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洛為啥選擇香香公主而不選霍青桐?

1

之前我寫過一篇《王語嫣:金庸小說裡最華麗的花瓶》,有嫣粉對“花瓶”這一稱呼不樂意了。

真是冤枉!“花瓶”在我這裡其實並無貶義。要知道,鄙人平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做個“花瓶”,無奈姿色不夠做不成而已。

要我說,王語嫣至少還能賣弄下武功秘訣。擱今天,還可以上《百家講壇》養活自己,而香香公主則是金庸意淫出來的貨真價實的美女玩偶。她是“瑪麗蘇”和“白蓮花”的混合體。只要是個男的,見到她都會神魂顛倒。

金庸小說裡,沒有任何一個女子能美過香香公主。關於她的美貌,金庸沒有費多少筆墨去描寫,只是藉助旁人的反應來說明:

陳家洛第一次看到香香公主洗澡,只見她“露出皓如白雪的肌膚,漆黑的長髮散在湖面,一雙像天上星星那麼亮的眼睛凝望過來。這時他哪裡還當她是妖精,心想凡人必無如此之美,不是水神,便是天仙了”。

香香公主被敵人抓住,賊將下令官差處罰香香公主,可是那官差看著香香公主,靜靜地看呆了,心裡早已忘記了主將的命令。這段描寫甚為誇張:

帳下諸將見到她的容光,本已心神俱醉,這時都願為她粉身碎骨,心想:“只要我的首級能給她一哭,雖死何憾?”兆惠見諸將神情浮動,正要斥罵,那斬殺親兵的軍士見她愈哭愈哀,不禁心碎,叫道:“我殺錯了,你別哭啦!”拔出佩刀在頸上一勒,倒地而死……

被唐僧囉嗦得自刎的蝦兵蟹將我相信,被一個女人美死的,卻只能金庸小說裡見到。說有人死得輕於鴻毛,說的就是這種死法了吧?

更誇張的是這麼一段,在兩軍交戰、千鈞一髮的場合。香香公主一出現,居然讓所有人收兵了。

兩軍數萬人馬劍拔弩張,本來血戰一觸即發,突然之間,便似中邪昏迷一般,人人都呆住了。只聽得當啷一聲,一名清兵手中長矛掉在地下,接著,無數長矛都掉下地來,弓箭手的弓矢也收了回來。軍官們忘了喝止,望著兩人的背影漸漸遠去……

李沅芷第一次看見香香公主的時候,作為一個女子的李沅芷居然痴痴地看著香香公主不知所措,心裡都不敢相信天下竟然有這樣的美人。

香香公主不僅美,而且香。原著裡有這麼兩段:

(陳家洛)坐在那少女身旁,只覺得一陣陣淡淡幽香從她身上滲出,明明不是雪中蓮的花香,也不是世間任何花香,只覺淡雅清幽,甜美難言。

那少女的至美之中,似乎蘊蓄著一股極大的力量,教人為她粉身碎骨,死而無悔。

香香公主的美麗、幽香、純潔,世間簡直無人可匹敵。

在她的眼中,世界只有草原只有鮮花只有美麗的歌兒只有風度翩翩的情郎,她單純得不食人間煙火,接近於白痴。雖然這種單純,除了能吸引陳家洛這樣的書生外,似乎並多大的意義。

因為美因為香,香香公主被草原人視為天仙下凡,被草原人視為不可褻瀆的“聖女”,可偏生就是這個聖女,讓我重讀金庸小說的時候,發現了一絲可疑之處。

這天將到傍晚,行到了一座大山之側,那少女一抬頭,忽然驚叫起來。陳家洛依著她目光望去,只見半山腰裡峭壁之上,生著兩朵海碗般大的奇花,花瓣碧綠,四周都是積雪,白中映碧,加上夕陽金光映照,嬌豔華美,奇麗萬狀。

那少女道:“這是很難遇上的雪中蓮啊,你聞聞那香氣。”陳家洛果然聞到幽幽甜香,從峭壁上飄將下來,那花離地約有二十餘丈,仍然如此芬芳馥郁,足見花香之濃。那少女望著那兩朵花,戀戀不捨地不願便走。

