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夸父逐日追的不是日?到底是半道渴死還是被應龍斬殺?

“夸父逐日”的神話故事非常著名,最常規的解釋是夸父追趕太陽最終渴死,一般人會津津樂道,感慨其不懼艱辛追逐光明的英雄事蹟。

山海經:夸父逐日追的不是日?到底是半道渴死還是被應龍斬殺?

夸父逐日

然而,我們不禁好奇這一悲劇壯麗的神話究竟源於何種文化原型或者集體記憶。畢竟作為民眾共同記憶的神話來說,它從來都不可能是無中生有的杜撰!

我是陽Sir,深耕考古,偶爾也聊點山海經

夸父此人,在《山海經》中出處有三,《列子》中有一:

一、首先是《海外北經》,這也是我們最為熟知的一個故事版本: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博父(袁珂雲:應為夸父)國在聶耳東,其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鄧林在其東,二樹木,一曰博父,禹所積石之山在其東,河水所入。拘纓之國在其東,一手把纓。一曰利纓之國。尋木長千里,在拘纓南,生河上西北”

加黑的部分就是夸父逐日的主要故事內容,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不過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後面幾段話中隱藏的資訊:

山海經:夸父逐日追的不是日?到底是半道渴死還是被應龍斬殺?

夸父逐日路線

1。夸父追日的方向應該是自東向西走,畢竟太陽是東昇西落的,而夸父在喝完河渭之水不夠解渴的時候,又想去北方的大澤解渴,可見大澤距離河渭(中原)不會太遠。所以夸父的路線應該是向西再向北走,但為何這件事只記載在《海外北經》及《大荒北經》,而不是《西經》中?

山海經:夸父逐日追的不是日?到底是半道渴死還是被應龍斬殺?

夸父化為鄧林

2。夸父死後,將其手杖丟棄,化為鄧林。看得出來這件事情對於夸父非常重要,那麼鄧林究竟是什麼?原來鄧林並非是我們想象中的一片樹林,而僅僅是比肩而立的兩株樹木!(“鄧林在其東,二樹木”),接著與而樹木毗鄰的還有一棵長千里的“尋木”,三株樹有什麼含義?我們下文再說

二、《大荒北經》中記載的夸父則更為詳細: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以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山海經:夸父逐日追的不是日?到底是半道渴死還是被應龍斬殺?

夸父逐日

這裡額外介紹了夸父所處之地,在大荒的成都載天的大山中,夸父耳朵上掛兩條蛇,手裡把著兩條蛇。而且夸父是后土之孫,這裡與《海外北經》中最大的一點不同在於:

夸父追的不是太陽,而且日影!

也就是說,《大荒北經》的記載,洩露了夸父逐日神話的原初本像,表明夸父所追趕的並非是日輪本身,而只是太陽的影子而已!

《山海經》中竟然有兩處不同的記載,那麼究竟該相信誰?

三、《列子·湯問》中,基本延續了《大荒北經》的說法,明確指出追的是日影!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際。渴欲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

四、《大荒東經》中則又提到了應龍殺夸父之事:

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兇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覆上,故下數旱,旱則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山海經:夸父逐日追的不是日?到底是半道渴死還是被應龍斬殺?

應龍助大禹治水

陽Sir以為,夸父逐日的神話背後,其實隱藏著古人觀象造歷的深層含義。這點,鄭文光先生也在《中國天文學源流》中指出:

十分清楚,夸父追的是日影。而古代天文學家正是從測量日影開始的。追隨著太陽的執行,不斷測量太陽的影子,直至日落西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夸父可說是最早的天文學家,把他神話了,就變成了追逐太陽的巨人!

接下來,我們仔細分析一下,為什麼是追日影!

《大荒北經》所謂的“追日景,逮之於禺谷”,本義也並非是說夸父追趕著太陽的影子從東方到西方天邊(禺谷),一方面要測量日影一天的變化,也無需隨著太陽的運動而移動觀測點;相反為了觀測的準確性,觀測點非但不能移動,而且必須固定!

山海經:夸父逐日追的不是日?到底是半道渴死還是被應龍斬殺?

西方禺谷

所以,這裡的“追”字,不僅有傳統意義上的“追逐、追趕”之意,也有“依據、因循”的意思。所以說,“追日景”可以理解為,追隨太陽在天上的運動軌跡,用立在固定觀測點的表木來測量其投影角度和長短變化!

而“逮之於禺谷”這句話中,禺谷也被稱為“虞淵”,被認為是西方的日落之地,它不僅是一個空間座標點,也是一個時間座標點,那麼,這句話的本義並非是說夸父跟著太陽跑到了西方的禺谷,而是指夸父觀測太陽的投影,從早晨一直到了黃昏太陽落山之時!

山海經:夸父逐日追的不是日?到底是半道渴死還是被應龍斬殺?

夸父逐日

前文提到了夸父“棄其杖,化為鄧林”之事,這裡進一步說明一下,其實夸父的手杖,正是測量日影之表!

山海經:夸父逐日追的不是日?到底是半道渴死還是被應龍斬殺?

”鄧林”是二樹木,加上與之毗鄰的“尋木”,恰好是三株樹,這三株樹正是古人在冬至(夏至)時測日影、定方位需要其實樹立的三根表木!

夸父的兩根“杖”就是分別用以識別“日出之景與日入之景”的兩根標識之表,也就是神話中夸父用以“逐日”(追隨太陽從日出到日落之間執行)的儀器,而與“鄧林”所毗鄰的“尋木”則正是用以觀測投影的表木!

“八尺曰尋”古代的測影之表正是以八尺作為基準長度,因此樹立地面的“尋木”,正是用來測影的尺度。

山海經:夸父逐日追的不是日?到底是半道渴死還是被應龍斬殺?

夸父之死

最後說一下夸父蹊蹺而離奇的死因:

《大荒北經》中寫到:

“夸父……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

死於此

。應龍以殺蚩尤,

又殺夸父

,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矛盾之處在於:這裡的夸父先是被渴死了,之後不知怎的被應龍又殺了一次,這是怎麼回事?

而在《海外北經》中只寫夸父渴死,在《大荒東經》又寫夸父被應龍殺死。然後《大荒北經》則又把兩種死法綜合了起來?

實際上陽Sir以為,前者追日影的夸父是單獨的一個人,可能是作為測影觀象的歷法官員;而後者提到的夸父,則可能指的是一個族群即夸父族!

因為文中寫到應龍殺蚩尤又殺夸父,將蚩尤與夸父並列,可能意味著應龍蕩平的是蚩尤與夸父這兩個部落,而並非只是斬殺了其首領!

山海經:夸父逐日追的不是日?到底是半道渴死還是被應龍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