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經常吐泡泡的原因竟然是這個

為什麼泥鰍經常吐泡泡?

泥鰍是脊索動物,屬於鰍科。鰍科是世界上現存魚類中最多的一類,有2萬種以上,是日本、朝鮮和東南亞諸國常見的小型淡水魚類。我國除青藏高原外各地淡水中均產,而尤以長江和珠江中下游產量最高。泥鰍常在夜晚出來覓食,以昆蟲、扁螺、水草為主食,有時也吃腐殖質。

泥鰍體細長,全身上下一般粗細。它全身滑溜溜的,富有黏液。泥鰍身上沒有大片的硬鱗,只有一層幾乎看不到的細小鱗片。它的尾巴上長著圓形的鰭。這樣的體形非常適合在水中泥底鑽來鑽去。因為它經常與泥土打交道,因此人們稱之為“泥鰍”。

泥鰍潛土時,口邊的須有探找泥中食物的功能。棲息於靜水的底層和有腐殖質的淤泥中,喜歡在底層活動。每到冬季,它便鑽人水底的淤泥深處長眠,以抵禦嚴寒的侵襲。當次年水溫超到5℃時,泥鰍就開始出穴活動。

當河水乾涸後,水底的淤泥已經開始龜裂,其他魚類一般都已死亡,而泥鰍在泥中尚能存活很久。這時在龜裂的泥塊上找到泥鰍的出氣孔,就很容易確定泥鰍的位置,從而捕捉到它。

泥鰍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經常吐泡,那麼其原因是什麼呢?由於泥鰍長期生活在汙濁水域與淤泥等缺氧環境條件下,所以,它不但具有用鰓呼吸的本領,同時其腸和面板也能進行呼吸,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當水中缺氧時或泥鰍處於泥漿中鰓不能進行氣體交換時,泥鰍的口可以直接吞入空氣,空氣進入佈滿血管的腸內,其中的氧氣就可以透過血管進人泥鰍體道,其體內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透過血管進人腸內。腸內多餘的氣體與二氧化碳等氣體,經由肛門排入水中,因此水中就出現了一串串的小氣泡,這些有 氣泡是它進行腸呼吸時排放的廢氣。可見,泥鰍並不是在吐氣泡,而是類似 一種“放屁”的現象。

泥鰍的生殖方式很獨特。它分批產卵,一年可產2~3次。生殖期因地域而不同,一般在4~8月,以5月下旬至6月下旬氣溫25℃左右)最盛。卵黃色,半透明,直徑1毫米左右,微黏。泥鰍個體越大,產卵就越多。大多數泥鰍屬於體外受精,卵生,少數泥鰍發育過程中會出現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