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後一句同樣精彩,卻十人九不知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後一句同樣精彩,卻十人九不知

在我國古代,統治者習慣上把百姓分為四種,既“四民”,所謂“四民”,指的是“士農工商”。其中“士”指的是做官。關於做官,有著這樣的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當代的我們都知道,每個行業都有著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這種觀念古人也有,因此,古人將職業的優缺點加以歸納總結,編織成了流傳至今的俗語。其中本文所提到的這句俗語,就具備這種屬性。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後一句同樣精彩,卻十人九不知

所謂“一代做官九代絕”。在古代,做官是最合適的工作。因為一來做官等於成為“四民之首”,二來,做官有著許多特權。但是,做官享受著高福利的同時,還要承擔高風險。所謂“一代做官”,可以理解成自身做官,自己這代人做官。而“九代絕”,指的是做官有影響自家九代人的危險。如同現在職場存在鬥爭一樣,古代官場鬥爭殘酷程度超乎他人想象。尤其是官職越高,受到衝擊越大。從中國歷史角度可以看出,封疆大吏以上的官僚,能全身而退的比例不大——秦朝的丞相李斯在秦二世掌權時代被誅滅三族,清朝封疆大吏畢沅因為巴結和珅,結果嘉慶帝親政後,清算畢家……這類例子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數不勝數。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後一句同樣精彩,卻十人九不知

因此,才有一代做官,導致九代受影響的觀念。當然,此外,這句話還有另一種解讀。那就是在我國古代,當官如果不貪反倒成了另類。而當官貪汙的渠道,一般是刮地皮。有時候遇到十分擅長寅吃卯糧的貪官,可能在任三年就把未來幾十年的財政給透支了,而這些巨大的成本,最終要轉嫁到百姓身上,影響百姓日後幾十年的生活。因此,在這種解讀裡,“九代”指的是受貪官影響下,之後數代百姓都會遭到荼毒。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後一句同樣精彩,卻十人九不知

這句話還有後半句:一家發財九家貧。在我國古代,除了做官能致富以外,還有透過地主和經商也可以致富。古代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並且歷史上確實有過許多不法奸商。並且,古人對於商業活動也沒有正確認知,因此在古人觀念裡,富商多是來自對窮人的巧取豪奪。而當官的發財和地主的發財,前者來自搜刮民脂民膏,後者來自對勞動者的剝削和壓榨。因此古人認為,這種經濟模式下,這就意味著一個富人的出現,是對九(這裡指很多)個尋常家庭的盤剝。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後一句同樣精彩,卻十人九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