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姓氏之--方

方氏至今有近4700年的悠久歷史,出自方雷氏。神農炎帝十一世孫即八代帝榆罔長子曰雷,黃帝伐蚩尤時,雷因功被封於方山(今為河南省禹州市),雷受封於方山後,稱方雷氏,子孫以地為氏,分為雷姓和方姓。源於姬姓,出自西周後期周宣王時大夫姬方叔將軍,他智勇過人。奉命南征,平定過荊蠻的叛亂,為周室的中興立下了大功。因此,後世不少方姓宗譜採用了“周大夫方叔之後”之說。

姓氏起源

源流一

中華姓氏之--方

源於姜姓

出自遠古帝王神農氏裔孫雷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為氏。據史籍《風俗通義》及《世本》等的記載,相傳上古帝王神農氏之代孫帝榆罔之子雷,在黃帝與蚩尤大戰之時立下大功,封於方山(今河南中北部,西起洛陽龍門,東至密縣東境,綿延於伊川、偃師、鞏義、登封、滎陽、密縣境內的嵩山),後人以封邑為氏,稱為方雷氏,後逐漸省文簡化分衍為方氏、雷氏。因方雷氏在上古黃帝時“以功封方山”,黃帝的基地主要在河南,所以,該支方氏起源於河南嵩山一帶。

中華姓氏之--方

方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姬姓

出自西周時期官吏方相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方相氏,傳說為黃帝時期嫫母之後,擅長巫醫之術,世代相襲。到了西周時期,以其特長設定了方相氏之官,隸屬於夏官府司管轄,專職掌管驅除瘟疫厲鬼。

在典籍《周禮·夏官》中記載:“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率百利而時難,以索室驅疫。” 在春秋後期,隨著人們對許多自然現象的逐漸認識,方相氏之中巫、醫漸分,漸漸對立起來。

方相氏之官職到了戰國後期,逐漸消失。在方相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方相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方氏、相氏。

出自西周後期周宣王時大夫姬方叔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記載,在西周後期的周宣王姬靜執政時期,屬下有一位王族大夫叫姬方叔,他在征伐淮夷、獫狁,特別是平息南方荊蠻的叛亂中居功至偉,為此,周宣王封方叔於洛(今河南洛陽)。在姬方叔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方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方氏正宗。

源流三

源於官位

出自西周時期官吏方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方士,是西周初期始設定的一種官稱,隸屬於秋官府司管轄,專職負責掌管王族子弟、公卿大夫封邑之地內的獄訟。有時還要調節各封邑之間的糾紛。

在典籍《周禮·秋官·方士》中記載:“方始掌都家,聽其獄訟之辭,辨其死刑之罪而要之。”在方士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方氏。

出自先秦時期時期官吏方伯,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遠古時期,各諸侯中的領袖被稱為“方伯”。從戰國時期開始,郡制之下的一州之最高行政長官被稱作方伯,直到東漢以後才改稱為刺史,但人們仍尊稱其為方伯。

到了唐朝時期,人們將承帝王之指令進行尋訪督察的採訪使、觀察使等稱作方伯。而在明、清時期,稱布政使為方伯。總體來講,歷朝歷代,一般將一方行政區之最高行政長官尊稱為方伯。在方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方伯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方氏。

出自秦朝時期官吏尚方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尚方氏,是秦朝時期所設定的官位,別稱為“上方”、“上峰”、“尚峰”,最高長官稱尚方令,其主要職責就是掌管宮廷御用器物的製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能機構。尚方令隸屬於天官府司管轄,屬下有丞二人,史二人,徒六人,別有分類匠署,分轄有若干名匠人、役史等。在尚方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尚方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方氏、尚氏。

中華姓氏之--方

源流四

源於翁姓,

出自唐代後期 、閩國時期福建莆田人翁何後代翁乾度之後所分。屬於長者賜姓為氏。翁姓避亂改姓是方姓的又一來源。翁姓也是姬姓的一個分支,據《元和姓纂》和《六桂堂叢刊》等記載,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孫受封於翁山(今浙江 定海縣東),其後以邑名“翁”為姓。

