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八月初一許天師得道飛昇日!斬妖舉家拔宅飛昇的祖師

許真君,名諱遜,字敬之,豫章南昌人,東晉道士。晉太康元年舉孝廉,出任旌陽令,人稱許旌陽、許天師、許真君。淨明道奉為祖師,道教尊為“神功妙濟真君”、“忠孝神仙”、“普天奏議大夫天醫大帝”、“淨明普化天尊”等。

與張道陵祖師、葛玄祖師、薩守堅祖師合稱“四大天師”;與文始帝君關尹子、張道陵祖師、接輿真人陸通合稱“天府四相”。

農曆八月初一許天師得道飛昇日!斬妖舉家拔宅飛昇的祖師

據《西山許真君八十五化錄》載,許真君祖籍許昌,父漢末避地豫章而遷往南昌。吳赤烏二年己未,許母夢金鳳銜珠墜於掌中,玩而吞之,及覺腹動,因是有娠而生祖師。也就是說,許母因夢金鳳銜珠而墜落掌中,吞後腹動,覺而有娠,即生祖師。祖師有八十五行化記載,與十二真君同奉。

許遜賦性聰穎,博通經史、天文、地理、醫學、陰陽五行學說,尤其愛好道家修煉法術。二十歲舉為孝廉,屢薦不就。二十九歲拜大洞君吳猛學道,盡得秘傳。三十六歲時與文學家郭璞結伴遍訪名山勝地,最後選擇隱居,只求修煉,不願為仕,平日以孝、悌、忠、信教化鄉里,深為鄉人尊敬。直至西晉太康元年(280)四十二歲時,因朝廷屢加禮命,難於推辭,才前往四川就任旌陽縣令。

許真君聖誕在正月二十八,八月初一為得道飛昇日。

許天師寶誥

志心皈命禮。

混元始祖,一炁分真。多劫之前,積修至道。勤苦備悉,經緯逾深。萬法千門,罔不斯歷。救災拔難,除害蕩妖。功濟生靈,名高玉籍。眾真推仰,宜有甄升。大悲大願,大孝大仁。九州島都仙太使,高明大使,雷霆泰省,天樞伏魔上相,至道玄應,神功妙濟,掌九天司籍,太乙定命,注生真君,三天按察都檢校,普天奏議大夫天醫大帝,歷劫度人祖師,淨明普化天尊。

志心皈命禮。

玉虛上相,金闕真仙。教闡閭山,開不二法門之號;靈通寰宇,統五雷風火之尊。揮劍斬蛟,救萬民於江畔;拯災散谷,得大道于山中。綏靖冥陽,神鬼共欽恩澤;殄滅鬼怪,天人同慶安寧。運無量之神通,周巡碧落;救亙古之浩劫,拜禱丹墀。護國保民,廟貌長存萬古;匡世救苦,心香永駐千秋。大悲大願,大聖大慈。閶山五雷風火院,玄靈法主,旌陽真君。

農曆八月初一恰逢許天師得道成仙日,志心稱念淨明普化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農曆八月初一許天師得道飛昇日!斬妖舉家拔宅飛昇的祖師

許真君寶誥(註解)

志心皈命禮。

混元始祖,一氣分真。多劫之前,積修至道。勤苦備悉,經緯逾深。萬法千門,罔不斯歷。救災撥難,除害蕩妖。功濟生靈,名高玉籍。眾真推仰,宜有甄升。大悲大願,大孝大仁。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雷霆泰省,天樞伏魔上相。至道玄應,神功妙濟。掌九天司籍,太乙定命,注生真君,三天按察都檢校,普天奏議大夫,天醫大帝,歷劫度人祖師,淨明普化天尊。

1、許真君寶誥

許真君,名許遜、字敬之,晉代著名道士。父許肅東漢末年避戰亂遷居南昌,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許遜生於南昌縣益塘坡。後舉孝廉,於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任旌陽令,故人稱許旌陽,又稱許真君。東晉寧康二年(公元374年)八月初一日許真君閤家四十二口拔宅飛昇成仙,真君飛昇後,後代於西山許宅建“遊帷祠”,即今西山萬壽宮。寶誥,此為許祖積功修道之誥詞,用於褒揚。

2、混元始祖,一氣分真

混元者,混沌之前,元氣之始也。一氣分真,《道德經》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句言大道之延續、演化、與形成。

