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辦學經費從哪裡來?

在讀《論語》的時候,我們往往有一個疑惑,孔子辦私學,前前後後收了三千弟子,那麼辦學過程中最起碼需要有教室吧。杏壇之下講學只能屬於偶然情況,因為春天會颳風、夏天會下雨、秋天會落葉,冬天會下雪。

遠方來的學生,總不能天天回家,所以得有學生宿舍,還需要有做飯的廚房、出行用的車庫和馬廄,除此之外,還有學生們的教材(大量的竹簡也需要一個圖書資料室)、毛筆等等,都需要涉及到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字:錢。

孔子的辦學經費從哪裡來?

然而在《論語》中涉及到孔子辦學的有關記錄有點少:

第一條是: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孔子是要收一點菲薄的學費的。

第二條是一條非直接的證據: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否!問馬。

之所以,說是非直接,因為沒有說馬廄失火是在孔子的家中還是學校中。

孔子的辦學經費從哪裡來?

帶著有關於“錢”的很現實的疑問,下面分幾個問題來具體討論一下孔子的辦學經費問題。在開始談“錢”之前,先說孔子辦學的時間和地點問題。

第一,孔子開始辦學的時間,肯定是在三十歲以後了,因為他自己說“三十而立”,這個“立”的前提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根據孔子的生平來看,從十五到三十歲之前,孔子的主要目標在於學習、學懂周禮。這時候他自己覺得對於周禮有了相當的瞭解了,才會有底氣開辦學校。

當然,萬事開頭難,有學者認為孔子辦學是從周圍熟悉的人開始的,像顏回的父親顏路就屬於孔子較早的弟子。大家覺得對他認可了,交一點學費也是認可的。因為都是熟悉的人,所以有可能教室、經費問題都不是大的問題。

但中間有十四年,孔子在周遊列國推行自己的主張,所以這段時間只有原來的部分學生跟著,學校是停辦的。等孔子68歲重新回到魯國的時候,他的名望也隨著弟子們的成長和當官而聲名遠播,所以這段時間招收的學生可能數量上比以前的更要多一些。

孔子的辦學經費從哪裡來?

第二,孔子辦學的地點,一開始可能是在家中,後來隨著弟子規模的擴大,極有可能在自己的住宅周圍開始擴建房子。

核心問題來了,辦學經費從哪裡來?

(1)孔子做官的俸祿可以做啟動資金。

據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

衛靈公問孔子:‘居魯得祿幾何?’對曰:‘奉粟六萬’。衛人亦致粟六萬。

奉,就是俸的通假字。那麼粟六萬的工資是多少錢呢?

要討論清楚孔子的工資問題,要涉及到一下重要問題:

孔子的辦學經費從哪裡來?

孔子的俸粟六萬後面的量詞是多少?

石太多了,鬥是最靠譜的。

根據

黃惠賢、陳鋒所著《中國俸祿史》

(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中的記載:

唐代張守節的《正義》一書認為粟的量詞是周代的小鬥,六萬小鬥相當於唐代的兩千石。

(19頁)唐代1石=4鈞,1鈞=30斤,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孔子在任魯國四年大司寇加代宰相的的時間裡,年收入粟米為

24萬斤

小米,也就是將近

12萬公斤

小米,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收入了。(

特別友情提示:關於俸粟六萬到底是多少,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和說法,因為戰國時期,諸侯各自為政,所以度量衡極為混亂,有關魯國的資料極少,所以,以上數字僅為其中一種計算結果。

在做大司寇加代宰相之前,孔子還做過一系列的小官,俸祿自然沒有後來這麼高,但應該有一定的積蓄。另外還涉及到古代封地采邑的問題,作為“鄹人之子”的孔子是否還享有封地民賦的特權還有待考證。

此外,關於重量單位在《論語》中最值得參考的是6。4中子華使於齊一章。為了把孔子的俸祿問題分析透徹,必須把這一章仔細分析一下作為基礎。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

請益。

曰:“與之庾。”

冉子與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這裡面出現了三個量詞:

釜、庾、秉。

根據孫欽善先生的《論語新注》110頁所註釋:

釜,相當於當時的六鬥四升,約合今天的一斗二升八合。

庾,相當於當時的二斗四升,約合今天的四升八合。

秉,相當於當時的十六斛(十鬥為一斛),約合今天的三又十分之一石。

要分清以上這些計量單位要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論語》時代魯國重量單位的遞進情況;

第二,今天重量單位的遞進情況;

第三,二者相對應的情況。

下面分別來說明一下:

一、春秋時代的僅為制度非常雜亂。四進位、十進位和十六進位雜用。來看《禮記·儀禮》中的記載:十鬥為一斛,十六鬥為一籔,十籔為一秉,四秉為一筥,十筥為一稯,十稯為一秅。

二、因為諸侯國長期各自為政,貨幣和度量衡並不統一,具體到魯國而言,除了通用的重量單位外,也有了自己的一些重量單位。上文所及的釜、庾和秉都折算為今天的“斤”,以便於對比。

根據林甘泉主編的《中國經濟通史·秦漢經濟史》中所得出的結論:

1石=2市鬥,1市鬥=13.5斤,也就是說,1石=27市斤粟。

也就是說《論語》中所談的1釜約等於今天的30斤小米;1庾約等於今天的5斤小米;1秉約等於80多斤小米。

也就是說,(在孔子在魯國當政的時候)公西赤出使齊國的時候,因為是公事,所以要求冉求幫忙贍養老母親。孔子說那就給他1釜吧,冉求覺得有點少,於是請求再增加點,孔子說,那就再增加一庾吧,也就是增加了三分之一多。可是冉求偷偷開了一個大口,一下子給了原來約兩倍的糧食,一秉,80多斤的小米。

這件事可以看出來,冉求和公西赤的私下感情應該很不錯,如果感情不好,不會交代贍養老母親的事,如果不好,不會冒著被老師嚴厲批評的風險給了80斤小米。

(2)學生們有菲薄的學費——-束脩。

那束脩是什麼?各路經學的大神們打架,有的說是十條臘肉乾,有的說是拜師禮時所有的禮物都可以稱為束脩,有的則說是一種儀式。本人覺得,第二種說法比較準確。貧窮的顏回和有錢的端木賜的束脩不會一樣,犁牛之子冉雍和貴族學生的束脩肯定也不一樣。束脩只是表面的一種形式,孔子更看重的是學生拜師時的誠意。這部分不好統計,但能孔子所教給大家帶來官職,可以成為“士”,所以大家就會比較重視,拜師禮也就會比重視。

(3)學生們住宿的房子是孔子提供的,但衣服要自己帶,自己洗;口糧要自己帶,但有廚師或學生們自己輪流值班做飯。

(4)孔子教大家的禮樂射御書數中,禮樂書數並不需要多少教室,只要提供樂器和書籍就可以了;而射需要一個體育場,御是駕駛馬車,這個花費比較高,要養馬,要有車。

(5)等學生們學成畢業,謀得官職後,對孔子心懷感激,極有可能回饋老師一定的報酬。像冉求這麼會斂財的,子路對孔子這麼忠心的,端木賜又崇拜孔子,又特別會賺錢的,肯定是對孔子辦學有回饋的。

綜上所述,孔子辦學經費問題,在初期,可能會偶然對孔子造成困擾,但隨著他地位和名望的增加、學生的數量增多,培養的優秀學生越來越多,回饋自然越來越多,經費問題不會影響到孔子的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