香香公主讓陳家洛去摘雪蓮花的當兒,她的姐姐霍青桐正處於可能被高手暗算的危險中。換正常人,早心急如焚、快馬加鞭要去通風報信、解救親人,但她卻因為兩朵花而“戀戀不捨地不願便走”,顯然部落、父親姐姐的安危並不在她的考慮範疇之內。

陳家洛和香香兩個人繼續往前走,走到半路,遇到幾名清兵要射殺小鹿。香香驚呼一聲,從樹叢中奔了出來,擋在小鹿面前,叫道:“別射,別射!”

金庸想表達一個愛花愛動物近於大自然的姑娘,但卻沒有考慮過這樣的言行會給自己和身邊人招惹來多大的麻煩。這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和接受她超前的愛護動物的理念以及悲天憫人的聖母情懷,但你為了一頭小鹿,連招呼都不跟同伴打一聲,就衝到幾個壯漢士兵面前,有考慮過後果麼?

我認為她當然考慮過,因為陳家洛摘雪蓮的身手以及能為自己摘雪蓮的心意,已經足以讓她明白:不管她發生什麼危險,這個男人一定會救她,而且有能力救她。

如果她身邊沒有陳家洛,而只是一個人在閒逛,遇到這種情況她會出手製止麼?未必。

從頭到尾,這一路送信救部落的過程,明擺著就是香香與陳家洛培養感情的路程,甚至是香香公主故意為之的也未可知。

陳家洛為啥選擇香香公主而不選霍青桐?

香香公主這麼做當然無可厚非,畢竟,若能遇上心上人,發揮點女性魅力三下五除二把他給拿下也無可厚非。可我不大喜歡這個角色,卻也是因為這種只有美色墊底的一味悲憫和單純。

2

相比香香公主,霍青桐從一開始就瞭解人性、洞察世事,能舞刀弄槍,也能帶兵打戰,不但有謀有略,而且眼界高遠、心胸廣闊,謀略、胸襟遠在陳家洛之上。她經歷過最險惡的戰場,見識過最陰毒的人心,卻依然能保持執著、善良,較之一直被養在溫室裡的妹妹香香公主,精神境界顯然高出很多。

只是,這個人物讓我發自內心地心疼。

為啥心疼?因為她有時候太像我了,雖然我沒她能幹沒她漂亮。

兩年前,我看了一部很無聊的電視劇《華胥引》。出乎意料地,我被《十三月》這部分劇情虐哭了。

在《十三月》裡,鶯歌和錦雀是一對孿生姐妹。鶯歌從小揹負著照顧妹妹的責任,因為容潯王爺的一次救命之恩,她被王爺培養成為了廷尉府中最好的殺手。她克服了暈血、怕打雷等毛病,把自己最好的的年華全浸泡進了血雨腥風裡,而她的妹妹錦雀,則一直被她保護得很好,柔弱、清純、溫柔如水、不諳世事。

在容潯二十四歲生辰,鶯歌執行完任務,親自做了一件瓷器,不管自己傷口的疼痛,風餐露宿趕回容府想給自己愛慕的容潯一個驚喜,卻發現容潯與妹妹錦雀已經在一起了。三個人遭遇刺客時,鶯歌奮力殺敵受傷,而容潯則忙著去照顧和救助不會武功的錦雀,對她的刀傷不聞不問。

皇帝為容潯的野心,提出要將錦雀納入後宮,容潯為了登上權力的最高峰,再一次把鶯歌當成棋子獻給皇帝。心如死灰的鶯歌最後頂替妹妹進入了皇宮成為妃子,並答應完成容潯交代的最後一個任務後就隱退江湖,卻不料在宮牆之內遇上了真愛。

電視劇裡面有個橋段:鶯歌摔下山谷骨折,皇帝容垣適時出現救下她。

他對她說:“是誰教得你這樣,腿斷了也不吭一聲,痛急也強忍著?”