3、多劫之前,積修至道

多劫,道家謂天地一成一毀為一劫。積修,積累修為之意,至道,至高無上的道理。以上二句均可見許祖師來歷之深。

4、勤苦備悉,經緯逾深

備悉,詳細掌握瞭解之意。經緯,織物的縱線與橫線,喻意為道法之廣博。逾深,深刻的超越。

5、萬法千門,罔不斯歷

罔不,即無不。斯歷,此在為經歷,學習之意。以上二句體現了許祖師對道業的勤苦精進,可見許祖師道法之高。

6、救災撥難,除害蕩妖

詞句言許祖師生平之事蹟。詳見許祖師斬殺蛟龍救萬民之故事。

7、功濟生靈,名高玉籍

眾真推仰,宜有甄升:玉籍,指仙人之名籍。宜,應當、理應。甄升,提升。此句言許祖師之無量功德,因救度萬民,而受眾仙之推崇,堪為人天楷模。

8、大悲大願,大孝大仁

大悲,指許祖師悲憫世人。大願,許祖師救度眾生之宏願。大孝,許祖師視天地眾生如己之父母。大仁,許祖師慈祥呵護眾生。此句力讚許祖師之無量浩德。

9、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

雷霆泰省,天樞伏魔上相:此為九司之神職,主理神霄府之政務。《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有云:在昔元始天尊敕太清無上元君,令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即許祖師)判雷霆泰省事。可見許祖師品位之尊。

10、至道玄應,神功妙濟

至道玄應,指大道神妙的感應。神功妙濟,在此釋為神靈用玄妙的功力,救濟眾生。“神功妙濟”亦為許祖師之封號。

11、掌九天司籍,太乙定命,注生真君

九天司籍,指九天之內神靈之戶籍。太乙,又稱太一。即道家所言之“大道”,定命,註定的命運。詞句言許祖師之職能。

12、三天按察都檢校,普天奏議大夫,天醫大帝

檢校官為南北朝時期官職名,為核對、核實之意。“都”為總管之意。在此釋為許祖之職位。

13、歷劫度人祖師,淨明普化天尊

此為許祖師之尊號。天尊,乃對得道神仙之尊稱,為玉皇加封。元代道士劉玉以“淨明”為教派名稱,意為“由真忠至孝,復歸本淨元明之境”,故曰“淨明”。經典為《淨明忠教全書》,劉玉奉許遜為教祖,正式創立“淨明忠孝道”。

農曆八月初一許天師得道飛昇日!斬妖舉家拔宅飛昇的祖師

道教將其與張道陵、葛玄、薩守堅共稱為四大天師。

一、射鹿折弩而歸,覺而修道拜大洞君吳猛為師。

許真君生而穎悟,姿容秀偉,少小通疏,與物無性。曾外出打獵,射中一鹿。鹿胎墮地,母鹿舔其崽而死。真君愴然感悟,折弩而歸。祖師賦性聰穎,博通經史、天文、地理、音律、醫學、五行學說,尤其愛好神仙修煉。

二十歲舉為孝廉,屢薦不就。二十九歲拜西安(今修水)大洞君吳猛祖師學道,盡得秘傳。三十六歲時與文學家郭璞結伴遍訪名山勝地,最後在南昌西郊的逍遙山(今西山)隱居,只求修煉,不願為仕,平日以孝、悌、忠、信教化鄉里,深為鄉人尊敬。舉孝廉不就,朝廷屢加禮命,不得已乃以太康元年起為蜀郡旌陽縣令,時年四十二歲。

視事之初,戒吏胥去貪鄙,除煩細,脫囚摯,悉開諭以道。吏民悅服,鹹願自新。發摘如神,吏不敢欺。其聽訟,必先教以忠、孝、慈、仁、忍、慎、勤、儉,近賢遠奸,去貪戢暴,具載文誠,言甚詳悉,復患百里之遠難以戶曉,乃擇秀民之有德望與耆老之可語者委之,勸率,故爭競之風日銷,久而至於無訟。也就是說,許真君到旌陽後,去貪鄙,減刑罰,倡仁孝,近賢遠奸,實行了許多利國濟民措施。

旌陽鬧饑荒,祖師以靈丹點瓦礫為金,令人潛座於縣圃。其後又出疫病,死者十之七八。祖師以所授神方拯治之,符咒所及,登時而愈。沉癘之疾,無不痊者。其他的郡的病民相繼而至者,日有千計,於是將標竹於城外十里江水,將符水撒入其中其中,飲者都痊癒了。當地的鄉民都用歌謠稱讚“人無盜竊,吏無奸欺,我君活人,病無能為”。

二、斬妖除魔消除水患,閤家四十二人飛天成仙。

許真君東歸後,時逢彭蠡湖(今鄱陽湖)蛟龍為害,水災連年。他率領眾弟子,足跡踏遍湖區各地。他不僅為豫章治水,還到湖南、湖北、福建等地消除水患,贏得人民的廣泛尊崇,斬妖除魔,消除水患,贏得人民的廣泛尊崇。

