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娛:天王之爭,誰堪為首,又誰人墊底?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這個問題已經持續了很多年。

從「四大天王」在華語娛樂圈橫空的那一刻開始,關於「高低」的討論就從未停止。

從唱片銷量到現場唱功及獎項多寡,從五官顏值到身高氣質,從電影票房到廣告代言,從片酬高低到演唱會門場次,從為人處世到衣著衣品,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不論是他們的歌壇前輩「譚張」,還是影壇如日中天的「雙週一成」,甚或也包括華語娛樂圈的各種「皇」、「王」、「妖」們,都根本不曾經歷過如斯強度的討論與剖析,僅就此而言,「四大天王」確實是時代的絕無僅有。

不可複製的傳奇。

港娛:天王之爭,誰堪為首,又誰人墊底?

但人心始終是不知足的。

放在天王身上,是自我的蛻變與成長,譬如苦練唱功、一邊跑步一邊唱歌、半夜兩點乃至凌晨四點還在跑步機上,又或者一遍遍揣摩劇本、嘗試各種表演方法,一天喝下超過一百瓶汽水、蹲在地上吃盒飯、增肥減肥,演唱會前不分晝夜地排演,諸如此類。

然而在粉絲角度,又變成另一番景象。

他們會編制出各種小表格,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獎項和資料,甚至不惜弄虛作假,以此證明自己的偶像「天下第一」。

他們也會創作出各種口號,比如「某神」、「某帝」,會喊著「如果沒有某某,早就不再有人記得四大天王」,甚至會說「四大天王這個稱號,是一種拖累,其他人都是跟著沾光」。

他們會各種攻擊,諢號及各種貶損不提,在網路上,發展到各自盤踞地盤瘋狂互黑,在明星藝人的公開網路賬號下胡言亂言,甚至禍及家人,這是極度無知、愚昧和狂妄的低素質表現。

與這樣的粉絲在一個時代,簡直就是一種恥辱,對吸引到這種粉絲的明星而言,更是「非同一般」的恥辱。

過度的瘋狂,始終會招致反彈。

網路,終究不是法外之地,世界總會向著理性的方向前行。

港娛:天王之爭,誰堪為首,又誰人墊底?

回到題目所言。

誰堪為首,又誰人墊底?

這個概念需要哲學入題, 一分為二。

換句話說,「四大天王」不是簡單的數學題,四個人涉及到娛樂圈幾乎所有主要的領域與專業能力,每個人也有各自的成長階段,而那種要想將每個單項的成就資料化,進而變成加法最終得到資料,從大到小排列出來,這種想法,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該怎麼辦?

既分高低,亦見長短。

他們每個人都有冠絕他人的優勢,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弱項。

不求與人攀比,但求超越自己。

這並不是抹稀泥。

而是唯一正確的態度。

港娛:天王之爭,誰堪為首,又誰人墊底?

比如從新人首專銷量表現來說。

郭富城1990年發行第一張專輯《對你愛不完》,臺灣正版銷量25萬張,全亞洲銷量超過百萬/1992年發行首張粵語專輯《跳不完·愛不完·唱不完》,突破20萬張。

張學友1985年發行首張粵語專輯《Smile》,銷量突破20萬張。

黎明首張粵語專輯《LEON》,10萬張。

劉德華首張粵語專輯《只知道此刻愛你》,486張。

從首專表現來看,郭富城冠絕四人,學友其次、黎明第三,劉德華末席。

這其中當然也有原因。

郭富城發行首張專輯的背景,是他憑一個廣告已經火遍臺灣,而當時的臺灣是國語唱片的銷售重倉;張學友和黎明的粵語唱片銷售侷限在香港一地,而劉德華確實天賦缺乏,首張唱片完全乏善可陳,影壇也還並未有多大的實力加成。

但應該看到的另一面,是劉德華韌性的可怕,他生動詮釋了什麼叫做不放棄。

港娛:天王之爭,誰堪為首,又誰人墊底?

又比如從樂壇獎項來看。

十大勁歌金曲的「最受歡迎男歌手」獎,劉德華拿了六次,郭富城三次,黎明兩次而張學友一次。

當然若以四大同臺競爭而論,劉郭黎各兩次, 張學友仍然最末僅一次。

而郭在四人同臺期間是唯一做到連莊該獎項的歌手。

「金曲金獎」張黎各拿四次,劉郭掛零。

僅以這兩個重量級獎項而論,是否可以得出結論?

