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說:為什麼大家在分別時要說“依依不捨”,它有什麼來歷?

沒有說出口的離別是什麼成語

“依依不捨”是一個成語,常用在分別的時候,表示依戀,捨不得離開。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說依依不捨,為什麼要用“依依”來形容“不捨”?依依出自哪裡,有什麼典故?追根溯源,咬文嚼字,接下來我們就來嚼一嚼“依依”二字。

雜說:為什麼大家在分別時要說“依依不捨”,它有什麼來歷?

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相必大家都知道,都熟悉。不錯,依依不捨的典故就是出自於《詩經》的《小雅·采薇》,其原文為“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莫知我哀!”這句詩裡除了“依依”,還有“遲遲”,都是流傳後世的詞語,兩個都是疊詞,非常優美,耐人尋味。《小雅·采薇》講述的是主人公因為戰爭,被迫離鄉奔赴前線,直到戰事完後回家,整段時間裡的心裡狀態和感慨,在陽春三月楊柳依依的時候離開家鄉,於寒冬臘月雨雪霏霏的時候回家的。文中對主人公的心理描寫非常生動細緻,譬如,年輕的主人公由於沒有結婚所以在戰爭期間就特別擔心能不能娶到媳婦,天天盼回家,盼停戰,滿腹牢騷,度日如年。在他眼裡,戰馬戰車、將軍士兵、行軍裝備行囊都提不起他的絲毫興趣,只有回家才是最有意義的。但是當他回家時已是雪花漫天,且他載渴載飢,憂傷感慨。《采薇》深刻反映了普通百姓熱愛生活、熱愛和平、厭煩戰爭的願望,是一部追求美和善的樸實而優美的文章。《采薇》在整部《詩經》中也是很出名的篇章,細細品味,別有一番味道。

雜說:為什麼大家在分別時要說“依依不捨”,它有什麼來歷?

依依本是指枝葉隨風搖擺的樣子,而後來幾乎成了楊柳的專用形容詞。最關鍵的是“柳”與“留”諧音,故楊柳就成了文人墨客筆下送別友人的象徵。折柳惜別,灞橋辭故,再加上一抹殘照,西風萬里,真的是一幅特傷感的畫面。柳樹一般長在河邊,河邊有水,水會流動,流水錶徵的一種傷逝之情,寓情於景,借景抒情,特別增強了感染力。灞橋位於西安市城東,它儼然成了一座頗有象徵意義的橋,而“灞橋風雪”更是一道特別的風景。身臨灞橋,感受歷史,讓歷史與現在重合,昔日幕幕浮光掠影,那種穿越千年的滄桑之感撲面而來,是沉澱的文化,是張揚的情懷,更是一種含蓄而內斂的思緒。看著河邊楊柳輕拂,我們似乎就看到了在安靜的柳枝下,有一對戀人或者朋友,正在依依惜別。他們彼此相視,知道彼此內心的不捨,卻沉默不語,說出來又能改變什麼了,徒增傷感罷了。我想到了倉央嘉措的一句詩:“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是的,別傾城,一別傾城,一別恐怕就是一輩子。

雜說:為什麼大家在分別時要說“依依不捨”,它有什麼來歷?

《詩經》是一部了不起的國學經典,它裡面的很多詩句成了流傳千古的佳句。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茶餘飯後,閒來無事,可以捧在手心,好好研讀一下,不需要收錢,不需要會員。不但能陶冶情操,還能學到一些新東西,不亦說乎?《詩經》文字優美婉約,不少詞語適合給女孩取名字,比如“依依”,“采薇”,“蒹葭”等等,至於給男孩取名字,就得求之於《離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