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魏兩國滅亡了,安陵僅憑50裡能得以儲存,因為安陵君有唐睢!

唐睢能夠戰勝狂傲的秦王,在於唐睢敢仗義執言,藉助道義的力量,傳播勇氣和正義,令一切威逼利誘相形見絀。

秦王也是透過唐睢這種不畏強權、蔑視強權的正義之氣,明白了韓國和魏國滅亡了,而僅僅只有五十里地的安陵,卻安然無恙。這其中的道理,是值得玩味的。

韓、魏兩國滅亡了,安陵僅憑50裡能得以儲存,因為安陵君有唐睢!

秦王派使者對安陵君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希望安陵君能夠答應。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在秦王看來,安陵君是一定會答應的。

這是因為秦國勢力強大,而且剛剛消滅了魏國和韓國,可以說正是鋒芒畢露的時候,而安陵只有五十里地。

安陵君的做法,卻出乎秦王的意料。

安陵君的意思,本來秦王給予的恩惠,我是應該接受的,更何況,是以大換小,我更應該識趣,欣然接受!

但是,安陵君卻委婉的拒絕了秦王的要求。

安陵君的理由是:我的土地是從先王哪裡繼承下來的,希望能夠一直守護著,不敢違背先王的旨意,所以,對秦王的盛情,也只好推卻了。

韓、魏兩國滅亡了,安陵僅憑50裡能得以儲存,因為安陵君有唐睢!

秦王對於安陵君的態度,是十分的不高興。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生,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

為了緩解這種劍拔弩張的氣氛,安陵君派唐睢出使秦國。

秦王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帶著訓斥的口吻,和唐睢理論起來。

秦王感覺安陵君輕視於自己。

理由是,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和安陵君的土地相交換,安陵君卻沒有答應,這是為什麼呀?

秦王謂唐且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

秦國已經將韓國和魏國都滅掉了,而安陵君卻能憑著五十里土地,得以儲存,這是由於我把他當做長者,因此沒有理會。

韓、魏兩國滅亡了,安陵僅憑50裡能得以儲存,因為安陵君有唐睢!

現在我用十倍的土地和安陵君交換,他卻違逆了我的意思,這分明是在輕視我。

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唐睢並沒有被秦王的居高臨下的氣勢,所壓倒!

唐睢顯得很沉著,神情並沒有慌亂。他機智地回答了秦王所提出的問題。

唐睢首先表明,安陵君並沒有輕視秦王。

至於沒有和秦王交換土地,主要的原因就是從先王手裡承襲了這塊土地,要完成先王的遺願,所以要誓死守護,哪怕是一千里土地,安陵君也不敢與您交換,更何況是五百里呢?

唐且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生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心有不甘,感覺唐睢並沒有意會到自己的意思,為了能讓唐睢屈服,說了一番恫嚇的言語,以表示自己的強大!

韓、魏兩國滅亡了,安陵僅憑50裡能得以儲存,因為安陵君有唐睢!

秦王直言不諱,說天子發怒是非常可怕的。

天子一發怒,就可以讓百萬人橫屍,血流上千裡。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唐睢並不為之所動,而是很從容地說出了平民百姓發怒,其實更可怕!

唐睢列舉了三個平民百姓中計程車人,他們的行為,讓天地動容,可謂可歌可泣!

專諸行刺王僚的時候,天上的彗星將月亮給掩蓋了;

聶政行刺韓傀的時候,白虹橫貫太陽;

要離行刺慶忌的時候,蒼鷹都在宮殿上搏擊。

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蒼鷹擊於殿上。

唐睢將這番話,說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震耳發聵。

唐睢的辯論,在氣勢上,已經是壓倒了驕狂的秦王。

更令秦王生畏的是,唐睢竟然要效仿三人,想做平民中計程車人。

倘若士人發怒的話,兩具屍首就要倒下,五步之內都是鮮血四濺,天下人穿上白色的孝衣,今天就要這樣了!

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唐睢說完後,便挺劍而起,一副凜然不懼的樣子。

秦王被唐睢的氣勢震撼住了,不由得臉色大變。

韓、魏兩國滅亡了,安陵僅憑50裡能得以儲存,因為安陵君有唐睢!

直著腰跪坐著謝罪,請唐睢不要計較,言明事情是不會發展到如此兇險的地步的。並且也明白了,韓國和魏國都滅亡了,但是安陵君憑著五十里的土地卻得以儲存,這都是因為安陵君有先生您呀!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睢的這種“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以奪志”的不屈的精神,使他在和秦王的辯論中,始終略勝一籌!

參考文獻:《戰國策魏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