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珍檔丨清代重慶城就有“計程車” 起步價25個銅錢

1883年4月15日,駕駛輪船首航川江的英國商人立德初來重慶,在日記中寫道:“重慶的計程車——轎子,停在各個街角,只要是在城牆以內,不論到什麼地方,費用都是25個銅錢。”

重慶珍檔丨清代重慶城就有“計程車” 起步價25個銅錢

“也就是說,在100餘年前的重慶城,就已經出現了‘計程車’這個行當。”6月13日,重慶市文史專家陶靈用自己多年的研究,揭開了重慶城“計程車”行業的發展歷程。

清代:

出現街頭攬客的轎子?開創重慶城區工共交通先河

重慶珍檔丨清代重慶城就有“計程車” 起步價25個銅錢

轎子,是一種由人抬著走的舊式交通工具,主要分官轎和民轎。陶靈說,早在南宋時期,重慶就開始出現官轎,同時民間也出現有一種叫“鴨殼轎”的轎子,抬送老弱病人。

而轎子被真正當做“計程車”使用,則要追溯到清道光三年(1823年)。

當時,一個叫陳松柏的人創辦了重慶最早的運輸商行“松柏長”,其中開設長途轎子業務,第一次把轎子納入經營專案。

隨著重慶城人口大增,再加上重慶山地形態的城市交通格局需要爬坡上坎,行人步行往來十分不便,清咸豐三年(1853年),重慶出現了一種專在街頭攬客的“街轎”——即立德在日記中稱的“計程車”,開創了重慶城區公共交通的先河,也可算作重慶計程車的“鼻祖”。

陶靈說,最早的街轎採用小轎,有兩人抬的,稱“對班”;也有三人抬的,前兩人後一人,叫“丁拐”。

雖說是小轎,重亦達幾十斤,爬坡上坎很累,並且轎身封閉,進出城和遇關卡檢查時,會有很多不便。

大約在民國初期,轎伕對街轎進行了改革,用一種竹木做的躺椅——“涼椅”,作為坐人的轎身,在躺椅兩邊各綁一根楠竹作抬杆,躺椅四周敞開,在客人的頭乘支一塊布簾作轎蓋,遮擋陽光和小雨。

後來出現一種更簡單的竹靠椅街轎,取消了轎蓋的布簾。這就是如今所謂的“滑竿”。返程時無客,滑竿只須一個人揹著,轎伕輪換歇氣。當時重慶城有4家制轎作坊,一乘涼轎賣8元、一副滑竿賣2元。

街轎最初由“三合長”、“天生福”等幾家小轎行經營,至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發展到35家。到1916年,重慶城區已有轎行108家,轎子2200乘,轎伕4350多人。街轎的力資,不再是立德當年的“都是25個銅錢”——從朝天門至文覺寺銅錢84文、至臨江門56文、至炮臺街24文、至小什字16文。

外地人來山城重慶,第一次坐“街轎”上梯坡的時候,腳朝天、頭衝地,好像馬上要摔下來了,很是緊張。

民國:

街轎也有牌照工作服 還要給轎行繳納“份子錢”

重慶珍檔丨清代重慶城就有“計程車” 起步價25個銅錢

陶靈說,由於街轎太多後,轎伕之間經常為搶奪業務發生糾紛,於是轎行會首出面,將城區九門八碼頭劃分為12個區承攬業務,才基本平息了爭鬥。

1921年,轎伕組織成立了苦力工會,歸商會管理。重慶下半城著名的十八梯有一條不長的死巷,轎伕都在這裡搭建一些窩棚睡覺,一到晚上擺滿了滑竿,久而久之就叫了轎鋪巷這個名字。

老重慶的街轎像今天的計程車一樣,要給轎行繳“份子錢”,每乘街轎繳日收入的1%作為租金。1936年,重慶有轎行389家,轎子31120多乘,轎伕約10萬人,規模最大的是設在來龍巷的陳小民“成都藤轎公司”,資本達3萬元,有960乘轎子。

