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雜柑新品種“莎斯塔金”引種栽培表現初報

晚熟雜柑新品種“莎斯塔金”引種栽培表現初報

基金專案:

重慶市社會事業與民生保障科技創新專項(cstc2016shms-ztzx80002);重慶市現代農業特色產業技術體系專案(2019-02-1)。

“莎斯塔金”(Shasta Gold mandarin),美國引進晚熟雜柑新品種,是由Temple tangor、Dancy和Encore mandrin三個柑橘品種作親本雜交而來,為三倍體晚熟無核柑橘品種。

1 引種試驗設定

2013年由重慶天恆成華實業有限公司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引進,2014年3月正式提交重慶市柑橘新品種區域試驗第三方評價申請,於當年4月在江津、忠縣、開州、奉節等4個市級柑橘品種區試點進行試驗佈局,其中江津點以10年生梨橙為中間砧,基砧為枳;忠縣點以11年生哈姆林甜橙為中間砧,基砧為枳橙;開州點以5年生W·默科特為中間砧,基砧為枳橙;奉節點以5年生稜晚臍橙為中間砧,基砧為枳;所有試驗點高換母樹的栽植密度均為4 m×4 m,3株一重複,重複3次,共9株。各點栽培管理水平基本一致,生物學特性和植物學性狀調查、果實品質分析、產量測定按照重慶市柑橘品種區域試驗技術規程內容和要求進行。果實常規品質測定方法如下:ATAGOPAL-1數顯糖度計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和滴定法測定可滴定酸;斐林試劑法測定糖含量;2,6-二氯靛酚滴定法測定維生素C含量 [1] ;MINOLTA CR-10型色差儀測定果皮L、A、B值 。

2 生物學特性

經過連續3年的觀察記載,“莎斯塔金”在重慶地區各試驗點的生物學特性、遺傳特性等表現穩定,掛果效能極強,有葉單花果所佔比率高。“莎斯塔金”樹勢強健,春梢叢生抽發,夏梢粗壯且較長,樹冠相對較開張,節間有刺,春梢粗度0。58 cm,節間長1。9 cm;葉片卵圓形,葉長約8。7 cm,葉寬約4。4 cm,花小,雄性敗育,花柱彎曲,柱頭外露,多為有葉單花,著果率高。在重慶江津點2017年2月中旬萌芽,3月初現蕾,3月下旬進入初花期,4月初進入盛花期,4月上旬謝花,4月下旬進入第一次生理落果期,5月下旬進入第二次生理落果期,果實膨大期6月至9月底,10月底果實開始轉色,果實2月中下旬成熟採收。

3 主要經濟性狀

3。1 果實主要特徵特性

2017年2月取樣測定果實物理指標,結果見表1。

“莎斯塔金”果實扁圓形,果形指數0。75左右,果實中等大小,平均單果重120 g左右,縱徑5。26 cm,橫徑7。06 cm,種子數0。4粒以下;成熟時果面深橙紅色,光滑度中等,油胞較粗大,密度中等;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達到15。2%(開州點),可滴定酸含量1。0 g·(100 mL) -1 左右,有特殊香氣,出汁率中等,較易剝皮,但化渣性一般。果實2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期要晚於重慶市目前的主栽雜柑品種W·默科特。以2016—2017年產季四個試驗點的果實常規品質分析平均資料來看,“莎斯塔金”平均單果重在108~132g,以開州的單果重最大,忠縣最小,但各點的“莎斯塔金”單果重均明顯大於W·默科特單果重,且在混栽情況下其種子數基本穩定,幾乎為0,忠縣、江津點有極少量的種子可能是由於這兩個點樹體周圍的混栽品種相比其他兩點要多;果形指數以江津點最大,達到0。75,而忠縣點最小,僅為0。63,存在明顯差異;果皮亮度以忠縣最好,色澤以江津最紅豔(A/B值為1。04),可食率以忠縣最高,達到73。2%。2017年2月14日取樣測定果實內質指標,結果見表2。從內質來看,開州點的“莎斯塔金”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達到15。2%,奉節點次之(14。5%),忠縣點最低(11。5%),但同比均要高於W·默科特;可滴定酸以奉節最高,為1。21 g·(100 mL) -1 ,而其他三個試驗點約為1。0 g·(100 mL) -1 ;奉節、開州和忠縣點的果實維生素C含量均要高於江津點。

