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電視劇最感人一幕——祭奠我大中華漸行漸遠的春秋士風

影片載入中。。。

田常是一個驕傲的人,他用極盡譏誚的語言寫了非秦十論,扇動士子離開秦國,他微笑地看著群臣劍拔弩張的姿態,士的死要麼絢爛如煙霞,要麼璀燦如飛花,他帶著嘲弄的神情等著秦公與眾大臣將他大卸八塊,也許他想到的只是秦公最多是不殺而已,豈料大義的秦公不僅不以為忤,反而當著眾人的面認同他那一番揭老秦瘡疤的非秦十論,更不可思議地居然誠懇挽留他們在秦國為仕治理秦國。憐才愛才之心溢於言表,就是那一刻震動了他。

一向並無心做官,只為了遊歷獵奇的他,心裡大為震動,他怎能不震動……。

“君上以國士待我,我自當以國士報之”田常也許實在想不出如何報答秦公的知遇之恩,毅然以極端決絕的方式結束了自已的生命,田常生命中的句號真的已經在昭示秦公的大義與賢明。

他是在用生命換得天下賢士赴秦的腳步不再猶疑,用生命來回報秦公的國士之恩,在當時,一腔熱血的他,就是盡了一個士人的本份而已。那個時代的中國人對生死從來就不足掛齒,高懸在詩書劍意下計程車風,絢麗彪悍且卓而不群。

今天的我們也許會笑他們的愚痴與迂腐,然而你翻開史書,你會突然發現,那個時代的中國人,竟都是這樣的。士為知已者死,便是那時候的人們最普遍遵循的人生理念與行為準則。那時候的中國人魂魄清澈,骨格清奇。

很多很多的凜冽計程車風,並不是僅僅棲居在廟堂貴族或劍客遊俠之中,販夫走卒,路人甲乙也能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當年伍子胥逃奔至韶關,因苦於無船渡河而一夜白頭。正在又愁苦又害怕的時候,一船飄然而至。待安全過河,伍子胥卻放心不下,再三叮囑艄公事勿外洩。艄公一聲長嘆:“我敬公是國家忠臣良將,才冒死相救,公卻不信於我。”言畢,將船劃至河心自沉以表心跡,也是用極端的決絕打消伍子胥的疑慮。這樣的販夫走卒,先秦史書盡比比皆是。

二桃殺三士的故事,後世都有名家詩篇雜記敘說,有必要這樣做嗎?這樣做不是傻缺嗎?那時候計程車人真的將尊嚴與義氣遠遠凌駕於生命之上的。

他們輕生死重大義,他們割下他們項上的人頭贈給知已甚至是一面之交的朋友,竟然如同後世折下楊柳相送友人那般瀟灑、那般地不動聲色,那般地不著絲毫我相。有時竟然是萍水相逢的路人,也能將項上人頭相贈。我們想象不出那個偉大時代出現的成語“刎頸之交”是怎樣地豪情凝重與淋漓酣暢。

兩千多年後,這個成語早已離我們漸行漸遠,再也不留痕跡……

秦變法一百多年後,易水南岸,高漸離的擊築聲正在響起,那個為報太子丹知遇之恩的大將梵於期,也是這般瀟灑這般決絕將自已的人頭贈與荊軻,荊軻才得以從容地踏上刺秦之路,他們這類人在史書中也許沒有荊軻、專諸那般閃亮,但一樣是動人心魄,一樣的蕩氣迴腸。空有拔山之力的楚霸王項羽,在窮途末路之時,再無面目見江東父老,也是這般毫不遲疑地將項上人頭贈送給昔日的舊將馬童。在春秋秦漢那些偉大的時代,無論光榮還是恥辱、無論是失敗還是勝利,無論是廟堂之上還是販夫走卒,從來就不會缺少視死如歸的猛士。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擊築的歌者高漸離,送別的只是荊軻嗎?不是的,這首歌送別的,是當時所有的中國人。那時候每一箇中國人都是滿腔熱血,耿直可愛毫無機心到了天真幼稚的地步。

那時候的中國人竟是如此的壯懷激烈,快意恩仇。那時候的中國人滴水之恩也能湧泉相報,一飯之恩也能成為終身之感,那些曾經劃過歷史夜空的流星點亮著孤寂的環宇,那時候中國的乞丐餓死也不吃嗟來之食,渴死也不飲盜泉之水。連乞丐也有其卓而不群計程車風,他們一生非常固執地堅守生命中的理念,輕生死而重大義。

大秦帝國電視劇最感人一幕——祭奠我大中華漸行漸遠的春秋士風

我們今天的人,是否仍痴痴笑著那時候的人竟是如此地不懂明哲保身,如此地不識實物。可曾想過我們的先祖在其中華文明的搖籃之期是怎樣用自已的熱血譜寫自已並不漫長的生命。

或許田常與荊軻一樣,他們厚重的身影在我們的記憶中再也找不到痕跡。。。或許在後世的涯山之上,士風最後絢爛了那麼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