1940年,重慶市工務局對街轎進行整頓檢驗,核發牌照,並對街轎規模和從業人員作出規定:主城數量為2000乘,南岸和江北各為500乘,轎伕年齡在18至55歲以內,出工時穿統一的編號衣服。工務局為了不影響公共汽車出行,還明確規定,禁止街轎在公共汽車停靠站範圍內候客和停放。

抗戰期間的重慶作為陪都,一下子擁來大量的外來人口,街轎又給很多貧困家庭帶來了比較穩定的收入,實際的街轎數量遠遠大於規定的數額。

據陶靈研究調查,1943年,重慶城有轎行167家,街轎19600多乘,從業轎伕45000多人,給本來就狹窄的重慶街道更添擁堵。需求與現狀矛盾十分突出。當年11月,國民政府主席禁止城區轎子,不許乘坐,致使重慶城大批轎行倒閉,大量的轎伕失業。1946年,轎子還有4500多乘,轎伕14800多人。

老重慶的轎行雖然經營著“計程車”,但並不屬交通行業,俗稱“差事鋪子”,屬服務行業。除了經營轎子外,還配有“龍槓”抬棺材、埋死人,稱抬埋業。

街轎出現前,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慶城的兩家抬埋“差事鋪子”,率先創辦了“三合公”、“通行號”花轎行,為婚嫁禮俗提供花轎出租。花轎行出現之前,重慶城的人結婚迎娶,都是向大戶人家借用,大戶人家一般都置有花轎和大轎。花轎行的出現,在重慶城很受歡迎,很快發展到12家,遍及江北,江南一帶。

客運馬車行:

晚於公共汽車和計程車 首條線路從化龍橋至上清寺

重慶珍檔丨清代重慶城就有“計程車” 起步價25個銅錢

馬車作為老重慶的另一種“計程車”,在重慶城裡出現比較晚,而且比1929年出現的公共汽車和出租汽車還要晚,但是把馬作為公共交通工具載客,清宣統二年(1910年)就出現在重慶南岸了。

早年重慶到貴州沒通公路,渝黔往來貨物主要靠馬馱運,從南岸海棠溪的山道爬上黃桷埡,然後經老廠、三百梯、鹿角、界石等地到綦江,再入貴州境。因為隔著長江很不方便,這些馱馬不進重慶城,卸了貨以後,馬伕和馱馬都住在南岸老廠、龍門浩一帶開設的騾馬店。

南岸騾馬店的老闆受到啟發,試著把馬作為客運交通工具,攬客、載客。這種載客的馬,由馬伕牽著,得得得地慢慢走,很悠閒的樣子,南岸人便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溜溜馬”。

溜溜馬的出現,大大方便了南岸當地居民,成為一種主要的客運工具,在老廠、黃桷埡、長生橋、鹿角、龍門浩、野貓溪、彈子石、南坪一帶,隨處可見。

1915年,騎溜溜馬從老廠至黃桷埡收費200文、至龍門浩400文、至南坪700文、至彈子石一吊。

1938年廣州、武漢相繼淪陷,重慶成為了國內物資運輸樞紐,汽車運力明顯薄弱,汽油又短缺,交通部為此設定重慶馱運管理所,統籌全國人力獸力運輸事宜,以彌補汽車運力的不足。

在這個大背景下,1939年2月,經重慶市政府批准,沙坪壩商人戚鶴年在化龍橋開設了重慶城區第一家客運馬車行,馬車作為城區公共交通工具的一種,合法經營化龍橋至上清寺的客運業務。

1942年4月1日,交通部驛運總管理處為補充城區公共交通工具的嚴重不足,開設了官辦馬車行——重慶驛運服務所,緊急製作馬車,招收商馬,開始經營上清寺至化龍橋馬車客運線路。

6月1日起,線路延伸至沙坪壩小龍坎,8月1日發展到山洞。為方便學生進城,10月10日線路延伸到歌樂山,全程28公里,全條線路有馬車84輛,早晨5點發車,晚上10點收車,日均運送乘客1500人次以上,週末日均達2200人次。