鶯歌忍痛悶哼了一聲,容垣把她的頭往自己胸前一按,說:“哭出來吧!”

接著,他抱緊她說:“好了。有我在!”

面對刺客,鶯歌本能地想拔刀自衛,結果他說:“刀搶這麼快做什麼?這種時候,你只需要躲在我身後就可以了。”

明知這劇情是假,可我這個上了三十歲的中年婦女在電視外哭得稀里嘩啦。

鶯歌這個從來都表現得堅強如鋼的女子,這時候才第一次被人真正地“看見”。那個人,不會把她當成無所不能、無堅不摧的女殺手,而只是切切實實地把她當成一個人。他看到她也有懦弱的時候,也需要被溫暖和照耀。

我想,這世上鮮有不會示弱的女人或男人。

你哭不出來或者不敢哭出來,只是因為他媽的沒有遇對人啊。

陳家洛為啥選擇香香公主而不選霍青桐?

就是這個鶯歌,哭死我了

跟鶯歌一樣,《書劍恩仇錄》裡,霍青桐一出場便擔負著民族的重任,把自己的脆弱隱藏起來,彷彿這種默默付出已經成了一種理所當然,族人家人也都把她當成了女英雄。

霍青桐很能幹,也很願意為整個家庭部落付出和犧牲,不巧命運卻安排給她一個天仙般的妹妹。自己在外面受苦受累,但是父兄還是更寵愛妹妹。成年以後,好不容易遇上一個心動的人,卻還是在陰差陽錯間,被妹妹搶了先。

如果意中人愛上的是別的女子,她還可以吃吃飛醋,可偏生那個人是自己的親妹妹,所以,心裡再痛也只能微笑著祝福。

陳家洛為啥選擇香香公主而不選霍青桐?

從古到今,“姐姐”似乎永遠是一個堅強、隱忍、照顧人的形象。有義務,你上;有權利,你該留給別人享。

所有人都說得理直氣壯:“你是姐姐,你該讓著她啊!”

如果妹妹不想要的東西分你一點,你還得感謝,因為旁人會說:“看看,你妹妹吃了肉還給你留根骨頭的。”

可是,憑什麼呢?

其實我一直對姐妹倆愛上同一個男人持保留態度,怎麼可能品位一致呢?不管什麼感情,都會有個先來後到吧?那後面那個,難道不會愧疚不安麼?

換做陳家洛先認識的是香香,那霍青桐一定會對其避而遠之吧?

這當然只是我的疑問,因為生活中我是“姐姐”這個角色,可“妹妹們”和“陳家洛們”才不會這麼想,所以自然也應該沒有內疚之說。

持兩套價值觀的人終究是難以互相理解的。我們理解不了別人為何能那麼毫無顧忌和內疚地傷害最親近的人,就像對方也理解不了為何我們始終心懷敬畏。

3

世人對陳家洛選擇香香公主多有鄙薄,可在我看來,他這樣的男人身邊一抓一大把,還有另外更大把的,比陳家洛還要渣。

愛上香香公主後,陳家洛深刻剖析了自己的內心,承認自己在遇到香香公主之前,給霍青桐送信就是因為喜歡她,後來之所以沒和她好,剛開始還說是因為看到她和女扮男裝的李沅芷舉止親密,讓他吃醋;再後來,又找了她太能幹的藉口,寧可承認自己心胸狹窄也不願承認自己負心薄義。

很多讀者分析起陳家洛的猥瑣,說的多是他不喜歡比自己能幹太多的女人,只喜歡崇拜自己、讓自己“男友力”爆表的“傻白甜”。

也有人說霍青桐就是“死要名字活受罪”的代表人物,如果當初好生跟陳家洛解釋李沅芷是女扮男裝,或許他就不會誤會,也就不會喜歡上香香公主了。

的確,如果霍青桐和陳家洛遇上狼群,霍青桐會挺身而出,跟陳家洛一起手撕惡狼。而香香公主和陳家洛遇上狼群,便只會躲在陳家洛身後,如果陳家洛打不過狼群,她會選擇跟他一起赴死。

談戀愛,當然後者更浪漫;而過日子,特別是有了孩子以後,顯然是前者更實惠。

讀者們為霍青桐抱不平或為她感到遺憾,大概是出於上述的原因。

可對於主人公來講,真是需要這樣選擇嗎?陳家洛會因為霍青桐明明白白跟他澄清誤會,就會愛上她並且對她矢志不渝麼?

