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7.9,這個時代的虛無,在我們內心囤積成一場熊熊大火

文 / 龍貓

直到如今,本貓對於《燃燒》的結尾仍然記憶深刻。

所有的痛苦都被嚥下去,悄無聲息的。

爆發時也是無聲的,留下一抹刺骨的冷和鮮豔的紅。

紅在最深處的時候,血浸溼了衣服,人已經不行了,但是眼神卻是有思想的。

最終的那場意料中的結果裡,Ben就這樣看著鍾秀。

他的死帶著一股宿命的味道,壓抑的痛苦最終被一場快速的殺戮所釋放。

豆瓣7.9,這個時代的虛無,在我們內心囤積成一場熊熊大火

死亡的來臨是沒有開端的。

韓國電影的《黃海》,主角久南死於黃海之中,一位年老的漁民將重傷的他扔下漁船,重返港口,之後一切復歸於平靜。

《黃海》的連鎖性是造成這一悲劇的最大原因,沒有人會意識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他們只想知道要取得目標,需要去做什麼。

所以殺戮本身,有時候只是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總是在不經意的一刻,死亡便來臨了。

1 虛無

本貓沒看過原著《燒倉房》,對於本片的感受全來自於最直觀的觀後感。

比如,惠美的「橘子」寓言,Ben的「淚腺障礙」以及鍾秀的「無節制*慰」等等,全片展現出來的質感是病態的、直接的、毫不掩飾的,這讓電影對觀眾的衝擊性,從一開始就是全面而毫不留情的。

因此,虛無從一開始就撲面而來。

惠美與鍾秀的久別重逢,像是故意設定的橋段:一個生活中遭遇麻煩的落魄作家,遇見了一個三流的銷售模特,看起來像是遇見了知己一般。

豆瓣7.9,這個時代的虛無,在我們內心囤積成一場熊熊大火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鍾秀和惠美的情感遭遇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也不會有真正共同的話題可以聊,這在之後惠美與鍾秀分道揚鑣就可以窺見一二。

一個被生活現狀困擾無法逃出生天,另一個則嚮往著物質世界的富饒風景,並願意為之付出所有。

人的多變性是非常有趣的,這一點在三個年輕人身上尤其明顯,物質所給予的力量往往是短暫的,但是卻能解決掉當下的麻煩,所以尋求短暫的快樂要比尋找長期的簡單直接得多。

無論是ML,亦或是Drug taking,還是燃燒本身,都是能夠獲得短暫快樂的方式之一。

豆瓣7.9,這個時代的虛無,在我們內心囤積成一場熊熊大火

身體上的歡愉在第一次出現時,給予了鍾秀「釋放」的渴望,這種「釋放」是主觀的要求,透過角色多次*慰的鏡頭, 以潛文字的方式解釋給觀眾看,而實際上肉*的展現,本身也是一種極主觀的形式。

在已故導演貝託魯奇的電影《戲夢空間》裡,矛盾是慾望的探照燈,越展現現實社會與人物生活之間的格格不入,也就越能強化電影中的各種矛盾。

在這樣的世界裡,沒有被限制的禁忌,一切都被隨性設定,無論是事情的主人還是事物本身,遵循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

你想象的橘子會欺騙你的神經,勾引你的唾液,填充你的胃,甚至會成為你的夢魘,是卻欺騙不了除了你之外的任何人。惠美關於「橘子」的啞劇是一場獨角戲,入戲太深,不瘋魔不成活。

2 飢餓

科學家說,餓感來源於精神上的傳達,我們的身體不會感覺到餓的感覺,只有大腦會傳遞這種感覺。所以如果忘掉了飢餓這種感覺,我們大概就不會餓了。

「Little hunger」和「Great hunger」的由來是惠美講述的,但是惠美本人卻像是一個轉述者,講述著鍾秀和Ben的飢餓故事。而且即使是像惠美這樣的人,也無法擺脫掉個人對孤獨的恐懼(橘子啞劇的寓言彷彿在這時不奏效了)。

豆瓣7.9,這個時代的虛無,在我們內心囤積成一場熊熊大火

Ben的飢餓彷彿是他那不發達的淚腺的補償,因為淚腺的缺陷,不能流淚,是否也就隱喻著他對底層人們的吞噬是一種精神的補償呢?

像在片中多次提到的美國暴發戶蓋茨比一樣,為了得到貴族階級的關注而揮霍金錢,大辦盛宴,以浮華的排場掩飾內心的「貧窮」?

