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往事之——早點,我一天中最初的期待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而如今不管上學的孩子上班的大人,亦或是宅在家中的人們,每天早上起來這頓早點是必不可少的。精緻生活的人們甚至不喜歡把它稱之為早點,早餐二字彷彿更加豐腴… …

就呼和浩特而言,早上有時間的人們,為了不讓自己活得過於“粗鄙”,多數會選擇一家經常去的館子,來上一壺磚茶,點一兩燒麥或者一碗雜碎… …

呼和浩特往事之——早點,我一天中最初的期待

把時間退回到三十五年前,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早期,那時候我剛上小學。對於一個七八歲的娃娃來說,早點成了一天當中我最初的期待。

那時候呼市的早點種類已經挺豐富的啦,麵包、麻花、月餅、甜酥、鹹酥、麻葉、玫瑰餅等等。價格多在八分錢到兩毛之間,但是無一例外都需要一到二兩的糧票。

雖然早點的品類不少,價格也不高,但那時候大人們的工資很低,所以大部分的人們吃早點,還是選擇自家蒸的饅頭花捲之類。

我三年級之前的早點貌似天天吃饅頭,那時候也沒個塑膠袋,就直接裝在書包裡。冬天教室裡前後都生了爐子,上面有個粗鐵絲編制的烤盤,可以烤饅頭。我很羨慕同桌的女生,她的早點通常是自家炸制的油餅,用一個洗的很乾淨的駿馬牌洗衣膏袋子裝著,下了早自習見她從書包裡拿出來,一塊一塊的撕著放進嘴裡,很斯文的樣子,通常會在第二節課後才吃完。和她相比之下,我覺得所有吃饅頭的同學都和我一樣面目可憎。

呼和浩特往事之——早點,我一天中最初的期待

那時候我和弟弟都期待晚餐不要蒸饅頭,這樣的話第二天早起就很有可能獲得早點錢。每逢此時想到翌日清晨就能吃到心儀已久的食物,心情就像綻放的臭金蓮花兒一樣燦爛。

說起這個要早點錢其實也挺不容易的。學校的到校時間早於父母的上班時間,所以我和弟弟起床洗漱完畢,父母還睡著,由於父親有生起床氣的毛病,我倆誰也不敢開口要錢,只是遲遲不願出門或者弄點響動出來,往往母親會起身從父親的衣兜裡尋幾個零錢打發我倆出門。當然也有既沒饅頭也沒錢的時候,那就扛著唄,那時候的娃娃們在父母的心目中不像現在這麼精貴。

呼和浩特往事之——早點,我一天中最初的期待

上了四年級,和同學剛子學會了“找錢”,經常從舊六中北牆翻過去,到那家小印刷廠偷廢棄的鉛字,那東西很沉,裝兩褲兜就有四五斤重,以至於從牆頭上跳下來的時候會扯脫褲子。收廢品的南蠻子能出到三毛錢一斤,每次都能賣一塊多。別說早點啦,一毛一根的奶油冰棒兒也有了。不過自打被抓了一次以後就再也沒敢去過。

那年暑假,和兩個同學從度量衡廠的廢棄庫房,找見一個練功用的鐵鎖,約莫有四十來斤,三個人搬不動,用一根鐵絲拉著往梁山街的廢品收購站走。剛到小召三道巷就被路口那家的男主人攔住,他說:“鐵鎖借給大爺用幾天,蓋房子夯地面,後天你們過來取,不白用,給你們三個月餅。”三個半大小子不到兩分鐘就把月餅吃了個乾淨。第三天去討要鐵鎖,有個十四五的小子跑出來,每人賞了我們一個逼兜(耳光)。直到上了初中才知道那家人姓李,因為他姑娘和我同班,後來我給她起了個外號叫李大嘴。她家房子挺特殊的,三道巷口東南角唯一的自建二層樓,拐角處的牆是有弧度的那種… …

呼和浩特往事之——早點,我一天中最初的期待

我小學時代最奢侈的早點,莫過於兩毛錢二兩糧票的黃油麵包了,白色的蠟紙包裝,上面印著黃色的字,個頭有兩個饅頭大小。開啟蠟紙以後,那種發酵的淡酒味兒和烤麥的香氣混合在一起,被黃奶油那令人愉悅的甜香襯托著,別提多誘人了。後來沒多久傳言生產這種麵包的工廠,有位職工的胳膊被攪碎在機器裡面,說麵包裡面有了人肉,這種麵包真的就賣不動啦。現在想來,九十年代最暢銷的泡麵澳洲面王,也是毀於此種謠言吧。

