的敘事邏輯,明顯比范曄更合理。同時相比於成書於劉宋的《後漢書》,成書於西晉的《魏書》距離漢末更近。歷代史家,也均採信《魏書》的記載。

結合《魏書 武帝紀》、《後漢書 獻帝紀》、《袁紹傳》的記載,初平二年(191)的歷史事件,按順序如下所示:

初平二年(191)四月,董卓入長安。七月,袁紹擊敗韓馥,奪取冀州魏郡。

(二年)夏四月,(董)卓還長安。秋七月,袁紹脅韓馥,取冀州。——《魏書 武帝紀》

同時,袁紹與袁術爆發內戰,公孫瓚堂弟公孫越,替袁術攻打袁紹部將周昂,戰死。

(袁)術遣孫堅屯陽城拒(董)卓,(袁)紹使周昂奪其處……(公孫)越為流矢所中死。——《魏書 公孫瓚傳》

袁紹為了安撫公孫瓚,割讓渤海。同年(191)十一月,公孫瓚在渤海東光縣大破青徐黃巾,史稱東光之戰。

(二年)十一月……黃巾轉寇勃海,公孫瓚與戰於東光,復大破之。——《後漢書 獻帝紀》

借刀殺人:論袁紹為何將渤海郡割讓給公孫瓚

公孫瓚與黃巾戰於東光,復大破之

初平三年(192)春正月,袁紹與公孫瓚戰於界橋,公孫瓚失利,被迫遁走幽州。

(三年)春正月,袁紹及公孫瓚戰於界橋,瓚軍大敗。——《後漢書 獻帝紀》

關於界橋之戰的具體時間,諸書記載有少許出入。

《資治通鑑》與《公孫瓚傳》稱此役在三年(192)春季,《袁紹傳》則稱此役在二年(191)冬季。不過諸書均稱界橋之戰,發生在東光之戰以後。

(公孫)範遂以勃海兵助(公孫)瓚,破青、徐黃巾(指東光之戰),兵益盛;進軍界橋。——《魏書 公孫瓚傳》

顯而易見,“界橋之敗”與“東光之勝”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公孫瓚出鎮渤海期間被捲入了黃巾的泥淖,軍事力量受到極大損耗,因此才會敗於界橋。

② 袁紹割讓渤海的原因分析

渤海郡是袁紹起兵時(189)的大本營。在荀諶口中,“渤海雖郡,其實州也”,袁紹還曾依靠該郡的力量,與冀州牧韓馥鏖戰。

(荀)諶曰:“勃海雖郡,其實州也。今將軍(指韓馥)資三不如之勢,久處其上,袁氏一時之傑,必不為將軍下也。”——《後漢書 袁紹傳》

渤海既然佔據瞭如此重要的地位,袁紹便不可能輕易割愛;更不要說將它拱手讓給宿敵公孫瓚。

袁紹割讓渤海,主要目的有二。其一是利用公孫瓚抵禦青徐黃巾,其二是防備青徐黃巾與冀州的黑山軍合流。

(1)抵禦青徐黃巾

渤海郡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西臨河間國(屬冀州),東臨渤海灣,北臨幽州,南接青州。

借刀殺人:論袁紹為何將渤海郡割讓給公孫瓚

渤海郡區點陣圖

幽州是公孫瓚的老巢,人所共知。青州則是黃巾之亂的重災區,《靈帝紀》對此頗有描繪。

(中平五年)冬十月,青、徐黃巾復起,寇郡縣。——《後漢書 靈帝紀》

青徐黃巾不僅作戰勇猛,而且數量眾多,一度達到“百萬之眾”。曹操麾下的精銳“青州兵”,前身即是青徐黃巾。

(青徐)黃巾為賊久,數乘勝,兵皆精悍。——王沈《魏書》

青州黃巾眾百萬入兗州,殺任城相鄭遂,轉入東平……(曹操)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魏書 武帝紀》

渤海郡南接青州,自然受到青徐黃巾的威脅。初平二年(191)七月,袁紹剛剛擊敗韓馥,正需要休養生息,無力與黃巾開戰,因此才需要藉助公孫瓚的力量。

此時公孫越的意外戰死,給了袁紹“割讓渤海”的理由。公孫瓚不知是計,進屯渤海,結果捲入了對黃巾的戰爭,落入袁紹圈套。

(2)防備黃巾與黑山合流

袁紹割讓渤海的另一個目的,就是防備青徐黃巾與冀州地區的黑山軍合流。

青徐黃巾的流寇性質較濃,並不拘泥於青、徐二州,曾多次試圖北上。

第一次是初平二年(191)冬,青徐黃巾試圖進入冀州與兗州。結果被應劭、公孫瓚擊敗。

(二年)十一月,青州黃巾寇太山(屬兗州),太山太守應劭擊破之。黃巾轉寇勃海(屬冀州),公孫瓚與戰於東光,復大破之。——《後漢書 獻帝紀》

第二次是初平三年(192),青徐黃巾西入兗州,連破任城國、東平國、濟北國。任城相鄭遂、兗州刺史劉岱、濟北相鮑信先後敗歿。曹操與黃巾鏖戰到同年(192)冬季,才慘勝告終。

