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有14個兒子,三個早逝,三個搶儲位,其餘八個最後怎樣了?

唐太宗有14個兒子,三個早逝,三個搶儲位,其餘八個最後怎樣了?

如果康熙和唐太宗坐在一起聊天,談論兒子們一定是他們必不可少的話題。這兩位皇帝成家都比較早,儘管太宗在壽命上輸給了康熙,但在兒子們愛鬧騰這事兒上,太宗一點也不比康熙遜色。

康熙有三十多個兒子,為了爭奪帝王誕生了著名的歷史事件:“九子奪嫡”,但不管怎麼說,康熙在世的時候,兒子們還算過得去,康熙也還能壓得住他們,造反這事兒敢想也不敢做。

但李世民的兒子不一樣哦,親爹在上,我照樣反,而且是實打實的。你當年不就是這麼搞我爺爺的嗎?所以說,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句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作為長輩身正影子也不能歪,否則就是禍害子孫了。

唐太宗有14個兒子,三個早逝,三個搶儲位,其餘八個最後怎樣了?

帝王心事

唐太宗取得了貞觀之治的大好局面,後宮也補充了不少佳麗,可是他依然悶悶不樂,因為他心裡有件煩心事,攪得他頭疼。什麼事呢?就是立儲之事。

唐太宗有十四個兒子,看下圖,其中有三個兒子早逝:李寬(二子)、李囂(十一子)李簡(十二子),也就是說太宗立儲就從十一個兒子當中選。但說白了,要想當太子,母妃的家族背景是一項硬性指標,那些沒有什麼級別的女性所生之子,基本沒有競選資格。

唐太宗有14個兒子,三個早逝,三個搶儲位,其餘八個最後怎樣了?

所以,有資格當太子的兒子,就落在了長孫皇后、大楊妃等這些有高門大戶背景的母妃所生之子中。而最具實力的兒子自然是出自長孫皇后門下的三位,實際上,大兒子李承乾也早在8歲就被立為皇太子,也備受太宗喜愛。

那麼太宗還煩惱什麼呢?太子不是都早立了嗎?立是立了,可是他不滿意啊,為什麼不滿意,因為李承乾有些特殊之處。

李承乾可能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痺症,導致走路有些跛腳。不過起初李世民應該也沒在意,請了十幾位老師來教育他,而太子也很給力,17歲就開始幫著父皇處理政務了,這讓李世民一度很欣慰。

唐太宗有14個兒子,三個早逝,三個搶儲位,其餘八個最後怎樣了?

但是這樣的光景沒持續多久,李承乾就自導自演地來了個大變活人,18歲的他屢屢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帶著一幫突厥人入宮,在院子搭起帳篷,然後自己天天穿著突厥人的衣服住在裡面。一開始李世民聽官員反應也沒放在心上,小孩子嘛讓他玩一玩也無大礙,玩膩了也就作罷了。

但是日子久了,太了不僅沒有作罷,而且越發得寸進尺。他乾脆在宮裡搞起了“軍事演習”,雙方對打,不打到“擊刺流血”,絕不罷休,甚至有時還搞出人命。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政治嗅覺敏銳的李世民一看這架勢,這不對啊!這小子莫不是要效仿當年的“玄武門之變”,完了將老子趕下臺,自己坐擁天下。但依目前的形勢來看,太子想翻盤還沒那麼容易,可以再觀察看看。

唐太宗有14個兒子,三個早逝,三個搶儲位,其餘八個最後怎樣了?

於是,李世民便發動群臣去勸諫太子,要太子收斂些。哪知太子小肚雞腸,每每有大臣給他提意見,他都當作人家看不起他,關鍵這些大臣提完意見,轉頭還到李世民那裡領賞,意思是我幫你教育兒子了,你得感謝我。這就讓太子更加不爽了,這不分明就是在打他的小報告嘛,還美其名曰“勸諫”。

一來二去,太子不但不領情,反而越發囂張起來。半年時間用七萬塊蓋了新樓,買了歌姬,唱歌喝酒,騎馬遊玩,活得好不逍遙。與勸諫他的大臣之間的矛盾也就越來越深,就連自己身邊的輔臣也容不下了。

然而李承乾的太子危機還在加劇,因為同母所生的弟弟魏王李泰坐不住了。他看到有機可乘,為何不趁勢而起呢?說不定那太子之位也會跑到自己碗裡來。

唐太宗有14個兒子,三個早逝,三個搶儲位,其餘八個最後怎樣了?

長孫皇后本就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大家族女子,所生之子也繼承了她的優秀基因。二兒子李泰也頗有才華,讀書勤奮,他還設立了文學館,編撰了皇家《括地誌》,這是一本囊括大唐各地風土民情的地理書籍,其意義嘛就是象徵著天下一統。為父的李世民對此大為讚賞,將此書納入了皇家藏書。

李承乾對此頗為不滿,話說這設立文學館的事,按規矩不應該是我太子出面嗎?怎麼就輪到李泰了。但是這條規矩實際早就被李世民打破了,當年還是秦王的李世民就已設立過弘文館,“玄武門之變”搞政變時的文臣全是出自他名下的弘文館。

唐太宗有14個兒子,三個早逝,三個搶儲位,其餘八個最後怎樣了?