呼和浩特往事之——早點,我一天中最初的期待

雖說那時候貧富差別不大,多數同學們早點吃的都差不多,但還是有個別條件好的。班裡一個姓馬的女生,她爺爺是當時二輕局的領導,平日裡送禮的不少,那些吃不完的糕點自然就當做早點帶到學校。那時候班裡面經常有丟失早點的事件發生,當然體現在馬同學身上的最多。後來班主任從一個外號叫“菸頭兒”的同學上衣口袋裡搜出了半塊槽子糕,“案件”才得已告破。

小時候我們那一茬孩子嘴巴特饞,為了點吃的鑽頭覓旮旯的找轍想主意,偷家裡的糧票換錢,那時候內蒙糧票一斤一毛錢,全國糧票一斤一毛二分錢。換的錢不外乎吃早點喝汽水兒,偷拿家裡的生雞蛋“追冰棒兒”。下午放了學,三四個孩子湊兩分錢,到合作社買兩塊醬豆腐或者一小塊榨菜分著吃,為的是解嘴寡。

呼和浩特往事之——早點,我一天中最初的期待

小學時代最令我懷念的早點應該是油條,如今賣油條的雖然也很多,但是比起以前的口味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兒。那時候舊城大南街“鳳林閣”的油條很有名,六七分錢一根,豆漿二分錢一碗,豆腐腦也不過三五分錢。早晨的食客挨挨擦擦絡繹不絕,帶回家吃的一般都拿一根筷子,把油條串在上面,一根筷子能串五根油條。所以就有了一筷子油條的這種量化詞出現,那會兒經常聽坊間流傳,某某運輸公司裝卸工跟人打賭,一口氣吃了三筷子油條… …

可能有人會說,不是如今的油條不好吃,是生活好啦吃的“肚皮白啦”看見甚也不香啦!實則不然,我小的時候那些個飯館、食堂、餐廳,不是合作經營就是集體企業又或者是國營單位,統一歸市飲食服務公司管理。八十年代初,這些職工們大部分都被派往天津飲食服務公司做過系統的培訓交流,像是油條、包子、酥餅一類的做出來那是非常地道。不像現在頭天還燒鍋爐呢,看了兩眼炸油條的,第二天自己就當廚師啦… …

呼和浩特往事之——早點,我一天中最初的期待

我們院斜對門的廁所院(看過我文章的對廁所院都知道)有個叫狄明子的人,當年三十來歲,就是飲食服務公司出身,炸油條的手藝絕對是一流的,不輪他上早班的日子裡,清早起來便在院子裡支起鍋炸油條,小召前街的人都去買過。本來挺好的事兒,可惜這貨愛打麻將,嫌這個來錢太慢,後來去三里營水果貨站用假出庫單整車的往外拉水果,被抓住以後判了好幾年徒刑。出獄以後還是不學好,結交一些匪類東蒙西騙的。是2000年左右吧,小召派出所有個民警夜裡執勤被人殺害,案子一直破不了,一年後狄明子手銬腳鐐的,被拖到當時的案發現場指認行兇經過,眾人都不敢相信他是兇手。後來聽人們說,他去找一個小偷借錢,那人不肯,他便說殺了警察要跑路云云。沒多久那小偷行竊被抓,為了立功把他供了出來,但是最終案件是否他所為不得而知。前幾年有人碰見他親戚問起他來,說是在包頭服刑,既是沒被執行死刑,當年那事兒就應該不是他乾的吧,扯得有點遠啦。

呼和浩特往事之——早點,我一天中最初的期待

說到此,有讀者可能會問,你既然說呼市的早點,為啥不提我大呼市的飲食名片焙子呢?這裡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1987年以前焙子並不被人熟知和認可。那時候沒有專業的焙子鋪,賣早點的攤販經營的早點品類裡面,只有一種叫油焙子的圓餅子,十公分見方一指頭厚度,正面是細密的網格紋,八分錢二兩糧票一個。因為是鹹口的所以買的人不多,那時候人們生活條件不高,多數喜歡甜口的早點,這可能跟身體的糖分攝入需求有關係。所以甜酥、玫瑰餅、月餅這些是最好賣的。

舊城捎帶製作焙子的商店在大十字有一家,經營的兩個品種,油焙子和包紅糖的焙子。其餘的兩三家集中在北門和回民區,種類也不過是三角焙子、油璇兒、紅糖焙子。而且這些店鋪也多屬於飲食服務公司旗下,搞的都是一店多營,並不專營焙子,所以那時候焙子在呼市並沒有現在這般受歡迎。