重慶驛運服務所開辦的當年10月,有客運馬車102輛,獸力貨運板車40輛,騾馬200多匹,車型有轎式、蓬式和大型車多種,分別在化龍橋、新橋、山洞設定車棚、馬棚,在化龍橋設馬車修理所並訓練馬伕,提高駕馭技術。1942年4月至1943年4月,開辦一年時間,運送乘客91萬多人次、貨物1200多噸,客貨收入分別為400萬元與50多萬元。

抗戰期間,重慶城共有客運馬車148輛,每輛為一匹馬、兩輪、六座,需經申請並檢查合格後,發給牌照和營業證方可經營,車身標有代表線路和車號的數字編號。1944年,馬車票價為每人每公里5元,旅客自帶行李包裹每5公斤每公里為0。4元。新橋至歌樂山線路坡度太大,每人每公里另加收0。5元的拖坡費。

抗戰勝利後,重慶驛運服務所停辦,留有的117輛客貨運馬車自主經營,政府也停止定額補助,重慶城的客運馬車也逐漸減少,馱馬和馬車以承接中長線貨運為主要業務。

黃包車:

伴隨首條馬路而生 一開始就是黑色

重慶珍檔丨清代重慶城就有“計程車” 起步價25個銅錢

1929年,重慶城區第一條馬路竣工,自七星崗起,經觀音巖、兩路口、上清寺至曾家巖,全長3。5公里,稱中幹道西段。由嘉爾登、道康兩家車行經營的18輛黃包車,在這條馬路上首現重慶城。

陶靈說,當黃包車傳入重慶時,顏色已經由黃色普遍變成了黑色,名字卻沒變。黃包車車輪用橡膠製作,行駛在馬路上富有彈性,坐起很舒服,從外表看,製作精細、洋氣,還因其車身輕巧,在多坡多巷、道路狹窄的重慶城行駛起來相當便捷,於是市民出行喜歡乘座。

1933年9月,重慶正式開行了城區公交車,但汽車價格昂貴,購置並非易事,線路與班次因此相當有限。便捷的黃包車得到迅速發展,成為市民的主要交通工具,風行重慶城,較場口、朝天門、儲奇門一帶的黃包車行,比比皆是。

黃包車經營有利可圖,除私人老闆們紛紛開設車行出租外,1936年7月,四川省銀行投資5萬元,先後購置黃包車250輛,成立官辦的重慶人力車福利車行,還提出“拉車者有其車”的經營理念,規定車伕每天在車行儲存一角錢,儲金達到黃包車價款後,車歸車伕所有,有400多名車伕加入了這家車行。

1937年,重慶城有車行134家,黃包車2454輛,從業車伕7000多人。有錢的官商人家為顯示氣度,不坐外面的“出租黃包車”,自備黃包車和專職車伕,隨喊隨到。專職車伕也穿號衣,不出車時,兼做一些雜事。至此,重慶另有私人自用黃包車72輛。

抗戰期間,重慶城區的馬路建設除繼續完成主幹道外,又修築了中華路、中興路、和平路、健康路等13條次幹道,其中七星崗至民主路還鋪設為重慶市第一條柏油路,城區馬路總里程達40多公里,相互連線,基本形成了渝中半島的道路網。

這期間大量的外來人口又擁入重慶城,增長速度非常大,給黃包車的發展帶來了契機,重慶城黃包車行發展到292家,車4714輛,車伕12000多人。即使抗戰勝利後,許多機關、學校、工廠遷離重慶城,黃包車生意冷淡了一些,但仍有3841輛。

黃包車的發展,帶來了城區道路的擁擠不堪,繁華的街道上,來來往往的黃包車多得似乎成了黃包車停車場。國民政府已認識到重慶因抗戰而急劇空前發展帶來的種種嚴重問題,戰後的1946年7月,在制定《陪都十年建設計劃》的同時,下令“禁止使用人力黃包車”,規定每5個月為一期,每期取締650輛,三年禁絕。大批的車行因此倒閉、車伕失業。人力黃包車工會幫助失業的黃包車伕轉業,每人認股1~4萬,籌辦渝工汽車公司,後因時局變化而消聲匿跡。

陶靈說,1953年前後,老重慶的“計程車”——街轎、馬車、黃包車,隨著城區城郊公路建設和公共交通事業的發展,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李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