東晉元帝大興四年,許真君隱居南昌南郊梅仙祠舊址,創辦道院,名太極觀,額曰“淨明真境”。北宋徽宗政和二年,追封為“神功妙濟真君”,升觀為宮(觀在今江西南昌西山),賜額為“玉隆萬壽宮”。現南昌西山萬壽山有鎖龍井,傳說是許真君御孽龍的地方。

南宋紹興年間,玉隆萬壽宮何真公祈請許真君降臨解救戰亂,得授《飛仙度人經》、《淨明忠孝大法》等,淨明大法遂行於世。元初劉玉清祖師整教法教理,正式採用“淨明”為教派名稱,《淨明忠孝全書》收於《正統道藏》太平部。

據《十二真君傳》載:蘭公系孔子故鄉兗州曲阜縣人,因“精專孝行”, 鬥中真人特降授“孝悌之教”、“至道秘旨”,並預示晉代有許真君,當傳此“孝道之宗”,為“眾仙之長”。果然,蘭公死後,其孝道秘法、寶經金丹、銅符鐵券,為許真君所得。《墉城集仙錄》稱,諶母“密修道法,積數十年,吳猛、許遜自高陽南遊,詣母,請傳所得之道,因盟而授之。孝道之法,遂行江表。”

許真君世壽一百三十六歲,東晉寧康二年,八月初一得道成仙,世人尊奉他為“許仙”。八月十五中秋日,舉家四十二口,從豫章西山拔宅昇天,雞犬隨之。東晉朝廷為了表彰他的功德,將旌陽縣改名德陽縣。後人在他居住地西山建起許仙祠,在南昌鐵柱宮建旌陽祠,並受歷代王朝賜匾表彰,宋王安石撰寫《許旌陽祠記》。

西山十二真君:吳猛、時荷、郭璞、甘戰、周廣、陳勳、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黃仁覽、鍾離嘉。與許真君,在大江以南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等七省逐蛟治水,制巫鎮妖,為民除害,煉丹修道,採藥濟世,修養真氣,領悟玄機,現存《十二真君傳》等。

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出自於許真君。

許遜任旌陽縣令時,去貪鄙,減刑罰,倡仁孝,近賢遠奸,實行了許多利國濟民措施。有一年,旌陽大水為患,田畝顆粒無收,許遜讓大批農民到官府田裡耕種,以工代稅,使災民獲得解救。當時瘟疫流行,許遜便用自己學得的、藥方救治,藥到病除,人民感激涕零,敬如父母。那時旌陽傳唱一首民謠:“人無盜竊,吏無奸欺,我君活人,病無能為。”盛讚許遜的功德。鄰縣民眾紛紛前來歸附,旌陽人戶大增。許遜在旌陽十年,居官清廉,政績卓著,被人們親切稱為“許旌陽”。

元康元年(291)爆發八王之亂,許遜以晉室紛亂,乃棄官東歸,啟程時,送者蔽野。有的為他建生祠、畫神像,終年祭祀;有的千里跟隨來到西山,聚族而居,與許遜為伴,都改姓許,人稱“許家營”。

許遜東歸後,時值彭蠡湖(今鄱陽湖)水災連年,他率郡民疏治,足跡踏遍湖南、湖北、福建等地消除水患,贏得人民的廣泛尊崇,被編成“許遜鎖孽龍”的神話故事廣為流傳。

東晉元帝大興四年(321),許遜隱居南昌南郊梅仙祠舊址,創辦道院,名太極觀,額曰“淨明真境”,立淨明道派。其宗旨為“淨明忠孝”。

許遜活到一百三十六歲,於東晉寧康二年(374)八月初一得道成仙,世人尊奉他為“許仙”, 八月十五中秋日,舉家四十二口,從豫章西山拔宅昇天,雞犬隨之。這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典故之由來。

至今,許真君淨明一脈仍然廣為流傳,其倡導的“忠孝”之道更可看作修道之本,值得所有人為鑑修真。

所謂淨明,即正心誠意,教人清心寡慾,使本心不為物慾所動,不染物、不觸物,清靜虛明而達於無上清虛之境。淨明道教義以融合儒釋道為特點,該教自稱淨明忠孝道,繼承道家關於“道”的學說和“滌除玄覽”的理論,吸收儒家的倫理觀念和佛教的“普渡眾生”之說,主張融合三教,認為“以本心淨明為要,而制行必以忠孝為貴”,才能合乎“中黃八極天心”,達於“無上清虛之境”。

淨明道極力強調忠孝大道,維護社會綱常,因而得到元明兩代不少重臣儒士的服膺稱讚。後該教逐漸歸入正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