在我看來,陳家洛不一定是覺得霍青銅太優秀太能幹太強大。

我們的腦子和眼睛都可以批判或讚美各式各樣的人,甚至可以在幾分鐘之內總結出符合哪些條件的人才是適合自己的伴侶,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了一點:愛情是隨心所欲的,愛一個人或不愛一個人不一定需要這麼多理由。

陳家洛為啥選擇香香公主而不選霍青桐?

陳家洛雖然渣,可演他的喬振宇咋這麼漂亮

愛情說到底就是一種性吸引力,只不過每個人的“性趣點”各不相同(比如,你也可以因為別人有美貌、有才華、有品德而對人家產生“性趣”)。

真正的愛情本就是非理性的,但因為“輸不起”,因為害怕這種非理性灼傷自己、有損現實利益,所以人們發明了諸多條條框框,學會了從條件、家庭、人品等多方面出發去考量伴侶,好像這樣做下來,這段感情的安全係數會增加。

實則未必。

我記得有一回看六六微博,有網友問離婚後又再婚的她:“你覺得一段婚姻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她的回答不是金錢,不是價值觀一致,也不是孩子,而是簡單的一個字:性。

如今,我倒是明白了她這句話的意思,明白了張無忌為啥選趙敏,也明白了陳家洛為什麼在霍青桐和香香公主間選擇了後者。分析這分析那的,沒什麼卵用,最好的相伴,不過就是:我光看著你,就已心生歡喜。

當陳家洛看到香香公主的時候,他無法再逃避自己的內心,他明白自己對香香公主是情根深種、情不自禁,終於不得不承認他就是見異思遷了。

香香的美,讓陳家洛“只覺得一陣暈眩,不敢正視”。

再看看陳家洛每次跟香香互動時的反應:

臉上一陣發燒。

怔怔地沒做聲,一時縹緲恍惚,如夢如醉。

心中突突發跳。

一顆心又是怦怦而跳。

他平時瀟灑自如,這時竟訥訥地說不出話來。

一時不由得痴了。

這些和陳家洛初見霍青桐的“一時不由得心跳加劇”相比,其激動痴迷的程度差別不是一點半點。

陳家洛對自己移情別戀香香公主的行為自我批鬥一番後,原著中有這麼一段描寫:

又過了半個多時辰,月光緩緩移到香香公主的身上,他心中在說:“和喀絲麗(香香)在一起,我只有歡喜,歡喜,歡喜……”

陳家洛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和千千萬萬的中國男人一樣。他棄霍青桐而選擇香香,沒什麼好詬病的。真正讓我覺得這個人無比渣的,就是他在最後關頭居然向乾隆“轉贈”了香香公主。最後,不但白白犧牲了一個空前絕後的美人,還差點犧牲了紅花會眾兄弟。

把一個對他那麼信任的女人送去給另一個男人,陳家洛能幹得出。原因是另一個男人會威脅他,他要用自己最心愛、也最愛自己的女人去穩住那個男人……

雖然此時的香香公主已經不是之前的“傻白甜”,她敢於為了整個部落民族而站出來獻身,已有了一定的人格高度,可陳家洛的行為還是讓我覺得難以接受。

我們可以試想下:如果被獻給乾隆的是霍青桐,她很有可能做得到毫髮無損地回來,而香香公主入了虎口,就只剩香消玉殞這條路了。

只是,我不能接受“然並卵”,香香公主自己接受這種命運就好了。

全書最後,香香公主為救自己的情郎和部落而死。

從“物競天擇”的角度說,香香確實不適合存在這個世界上,所以死了反而合情合理了。

而陳家洛與霍青桐兩人好像再無可能,畢竟中間夾著的是他們共同的親人。

4

陳家洛為啥選擇香香公主而不選霍青桐?