表1 果實物理指標測定結果

晚熟雜柑新品種“莎斯塔金”引種栽培表現初報

忠縣點未種W·默科特,無相關資料,下同

表2 果實內質指標測定結果

晚熟雜柑新品種“莎斯塔金”引種栽培表現初報

3。2 產量表現

從各試驗點測產結果來看,2015年高換第一年,為促進樹體營養生長,忠縣和開州點在“莎斯塔金”花期進行了人工除花處理。江津區試點梨橙中間砧高換樹上的“莎斯塔金”第2年(2016年)株高2。28m,冠幅2。62 m×2。74 m,單株平均產量12。33 kg,W·默科特產量持平,按每667 m 2 栽45株計,摺合667m 2 產量為553。5 kg;忠縣區試點哈姆林中間砧高換樹上的“莎斯塔金”第2年株高2。23 m,冠幅2。58 m×2。35m,單株平均產量23。11 kg,按每667 m 2 栽45株計,摺合667 m 2 產量為1 040 kg;開州區試點W·默科特中間砧高換樹上的“T2”第2年株高1。78 m,冠幅2。01m×1。85 m,單株平均株產28。8 kg,高於W·默科特產量,按每667 m 2 栽45株計,摺合667 m 2 產量為1 296kg;奉節區試點稜晚中間砧高換樹上的“莎斯塔金”第2年株高2。22 m,冠幅2。41 m×2。38 m,單株平均產量約36。6 kg,按每667 m 2 栽45株計,摺合667 m 2 產量為1 647 kg,顯著高於W·默科特產量。總體來看,“莎斯塔金”豐產性好,在奉節、開州的產量表現均明顯高於W·默科特的產量,江津點產量與W·默科特持平(表3)。

表3 引種產量表現

晚熟雜柑新品種“莎斯塔金”引種栽培表現初報

表中“-”代表未測定資料

3。3 抗逆性調查

經過連續3年的田間跟蹤觀察記載,“莎斯塔金”在各試驗點的引種栽培管理過程中未發現嚴重病蟲害,在夏季高溫乾旱期間,樹體表現出較好的耐受性;在冬季低溫來襲時,果實越冬效能較好,不易發生凍害和枯水現象,落果率較低,但葉片容易吸引白翅粉蝨,煤煙病發生相對較重,果面時有油斑下陷發生,我們透過實驗室離體鑑定認為“莎斯塔金”對褐斑病抗性較強,可能與其具有橙類遺傳血緣有關,果實對沙皮病有較好的抵抗能力,經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抗性鑑定,結果顯示“莎斯塔金”較多數品種具有較好的潰瘍病抗性。綜上所述,“莎斯塔金”在佈局的4個不同生態區域內均表現出較好的抗逆性。

4 栽培技術要點

根據我們在各區試點連續幾年的栽培管理經驗,“莎斯塔金”屬於歐美雜柑系列,對熱量的需求相對日系雜柑要高一些,因此該品種適宜在重慶年均溫17。5 ℃以上或海拔400 m以下的區域內種植。產業推廣上種苗繁育宜採用枳、紅橘、資陽香橙三種砧木,其他砧木型別建議進行試驗後再謹慎使用。考慮到機械化建園的要求,定植株行距宜採用5。5 m×1。8 m,每667 m 2 栽植60~65株。在定植幼苗時應新增充足的有機肥作為基肥,在幼齡期間,採用複合肥+尿素+葉面微肥等配方施肥,肥力較差的土壤應以施用有機肥為主,結合葉面肥合理追施磷鉀肥。成年結果樹春梢萌芽前重施氮肥等速效肥,同時注意磷、鉀肥的配比;花期以鉀肥、硼肥、複合肥和餅肥為主,採取環狀溝、條溝等方式開溝埋施;重施壯果肥,以高鉀肥、生物有機肥等為主。在修剪方面,注重對叢生的春梢進行適當疏除,樹冠內膛開天窗,增加光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控制強旺的夏梢和抽發較晚的秋梢,可適當進行疏花疏果,以提升果實品質。做好冬季清園,特別注重煤煙病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