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把她和名將合傳,死後以軍禮下葬,李淵第三女,名不詳

唐高祖李淵大家都不陌生,他最著名的兒子叫李世民,開創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可大家一般都不知道李淵還有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兒。

李淵共有19個女兒,平陽公主排行老三下嫁給了李淵的部下柴紹。她在歷史上沒有留下生的年份,甚至連名字也沒能留下,也不能說是史官特意抹黑,只能說時光磋磨吧,這位曾經威名赫赫的女將軍如今已經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了。

《舊唐書》把她和名將合傳,死後以軍禮下葬,李淵第三女,名不詳

平陽公主又被稱為平陽昭公主,“昭”是她的諡號,按照諡法所謂“明德有功曰‘昭’”,這也是後世稱她為“平陽昭公主”的由來。她的死可以說是極盡哀榮,她的葬禮十分與眾不同,她是以軍禮下葬的。據說“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

鼓吹就是軍樂,用軍樂為一女子下葬,這是前所未有的,當時禮官還提意見說女人下葬用鼓吹與古禮制不合,高祖李淵親自反駁他說:“以前平陽公主總是親臨戰場,身先士卒,擂鼓鳴金,參謀軍務,從古到今何嘗有過這樣的女子?以軍禮來葬公主,有什麼不可以的?”於是特地破例以軍禮下葬平陽公主。

《舊唐書》把她和名將合傳,死後以軍禮下葬,李淵第三女,名不詳

平陽公主的主要功績我就不細說了,膽識計謀都絲毫不差男子。《舊唐書》讓平陽公主和唐儉、長孫順德、劉弘基這些唐朝名將合傳就足夠說明平陽公主的厲害之處了。

但平陽公主的死一直是歷史上爭論的話題。

這裡先介紹一點,平陽公主死的時候年齡不超三十三歲,只留下了一個孩子,而且她死前六年之內毫無記載,長安之戰後,平陽公主的事蹟就不再見於史籍。直到6年之後的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2月初,史書上才突如其來地記了一筆她的死訊。

《舊唐書》把她和名將合傳,死後以軍禮下葬,李淵第三女,名不詳

現在大致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就是戰死,畢竟她是一個著名將軍。武德五年(公元622年)11月,李淵派李建成統兵討伐劉黑闥,開始雙方互有勝負不斷磨合,直到 12月25日李建成才將其徹底擊潰。

平陽公主駐守的娘子關就在前線,當然會率部參戰,所以死在此一役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死於此時再加上古代路途慢,屍體運回長安差不多要半個月,還有下葬的準備工作,加起來時間上到也吻合。

《舊唐書》把她和名將合傳,死後以軍禮下葬,李淵第三女,名不詳

但是還有疑點,因為唐平定天下之後,平陽基本還是沒有再參與戰爭了,畢竟那個時候還有很多男尊女卑的思想,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偏見,讓一個公主領兵在外,甚至可能還是有身孕在身的情況,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再然後就是武德四年李世民平定了王世充竇建德之後,唐朝不是緊缺武將的年代了,再說公主以軍禮下葬的時候,是有人提出疑義的,如果當時她還在統兵,是戰死沙場的,那麼以軍禮下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誰還會對這件事保持反對?

《舊唐書》把她和名將合傳,死後以軍禮下葬,李淵第三女,名不詳

如果不算戰死,病死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兩唐書,資治通鑑裡都沒有提到她的死因是意外因素導致,所以很有可能是病死,而且大家都知道李家有高血壓冠心病的遺傳史,心臟病算一個。

再來看一下新唐書的公主列傳,推斷一下平陽公主生孩子的時候,巴陵公主,就是平陽公主的兒子柴令武的老婆,在李世民的女兒中排第七,具體出生日期也不詳,但是排第五的長樂公主有記載,是武德四年,那麼往後推兩年的話,巴陵公主大約生於武德六年左右。

《舊唐書》把她和名將合傳,死後以軍禮下葬,李淵第三女,名不詳

巴陵公主和柴令武是皇家的表兄妹婚姻,年齡應該相仿,那麼,柴令武的出生也大約是武德六年左右,或者稍早一些。如果是這樣的話,平陽公主死於難產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這裡存在一個駁論,如果她當時剛剛生下孩子,那她怎麼可能出現在山西戰場,這樣死於戰爭的可能就更小了。

《舊唐書》把她和名將合傳,死後以軍禮下葬,李淵第三女,名不詳

平陽公主打仗的時候,肯定很厲害,兩唐書對平陽公主的讚美簡直不是蓋的,可惜,時光荏苒,物是人非,現在提起巾幗英雄我們會想起來花木蘭,穆桂英,卻不會想起平陽公主。

注:文章配圖和文章無關,是影視劇《將軍在上》裡的劇照,這部劇很好看,強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