青州黃巾擊殺兗州刺史劉岱於東平。東郡太守曹操大破黃巾於壽張,降之。——《後漢書 獻帝紀》

(曹操)追黃巾至濟北。(黃巾)乞降。冬,受降卒三十餘萬。——《魏書 武帝紀》

青徐黃巾之所以多次試圖北上,除了求生之外,也是為了聯絡河北的另一支黃巾力量,即張燕領導的黑山軍。

黑山軍屬於黃巾支黨,二者性質相類。黑山軍中的郭大賢(即“大賢良師”)有黃巾背景;黃巾軍中又有黑山、牛角、飛燕諸部。

(黑山)又有左校、郭大賢、左髭丈八三部也。——張璠《漢紀》

張角之反也,黑山、白波、黃龍、左校、牛角(指張牛角)、五鹿……雷公、浮雲、飛燕(指褚飛燕)、白爵、楊鳳、於毒等各起兵,大者二三萬,小者不減數千。——《九州春秋》

其中“牛角”指張牛角,“飛燕”指褚飛燕,他們都是黑山酋帥。褚飛燕後來與張牛角聯合,並繼承了黑山勢力,改名張燕。

博陵張牛角亦起眾,自號將兵從事,與(飛)燕合。(飛)燕推牛角為帥……牛角死,眾奉(飛)燕,故改姓張。——《魏書 張燕傳》

借刀殺人:論袁紹為何將渤海郡割讓給公孫瓚

黑山軍寇暴冀州,與袁紹為敵

袁紹與黑山軍的關係非常緊張,雙方在冀州曾爆發過多次武裝衝突,《三國志》與《英雄記》對此記載甚多,俯拾皆是。

(袁紹)方與賓客諸將共會,聞魏郡兵反,與黑山賊於毒共覆鄴城,遂殺太守慄成。——《英雄記》

(呂布)北詣袁紹,紹與布擊張燕於常山。——《魏書 呂布傳》

彼時張燕黨附於長安朝廷,與袁紹為敵。《臧洪傳》稱“飛燕之屬,已受王命”。長安朝廷處在董卓集團的控制下,黑山軍與袁紹的關係因此可想而知。

加飛燕(即張燕)之屬悉以受王命矣。——《魏書 臧洪傳》

黑山軍雖然盤踞冀州,但它同時又“與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諸山谷寇賊交通”,很不安分。

賊帥常山人張燕,輕勇趫捷,故軍號曰飛燕。乃與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諸山谷寇賊更相交通。——《後漢書 朱儁傳》

其中常山、趙郡、中山在冀州,上黨在幷州,河內在司隸校尉部。可見張燕經營冀州的同時,也在積極勾結外地的黃巾支黨。

在此背景下,青徐黃巾一旦進入冀州,勢必與黑山軍合兵,對袁紹造成更大的威脅。《公孫瓚傳》亦稱“青徐黃巾入渤海,欲與黑山合”。

初平二年,青、徐黃巾三十萬眾入勃海界,欲與黑山合。——《後漢書 公孫瓚傳》

由此可知,袁紹割讓渤海給公孫瓚,其實包含多種考慮。

它一方面可以利用渤海的險要區位(地處冀、青、幽三州之交),阻斷青徐黃巾與冀州的黑山軍的聯絡渠道;另一方面,可以驅虎吞狼,同時削弱黃巾、黑山、公孫瓚三方的軍事力量,坐收漁利。

③ 袁紹割讓渤海的後續影響

袁紹割讓渤海,確實達到了戰略目的。公孫瓚進駐渤海之後,被迫捲入與青徐黃巾的鏖戰中,大大消耗了軍事力量。

初平二年(191)十一月,青徐黃巾北上,數量達到三十萬之巨。公孫瓚率領步騎兵二萬迎擊,“斬首三萬級,生虜七萬口”。史稱東光之戰。

青、徐黃巾三十萬眾入勃海界,欲與黑山合。(公孫)瓚率步騎二萬人,逆擊於東光南,大破之,斬首三萬餘級……收得生口七萬餘人,車甲財物不可勝算,威名大震。——《後漢書 公孫瓚傳》