李承乾不能不多想,這李泰動機不純啊。而且父皇似乎也很吃他這一套,給他的零花錢甚至都超過了自己,李泰在長安也修了一個大宅子,後來魏王池與魏王堤還成了各大詩人的打卡景點,李白、杜甫都為它寫過詩。

李承乾感到自己失寵了,終日閉門不出,還豢養男寵,太宗聞言大怒,將男寵給殺了。從此,父子二人徹底反目,李承乾被廢已是板上釘釘了。

誰在將死之時還不掙扎兩下,反正已是魚死網破,李承乾也怕再破一些了。貞觀十七年(643年),他密謀暗殺李泰,事敗,又意圖逼宮,再敗,最後被下了大獄,廢為庶民,流放至黔州,兩年後去世。

那麼新任太子究竟由誰來勝任呢?李世民自然希望是像自己多一點的李泰來當太子,但有人不同意。

唐太宗有14個兒子,三個早逝,三個搶儲位,其餘八個最後怎樣了?

再立太子,風波不斷

李承乾被廢,最開心的當然是李泰,他本以為太子之位非他莫屬,沒成想站出來反對的是他的親孃——長孫皇后。

反正都是自己的孩子,立誰不是立呢?哪有生母跑出來反對的道理。這一幕雍正最有體會,生母德妃就不希望老四當皇帝,她更傾向於老十四,因為十四和她感情更甚。那麼長孫皇后也是一樣的理由嗎?

非也,長孫皇后是一個非常自律且富有正義感的女子,作為皇后,她的所作所為都以大唐江山為重。李泰生性強悍,雖有其父之風,但在太平歲月,大唐需要的是一位君臣共治的君主,而不是一言九鼎的霸王。

唐太宗有14個兒子,三個早逝,三個搶儲位,其餘八個最後怎樣了?

長孫皇后的觀點得到了褚遂良等眾臣的贊同,褚遂良更是直言,如果傳位李泰,李治和李承乾必死無疑,也就是說“玄武門之變”的悲劇還要再重演一遍。長孫皇后和群臣的建議是,立表現中庸的李治為太子。

唐太宗動搖了,長子李承乾就曾說過,弟弟李泰覬覦太子位,更何況李泰確實口碑不好。他與朝中重臣關係不好,太子李承乾之所以性情大變,除了來自太宗的壓力,李泰在暗中使壞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而且當李泰得知父皇有意立李治為太子後,還跑去恐嚇李治,李治膽小趕緊跑進宮,整日跟在父皇身後,太宗就奇怪了,這孩子天天老跟在他屁股後面,這算怎麼回事?於是便問李治,李治一五一十說了,太宗心也涼了一大截,最後決定立李治為太子。

唐太宗有14個兒子,三個早逝,三個搶儲位,其餘八個最後怎樣了?

貞觀十七年四月,晉王李治被立為太子。話說太宗除了長孫皇后所生之子,也有妃子們生的兒子,怎麼就輪到表現平平的李治呢?

中國有句古話,爭是不爭,不爭即是爭,李治就是憑著“不爭”成就了“大爭”。貞觀十七年除了太子李承乾被廢併發生叛亂外,太宗還有一個兒子也叛亂了,就是五子齊王李佑。這也說明,當時還是有不少皇子覬覦太子之位的。所以,太子人選易早定,不易推遲。

但是對於唐高宗李治,我們該怎麼評價呢?從太宗的角度上來看,他終究還是辜負了父親對他的期待,大唐江山不僅在他手裡沒了,而且在武則天死後還一度陷入混亂,要不是唐玄宗李隆基力挽狂瀾,唐朝的走向還真不好說。

唐太宗有14個兒子,三個早逝,三個搶儲位,其餘八個最後怎樣了?

對於這一點,太宗也不是沒有想過,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但心裡仍舊放不下一件事,那就是大唐帝國的繼承人能否坐穩江山?

為此,太宗特選了一批託孤重臣,如長孫無忌、褚遂良、於志宇、高季輔和李勣。這些都是跟隨太宗出生入死的兄弟,大唐王朝也算是有他們的一份“乾股”,值得信賴。由此可見,知子莫若父。

唐太宗有14個兒子,三個早逝,三個搶儲位,其餘八個最後怎樣了?

太宗的其他兒子們最後都怎樣了?

上面我們說了太宗的四個兒子,其中三子出自長孫皇后,李佑出自陰妃。此外,大楊妃的兩子李恪、李愔兄弟,在永徽四年(653年)因謀反被廢為庶人,流放至巴州,於乾封二年(667年)去世。

第七子蔣王李惲,縱情於聲色,於唐肅宗上元元年自殺身亡。第八子越王李貞,因奮起反抗武則天,失敗後服毒自盡。第十子紀王李慎,因李貞造反武則天之事被貶謫巴州,於689年死於流放途中。第十三子李福,平庸之輩,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於梁州去世,時年三十七歲。第十四子李明,在永隆元年(680年),因捲入章懷太子李賢(武則天長子)謀反, 於永淳元年(682年),在武皇后的授意下,被黔州都督謝佑逼死。

古代帝王也真是為難,沒兒子不行,兒子多了也是麻煩事兒。可見,家天下之路也不過如此,金玉其外,敗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