與其強調哪個獎項更有說服力,不如客觀點結合實際情況去分析。

「最受歡迎男歌手」強調歌手年度的人氣,是一種綜合能力的結果,這其中既包括銷量與受歡迎程度,也包括歌手的舞臺表現及唱功能力。

而就人氣這個概念來說,「非偶像派」的張學友自然會排到最末,再加之每個年度的銷量大獎都幾乎被他拿了,金曲金獎也拿了四屆,如果再給他最受歡迎幾屆,還讓別人怎麼玩?

話又說回來,「金曲金獎」劉郭沒資格拿起碼一屆?

以前曾列出過作品分析,不管從唱功、歌曲流行度還是綜合質量來說,都絕不應該是這個結果。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幕後的寶麗金實力確實雄渾。

因天賦差異,唱功能力上張學友、郭富城較劉德華和黎明更勝。

這一點從歌曲代表作可以得出結論。

譬如張學友的《頭髮亂了》,郭富城的《純真傳說》,劉黎無從駕馭。

而張學友攜最強唱功,可領銜。

港娛:天王之爭,誰堪為首,又誰人墊底?

再如從影壇角度來看。

單談票房成績,郭富城和劉德華表現較張學友、黎明更為出色。

香港影史冠軍電影是郭富城的《寒戰2》,港片在內地的票房冠軍是劉德華的《拆彈專家2》。

二人都擁有三個香港年冠,內地各自有一番過十億票房的作品。

劉德華平均票房數字較郭富城更為強勢。

這個成績,幾乎能堪稱最接近「雙週一成」。

而就演技情況來說。

早期的張學友在表演上較其他三人更為出色,郭富城緊隨其後,中期則黎明表現最穩定。

兩千年之後,郭富城開始逆勢崛起,至今日已成長為香港影壇最頂級的演員之一。

張學友因為投入精力過少,在表演上後繼乏力。

黎明自2008年之後表演日漸固化。

劉德華則未臻頂級。

一人三部代表作,以資證明——

郭富城(58部):《父子》、《最愛》、《無雙》。

劉德華(逾150部):《門徒》、《桃姐》、《失孤》。

黎明(55部):《都市情緣》、《甜蜜蜜》、《半生緣》。

張學友(75部):《《喋血街頭》、《龍兄鼠弟》、《男人四十》。

有興趣的人可以分別看看這幾部。

港娛:天王之爭,誰堪為首,又誰人墊底?

論及舞蹈及舞臺表現力。

郭富城以一敵三,其他三人或黎明略輸。

譬如2013年《紀念梅豔芳十週年群星演唱會》,張郭劉三大天王同場,郭富城一曲《夢伴》,以神級的舞臺駕馭能力橫壓全場。

以前曾有人說過,四大天王若比較舞蹈不公平,因為郭富城是專業出身。

但這個觀點其實也並不正確。

郭富城十九歲才開始在TVB的舞蹈培訓班練舞,其實也算不得專業,他是生生靠著自己的毅力,以三年訓練做基礎,其後不斷努力,方才從一個菜鳥蛻變為「舞王」。

港娛:天王之爭,誰堪為首,又誰人墊底?

在歌影舞三項專業之外,其他的領域則顯得不那麼重要。

譬如廣告代言,郭富城的百事可樂或是一座巔峰,名人堂、市場銷量大獎、八年一哥地位、代言期間百事在中國區的銷量甚至超越老對手可口可樂。

又譬如電視劇,「五虎將」之一的劉德華自然盡佔優勢,其次黎明、郭富城,張學友只參演過一部青春偶像劇《烈愛傷痕》。

而若論綜合獎項的數量,劉德華也謂一騎絕塵。

就傳唱度而論,單首歌曲以郭富城的《對你愛不完》最強,但論及總數量則張學友和劉德華領銜,郭富城次之,黎明的傳唱相對最低。

身高以黎明為首,張學友略高於劉德華,而郭富城則個子最矮。

顏值郭富城無可爭議,當年以寫真銷售為證(市場七連霸),到今天更是強至離譜,其他人要麼腫脹變形要麼骨肉崩塌,他卻宛如合金。

合而言之。

請問:誰堪為首?又誰人墊底?

港娛:天王之爭,誰堪為首,又誰人墊底?

天王歲月。

就如仍在繼續的磅礴棋局。

亦是努力而成的不朽傳奇。

不可輕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