豆瓣7.9,這個時代的虛無,在我們內心囤積成一場熊熊大火

惠美的角色定位十分邊緣,以至於多次幾乎要忘掉了她,但是她的每次出場卻必然要與理想主義掛鉤。而她本人是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卻是無從知曉的。

在本片中,惠美跳了兩次舞,一次是在Ben的私人聚會上,一次是在鍾秀家的庭院裡。如果說本是韓國的蓋茨比的話,那麼惠美則是被Ben加以打造的「舞者」,兩者之間的關係隨時可以被解除。

然而,後者卻是被前者玩弄於鼓掌間的角色。即使是第二次,在庭院裡,惠美裸身跳「飢餓之舞」時,彷彿是被卸掉了鎖鏈,但其實只不過距離死期不遠。

簡單來說,那是死前對自由的最後一聲嘶吼。

豆瓣7.9,這個時代的虛無,在我們內心囤積成一場熊熊大火

惠美的存在解釋了本和鍾秀的精神狀態與現實社會的矛盾,她像是一個敘述者,也是一個當事人,我們知道她揹負著卡債,透過微薄的工資還債,但表現在我們面前的卻是像一個沒有被現實生活所壓垮的透明人。

故事從頭至尾都沒有強調過惠美的性格,她的情感或者故事都是與身邊的人繫結在一起的,我們對於她的記憶也是碎片化的。

她被作為人類的食物,被另外兩個人蠶食。

鍾秀從惠美身上得到了愛情,雖然這份愛情很快就變質了,但是鍾秀的餓感卻消失了,因為惠美的出現充實了他的缺愛的胃。

Ben從惠美身上得到了戲弄的愉悅,他並不在乎這個女人是誰,只在乎身邊存在著一個女人。女人的出現就像是鐘錶上分針和時針,沒有了哪個都會毀了一切。

豆瓣7.9,這個時代的虛無,在我們內心囤積成一場熊熊大火

片子中有一段關於燃燒的定義很有意思:鍾秀對於燃燒的理解是痛苦的,而Ben則將燃燒定義為一種歡愉的結束。

所以,當Ben將象徵結束的燃燒付諸於實踐時,痛苦也就落到了鍾秀身上,大棚沒有被燃燒殆盡,但是惠美卻消失了。鍾秀瘋狂尋找惠美,陷入痛苦和絕望中難以自拔。

一語成讖。

豆瓣7.9,這個時代的虛無,在我們內心囤積成一場熊熊大火

兩人的對話在晚霞降臨時結束,而晚霞則隱喻著惠美(從非洲回來之後的聚會中,惠美提到當地美麗的晚霞),最終兩個人的鬥爭也會因為惠美產生。

豆瓣7.9,這個時代的虛無,在我們內心囤積成一場熊熊大火

3 燃燒

最後單方面的殺戮,是積攢了許久的餓感爆發。

片中給出很多的細節都預示這種結局出現的可能性。它是突然的,也是必然的,沒有人會在事情發生前知道之後將發生什麼事。

豆瓣7.9,這個時代的虛無,在我們內心囤積成一場熊熊大火

《七宗罪》裡薩摩賽特最終也沒能阻止米爾斯處決掉「傳道者」,因為憤怒來的時候極為迅速,很難消除,就像飢餓一樣,只有被「結果」填充,才能消除。

《燃燒》裡的Ben和鍾秀,雖是兩種完全不同性格的人物,卻都被社會的階級性所壓制著,確切地說,其實他們都是犯人。

尋求各種方式燃燒著自己的生命,燃燒著金錢、女人、慾望,以及那個象徵一切的大棚——一切最終一定會歸於平淡,但有些事情,也一定會深深的烙印在主角的心裡。

豆瓣7.9,這個時代的虛無,在我們內心囤積成一場熊熊大火

《燃燒》這部電影儀式感極強,片中的寓言、舞蹈和臺詞都在有意無意的為主題「燃燒」做鋪墊,它是現今社會年輕人的生活狀態的探索,同時也是導演對於人類精神世界的探索。

如今的我們,雖然不願承認,但是大概也生活在這種狀態中——無意識的尋找精神食糧,失去了對時間的概念,也喪失了對觀念的認知。

本貓覺得,這就是導演想要傳達的東西吧!

喜歡記得點贊和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