《國淵傳》記載“破賊文書,舊以一當十”,可見雙方的兵員數量或許存在水分;但公孫瓚在此役中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當無疑問。

破賊文書,舊以一為十,及(國)淵上首級,如其實數。——《魏書 國淵傳》

換言之,公孫瓚“威名大震”的背後,其實是戰備物資的大量消耗,以及有生力量的急劇減損。

初平三年(192)正月的界橋之戰,袁紹以“強弩”和“大戟士”擊敗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創造了步兵戰勝騎兵的軍事奇蹟,這與公孫瓚之前的實力消耗,必然有關。

(公孫)瓚步兵二萬餘人為方陣,騎為兩翼,左右各五千餘匹,白馬義從為中堅。——《英雄記》

(袁)紹令麴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強弩千張夾承之……帳下強弩數十張,大戟士百餘人自隨。——《英雄記》

借刀殺人:論袁紹為何將渤海郡割讓給公孫瓚

袁紹大破公孫瓚於界橋

歷史就是如此弔詭。

如果公孫瓚沒有吞併渤海,那他便可以較好地儲存自己的有生力量;但公孫瓚吞併渤海,便不可避免地捲入對青徐黃巾的戰爭。最終公孫瓚撿了芝麻(渤海),丟了西瓜(冀州),得不償失。

渤海郡地緣位置極特殊,地處三州之交,在彼時的混亂局面下,任何人控制渤海,都會陷入相似困境。

袁紹出鎮渤海多年(189-191),自然瞭解其中硍節。他以“賠罪”為由將渤海割讓給公孫瓚,驅虎吞狼,巧妙地削弱了眾多強敵的實力,同時為自己創造了戰爭優勢。

④ 小結

袁紹割地事件,同時兼備了“因勢利導”、“借力打力”、“驅虎吞狼”等諸多計謀,充分體現出袁紹的權術智略。

理論上看,初平二年(191)公孫越的意外死亡,本來可能導致公孫瓚與袁紹集團提前開戰;但在袁紹的巧妙運作下,不僅成功化解了戰爭危機,還反過來利用“割讓渤海”的契機,把公孫瓚置於險地。

按彼時“公孫瓚提燕代之卒,銳不可當”的背景看,一旦提前開戰,袁紹必危。因為袁紹同年(191)七月才剛剛奪取冀州,根基尚不牢固。

(荀)諶曰:“公孫(瓚)提燕、代之卒,其鋒不可當。”——《魏書 袁紹傳》

而且袁紹從韓馥處奪取的主要是魏郡地區(即鄴縣所在),冀州的其餘郡縣,仍有不少依附於公孫瓚。在此背景下,袁紹亟需爭取休養生息的時間。

公孫瓚乘勝來南,而諸郡應之。——《後漢書 袁紹傳》

公孫瓚大破黃巾,還屯槃河,威震河北,冀州諸城無不望風響應。——《後漢書 袁紹傳》

袁紹的計劃很快獲得成功。

初平二年(191)十一月,公孫瓚在渤海東光縣以兩萬甲士對抗三十萬青徐黃巾,雖然獲得勝利,但損耗勢必不輕。

對袁紹而言,此時的公孫瓚正處在虛弱狀態,不復當初之勇。因此翌年(192)正月,袁紹才敢在界橋與公孫瓚開戰。

果不出袁紹所料,在渤海經歷慘勝的公孫瓚,最終輸掉了界橋之戰,被迫遁走幽州,將之前霸佔的冀州郡縣,重新吐出。

(公孫瓚)與(袁)紹大戰於界橋。(公孫)瓚軍敗,還薊。——《後漢書 公孫瓚傳》

在河朔雙雄的角力中,公孫瓚徒恃武勇,袁紹則手腕靈活。他既懂得卑辭隱忍,也懂得因勢利導,更懂得借刀殺人,利用區區一個渤海郡,同時削弱了諸多強敵的力量。

在陳壽、范曄筆下,袁紹“以豪俠得眾,懷雄霸之圖”,最終“鷹揚河朔”,堪稱一時梟雄。割讓渤海之事,亦可視作其政治智慧的高度濃縮。

我是胖咪,百家號歷史原創作者。漫談歷史趣聞,專注三國史。從史海沉鉤中的蛛絲馬跡、吉光片羽,來剖析展開背後隱藏的深意。

Thanks for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