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以德報怨”與“以直報怨”

以德報怨這個詞最早出自《論語》,意思是“一個人傷害了你,你不但不記仇,反而給他好處”,它經常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胸懷博大,處事寬容。與聖經中“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這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以德報怨”與“以直報怨”

以德報怨在《論語》中原話是這樣的,“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可見,孔子主張的是以直報怨,而以德報怨並非孔子的主張,但卻一直以來被很多人作為美德而大加提倡。

以德報怨的初衷是希望以寬容的心感化犯了錯誤的人,使對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改過自新。以直報怨則是倡導以公平正直的態度對待傷害自己的人。以怨報怨是以牙還牙,對方傷害我,我也傷害他。這三個概念裡,以直報怨和以怨報怨可能容易混淆,我用遭遇網路暴力這事簡要說明一下這兩者的區別。如果在網上遭到了攻擊謾罵,找人找水軍狠狠地攻擊回去,是以怨報怨;投訴、交由平臺或者公安機關處理,是以直報怨。

那麼以德報怨與以直報怨,在使人認識錯誤改過自新上,到底哪種方式更有效呢?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一、關於同理心的悖論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以德報怨”與“以直報怨”

以德報怨從心理學上來說可以理解為用同理心去感化對方,一方去同理另一方的處境與痛苦,以期待對方能以同樣的同理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悔過改正。也就是說以德報怨的假設是對方也是一個有同理心的人,能夠在“德”的感化下產生內疚。

而現實是,不少心理實驗都指出暴力犯罪者的共情能力低於普通人,更不要說那些反社會人格障礙和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士了。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其中一個主要的行為表現就是沒有同情心,不願意體會或是照顧他人的情緒和需要;反社會人格障礙的其中一個主要的行為表現就是對自己做的犯罪行為沒有內疚感,他們不會感受到良心的指責。

2017年震驚全國的“杭州保姆縱火案”中的保姆莫煥晶就是一個典型,她嗜賭成性欠債累累,多次偷盜主人家中的財物。女主人發現後,以為她家中困難沒有追究,反而還借錢給她度過難關。若是一個有同理心的人,面對女主人的善意又怎會故意縱火呢?一審判決莫煥晶死刑後,莫煥晶提起上訴,認為自己只是想邀功,想不到火會那麼大,物業和消防要是早來也不會這樣。在4條人命面前,莫煥晶毫無愧疚之心,只想著如何逃避責任,苟且偷生。我們看到女主人對莫煥晶的以德報怨並沒有換來她的改過自新,反而是變本加厲。這樣的人又怎會有什麼共情能力可言!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以德報怨”與“以直報怨”

因此用同理心喚起對方的同理心和良知,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因為但凡有同理心的人在當初就不會犯下這樣的罪過。

作為一家五口唯一因出差在外躲過一劫的男主人林生斌,面對殺害自己一家的兇手提出上訴,剋制地寫道:“惡魔犯下的罪惡,天理難容。上訴是它的權利,但應該為自己犯下的惡果,承擔法律責任。”讓罪犯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是為以直報怨。記得曾有關於是否要廢除死刑的爭論中有一段這樣的話:“有些人只有當他生命受到威脅時,才能感覺到生命的可貴。才能真正去看到自己所犯下的罪過,不是簡單的數字,而是活生生的生命。”

二、行為主義的強化原理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以德報怨”與“以直報怨”

行為主義心理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強化。它指的是透過某一事物增強某種行為的過程。心理學家斯金納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是在他設計的一種動物實驗儀器即著名的

“斯金納箱”

中進行的。斯金納箱是一個0。3立方米的箱子,內有槓桿和與食物儲存器相連線的食物盤。在箱子內白鼠只要輕輕按壓槓桿,就有一粒食物丸子滾入食物盤,便獲得食物。箱外有記錄器,可以記錄白鼠按壓槓桿的速度。一隻白鼠進入箱內,開始時有些膽怯,經過多次探索,遲早會做出按壓槓桿的動作,一粒食物丸子落入盤中,若干次後就形成了白鼠按壓槓桿取得食物的反射。食物強化了小白鼠按壓槓桿的行為。