唐德宗時期,翁氏有一個支脈何公由中原入莆,卜居莆陽興福裡(今莆田市北高竹莊),為入莆始祖,傳入第五世,生下翁乾度。翁乾度在閩國年間(936年)官拜郎中,娶妻陳氏,生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六姓,其六子皆中進士,史稱“六桂聯芳”。

長子處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員外郎;

次子處恭,字伯虔,宋太宗雍熙二年進士,官拜泉州法曹;

三子處易,字伯簡,宋太祖建隆元年與長兄同榜進士,官至劍南少尉;

四子處樸,字伯惇,宋太祖開寶六年進士,官都曹長判官,後改姓方 ;

五子處廉,字伯約,宋太祖開寶六年與四兄同榜進士,官至大理司直、監察御史;

六子處休,字伯容,宋雍熙二年與二兄同榜進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

這兄弟六人同列為進士,地位非常顯貴,有“六桂聯芳”之譽。

源流五

源於滿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記載:滿族方佳氏,滿語為Fanggiya Hala,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奉天(今遼寧瀋陽),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為方氏。

源流六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今傣族、回 族、土家族、朝鮮族、高山族、壯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方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方,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傳播

方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十二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四百五十萬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31%左右。

方氏族人最早以河南省為發祥地,後來南方各地出現的方氏族人有些成為望族,均是河南方氏族人向南播遷的結果。先秦時期,方姓活動於河南,但一直不活躍。

直到西漢末,方姓東遷安徽北部後,開始發達起來,形成了大族。唐朝時,方姓已經分佈於中原、華東和江南各地。方姓一直以中原為中心,多次南下移民,唐宋時期,方姓的足跡出現在海南、廣東、福建等地,清初進入了臺灣。宋朝時期,方姓大約有45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58%,姓氏排位第三十五位。

人口分佈

當代方姓的人口已達到450多萬,為全國第六十二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3%。

從明朝至今600年中方姓人口由44萬增到430萬,增長了近10倍。

如今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安徽、浙江、河南三省,大約佔方姓總人口的37%,其次分佈於廣東、湖北、遼寧、福建、湖南,這五省又集中了約33%的方姓人口。

安徽為當代方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方姓總人口的15%。

方姓是東部、東南、雲南地區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在皖蘇大部、滬浙贛閩、臺灣、河南東南、湖北東部廣東東部、廣西南部、雲南大部、遼寧西部,方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5%以上,中心地區達到1。7%以上,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2。5%,居住了大約57%的方姓人群。

在皖蘇北段、河南東部和南部、湖北西部、重慶東北部、湖南北部和東南、廣東中部、海南大部、廣西西部、雲南東部和西北、甘肅西南部、遼寧大部、黑吉東端、內蒙古東南,方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一0。45%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2。7%,居住了大約20%的方姓人群。

姓氏名人

方雷:方氏始祖。本姓姜,字天震,乃炎帝最後一帝榆罔之長子,因功而封河南禹州之方山。

方弼、方相:商朝殷紂王的兩位鎮殿將軍, 因紂王荒淫無道,兄弟二人反出朝歌,後世人們把二人尊為顯道神,開路神門神。

方陽:方望之弟,因怨恨更始帝殺其兄方望,勸赤眉軍首領樊崇另立劉氏宗室,以與更始政權抗衡,後不知所蹤。

方瓊:湖北通城縣人,民族英雄。 北宋兵部尚書。 靖康元年御金壯烈犧牲。

方孔炤:安徽桐城人。易學家,方以智父。 湖廣巡撫,在剿匪中八戰八捷,立下赫赫戰功。

方去疾:浙江溫州人,印學大師,生前著述頗豐。

方舟子: 中文網路先驅者,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網路文學刊物(1994年)——新語絲的創始人,著名的科普作家,福建雲霄人, 現居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