喬振宇版《書劍恩仇錄》中的霍青桐

一直以來,我覺得“娶妻娶德不娶色”這句話其實是有問題的。

德,是現實需要;而色(性魅力),卻可以讓兩個人更長久。色,不能讓兩個感情不好的人變好,但卻讓兩個感情還可以的男女關係變得更好。

“徳色不能兩全”的情況下,娶“德”是最實惠的,可一旦有條件,人們必然要透過別的途徑把“色”補回來。國人之所以把“德”、“能”這麼實惠的東西放在前,主要還是因為窮怕了。

讀者們希望陳家洛選擇霍青桐,何嘗不是出於這種心理?

可感情的事情?誰能講得通呢?

多少現實生活中的高富帥,眼前明明站著一個面相端莊、聰慧能幹、豁達堅韌的姑娘,可他就是不喜歡,偏偏喜歡另一個溫柔美麗、天真單純甚至矯情任性的錐子臉。

這時候落選的姑娘就開始糾結了:我到底是哪做得不好了?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

男人如果喜歡一個女人,什麼都不是藉口;如果不是真的滿意,什麼都可以是錯。

我一個朋友懷孕後,她的老公就再沒碰過她。這樣的無性婚姻過了兩年後,孩子兩週歲時她才發現了丈夫出軌。離婚之後,她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走了出來。

有一天她跟我說:你知道我最終是如何大徹大悟放下的嗎?

沒等我問,她繼續回答:我看到了小三的照片,她的確比我年輕比我漂亮,然後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天天反省自己沒用,自我找補說我比小三賢惠、能幹也沒用。

一個人想天天睡誰,TA就最應該娶(嫁)誰。

我知道這當然只是她的自我寬慰。

我們大多數生活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打滾的飲食男女,根本不具備追求這樣單純的愛情和婚姻的條件。哪怕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依然存在政治婚姻、利益婚姻。不管任何朝代、任何國家,在某些家庭、某些夫妻身上,“兩情相悅”必然要讓位於附著在婚姻上的某些利益。

何況,不是世間所有的“在一起”都出於“兩情相悅”;更多的,不過是一時“性”起罷了。

昨天我碰巧看到劉瑜說的兩段話:

所謂獨立女性在很多時候是無奈的選擇,並不是說她就是選擇事業不要愛情,她是沒辦法。“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個道理,在愛情裡面是不成立的,你很可能付出太多時間和精力卻一無所得。在這個意義上,我覺得獨立不是一種刻意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是情境為你做出了選擇。

在愛情上我不是一個苛刻的人,除了快樂和溫暖,我什麼都不想從男人身上得到。錢、安全感、地位、成就感包括智識的樂趣,這些我都可以自己追求。

我想,未來某一天,婚姻制度也許會消亡,但人們對於親密關係的渴望不會改變。絕大多數獨立女性,都希望能和意中人建立一段這樣高質量的親密關係,包括看起來很堅強很能幹很不需要男人的。有這樣的心理和堅持獨身到底一樣,並不可恥。

那麼,即便你是霍青桐,也都希望終有一天,你能遇到一個人,能看破你的逞強,會看穿你的一腔孤勇,繞得開你的妹妹,緩緩地、堅定地走向你。

——END——

作者:晏凌羊,80後,情感專欄作者,新女性主義作者,中國作協會員。著有暢銷書《那些讓你痛苦的,終有一天你會笑著說出來》《願你放得下過往,配得起將來》《願你有徵途,也有退路》《我離婚了》《有你的江湖不寂寞——金庸武俠小說的另類解讀》以及兒童繪本《媽媽家,爸爸家》。擁有13年金融從業(管理)經驗,現為廣州某文化資訊諮詢公司創始人、某文化傳媒公司聯合創始人。出生於雲南麗江,現居廣州。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晏凌羊 微博:晏凌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