直到1987年,呼和浩特糧食購買不似以前那般緊張以後,才有幾個張北縣農民來舊城開設了專營焙子的作坊,由於種類多價格適中,又是現烤熱賣,一時間買熱焙子的人排起了長龍。如此不到半年時間,舊城大街小巷的焙子鋪就多達百十家,回民區的回族人也紛紛找臨街門臉開起了焙子鋪。經營者多了就有了競爭,從質量和製作工藝上自然地有了改進和提高,創造了很多新品種。所以關於焙子能成為呼市人民的首選早點,我們得感謝張北縣的從業者,是他們的辛勞付出成就了呼市焙子這張飲食文化名片。

呼和浩特往事之——早點,我一天中最初的期待

上小學的時候,燒麥對於我來說是特別高階的早點,一年也吃不上幾次。我記得三年級的時候,父親曾帶我去大西街德興園吃過兩次。當時的德興園在路北,門臉很破舊,裡面空間挺大的,八仙桌子加長條板凳。食客頗多,但清一色全是男的,付了錢以後發一個鋁製的牌子,上面寫著所要的數量。找位置坐下,把牌子放在桌上,會有服務人員按照數量把燒麥端來,順便收回牌子。一個堂倌提著綠色的搪瓷茶壺,穿梭在其間給食客們添茶續水。那個年代人們肚子空,沒油水,成年人吃燒麥都是二兩起,即便有人只要一兩,那也得捎帶個肉油璇兒(牛油的)或者一窩絲餅啥的,德興園還經營小槽子糕、桃酥味道也很好。

呼和浩特往事之——早點,我一天中最初的期待

德興園的後廚蒸燒麥的籠非常大,直徑怕是有一米多(人小看啥也比較大),六七節子籠摞在一起熱氣騰騰的,燒麥出籠後三個老太太圍著籠,三指提住燒麥嘴兒,一個個的拾進盤中,速度奇快,根本不怕燙。

後來私營燒麥館多了,例如德興園、鳳林閣、慶春園啦這些字號也都沒落啦。焙子鋪興起以後,又出來一種焙子夾燒麥的組合吃法,一個牛舌焙子夾四五個燒麥,又不膩又頂飽,以至於現在我吃燒麥也會帶個牛舌焙子,朋友說我這是討吃做法。呼市人還給這種吃法起了個既形象又不雅的名稱——“蛤蟆含蛋”。如今這些原來的老字號燒麥館又換了主兒家,重新開張營業,好壞這裡就不做評論啦。

呼和浩特往事之——早點,我一天中最初的期待

上了初中以後,社會的整體經濟增長明顯,人民的工資收入也不斷提高,國家逐步地放開糧價,普通早點也有了大的變化,種類也更加繁雜,從兩毛多到一塊有了明顯的等級劃分。焙子、雞蛋餅、麻葉兒、月餅屬於三毛錢以內範疇的低端早點;果醬麵包、五塔牌泡麵價格在五毛錢左右;奶油壓縮對兒麵包要八毛到一元。

中學的第一年是在六中唸的,對門的兩家小賣鋪出售最多的是白焙子夾辣鹹菜,或者是夾醬豆腐,兩毛錢一套,吃這種早點的男生居多。女生們懂事兒早都顧忌形象,怕醬豆腐湯糊在嘴上不好看,都選擇麵包和麻葉之類的。

呼和浩特往事之——早點,我一天中最初的期待

轉學到了三十六中以後,同學們吃的早點和六中大不相同,男生們多選擇教學樓四樓賣的熱糖餅,能吃的六毛錢賣兩張,吃完以後嘴角都糊的是黃色的糖漿。後來學校組織同學們集體吃營養早餐,統一交錢統一發放,週一到週五是不同種類的麵包。既吃不飽又挺貴的,一餐要六七毛錢,由於是半年期一次性付費,弄得家長和學生們意見很大,就進行了一個學期。

那時候我們班主任是一個五十來歲的女教師,身材偏胖屁股超大,有同學就給她起外號叫“老番瓜”。一次同學王軍去辦公室交作業,正趕上班主任也在吃營養早餐,他回來給我們形容說:“我看見老番瓜子,吃完麵包後,用食指掏進嘴裡面扣腮幫子和牙齦之間的卡住的食物,超級噁心,咱們交的早點錢想必也有老師們一份,他們都是白痴!”他一邊說一邊晃著腦袋用食指在臉頰上比劃著,就像在表演小品… …

呼和浩特往事之——早點,我一天中最初的期待

隨著九十年代初糧食價格徹底放開,糧票停止流通,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早點的種類也更加多樣化,如今豆漿油條、粉湯油餅、燒麥雜碎、對夾蛋湯、餄餎拉麵、煎餅捲餅應有盡有,人們已經不再把早點當做是一天中最初的期待啦!

現在小學不允許學生們帶早點入校,所以多數都是來家裡面吃了再去上學,我們家孩子每天是妻子送校,所以我能佔兒子的光,和他一起享用他媽準備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