而以德報怨中,相當於“德”是“怨”的強化物,傷害別人反而獲得好處,這使得“怨”的行為得到了強化。雖然這種邏輯看似比較簡單粗暴,但不可否認,當你去以德報怨的時候,你就是在縱容錯誤的行為。

還是這起杭州保姆縱火案,保姆之前偷盜主人家中的財物被發現不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還藉此騙得女主人的同情得到一筆借款,在這個事件中,保姆發現可以利用女主人的寬容善良再次借錢,由此發生後續的縱火事件。

而孔子主張的“以直報怨”就比較符合強化原理,當你做了壞事,你就受到應有的懲罰,這樣你就知道下次你再做壞事的時候,也會受到相應的懲罰。這就是法律在制約著人們的行為,使人不敢作惡。

三、人際關係中的平衡法則——升米恩鬥米仇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以德報怨”與“以直報怨”

這世間萬事萬物都存在一種平衡法則,一個人的得到和付出是需要去平衡的,當良性的平衡無法維持的時候,就會以惡性的方式去達到另外一種平衡。升米恩鬥米仇,說的就是如此,如果別人在危難的時候你給他很小的幫助,他會感激你。可如果給人的幫助太多,讓其形成了依賴,一旦停止幫助,反而會讓人忌恨。前面的小恩可以讓人用感激來平衡,後面的大恩則給人形成一種巨大的道德壓力,很難去平衡,於是乾脆成為一個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人,一個沒有道德的人自然不會再受道德壓力,這是達到了另一種惡性平衡。

古時候有一個縣官在處理一樁案件的時候救了一個書生的命,並資助他錢財。後來書生髮達做官,而縣官則被罷官沒落了。有一次兩人重新遇上,此時書生已經有了妻兒,縣官見書生如今境況很好很欣慰,而書生見到自己當年的救命恩人也是百感交集。書生和妻子回到家後,妻子問:“你準備怎麼回報他呢?100兩?”書生說:“不夠啊”。妻子又問:“1000兩?”書生還是說:“不夠啊”。妻子又問:“舍家以報?”書生默默地不說話。夫妻倆發現報不起這個恩了,於是找了劍客想將縣官殺掉。在他們的邏輯裡,殺掉了恩人,這恩也就不存在了,這種道德壓力也就不見了。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能夠平衡的。而湧泉之恩,尤其是救命之恩,可能要傾盡全力去還,甚至還一輩子,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種巨大的道德壓力,所以他們選擇恩將仇報,徹底把這種恩抹殺。劉鑫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在日本求學期間,江歌平時給予的照顧讓兩人關係促進,但是在江歌為救她而死之後,她開始反咬汙衊死去的江歌及江歌媽媽。這是一個談起就讓人憤慨的事件,與上述故事中的書生無異。

所以以德報怨是不符合這種平衡法則的,一廂情願地以為付出越多,對方就會感激越多,然而事實卻是,當這種付出過多的時候,對方只會變本加厲地讓一切非道德的行為合理化。以直報怨就不同,所謂因果,一個人付出什麼,得到什麼,基本上是平衡的,也不存在什麼道德壓力。所以孔子提倡,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因為當你去以德報怨的時候,用什麼來報德呢?這之中是會有一些失衡的。

從以上三個角度分析來看,以直報怨比以德報怨都更合理一些。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以德報怨”與“以直報怨”

最後再說個高鐵霸座男的事,他強佔了一個女孩靠窗的座位,女孩要求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他不理不睬;乘警過來調解,他竟然強詞奪理耍無賴;無奈之下,乘警只得讓他坐在那裡,安排女孩坐到其他的位置;結果,這個霸座男竟然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個資訊:在高鐵上做了一件有趣的事:耍了女孩,耍了乘警,耍了整個車廂的乘客。霸座男不以自己的行為為恥,反而為榮。霸座男的行為在網路上發酵以後,引起了全國網民的聲討,這時候他有些害怕了,發微博道歉,希望得到網民們的諒解;隨即鐵路有關部門對他進行了處罰;這時候這個霸座男才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正如孔子所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當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樣才能罪惡無處可逃,讓良善之人不再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