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裡來鬧元宵,用古詩詞來伴你過元宵節

五更飛夢渡鯤洋什麼意思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每個節氣裡都有一個念想串起人們的共鳴,只因為每個節氣裡都蘊含著相似的溫暖,不同的人內心深處裡流淌著不同的眷戀。

正月裡來鬧元宵,用古詩詞來伴你過元宵節

元宵,願古人筆下的詩意,可以為大家帶來圓圓的夢、圓圓的愛、圓圓的心情、圓圓的日子、圓圓的運氣!在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文人們也都愛賦詩一首。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歷代文人墨客讚美元宵花燈的詩句數不勝數,如今讀來仍趣味無窮。

唐代時,元宵放燈已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京城“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為花樹”。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詩云牶“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描繪了燈月交輝,遊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場景。這首詩是描寫長安城裡元宵之夜的景色。據《大唐新語》和《唐兩京新記》記載:每年這天晚上,長安城裡都要大放花燈;前後三天,夜間照例不戒嚴,看燈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門貴族的車馬喧闐,市民們的歌聲笑語,匯成一片,通宵都在熱鬧的氣氛中度過。唐代詩人張悅也曾用詩讚道牶“花萼樓門雨露新,長安城市太平人。龍銜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歲春。”把元宵節賞燈的情景描述得淋漓盡致。李商隱則用“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的詩句,描繪了當時觀燈規模之宏大。值得稱道的,還應首推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這裡雖沒有正面描寫元宵盛況,卻蘊含著十分歡樂愉悅熱烈熙攘的場景。

正月裡來鬧元宵,用古詩詞來伴你過元宵節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況空前,燈市更為壯觀。

蘇東坡

有詩云牶“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范成大也有詩寫道“吳臺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詩中的“影燈”即是“走馬燈”。大詞人辛棄疾曾有一闕千古傳誦的頌元宵盛況之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花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明代更加鋪張,將元宵放燈從三夜改為十夜。唐伯虎曾賦詩盛讚元宵節,把人們帶進迷人的元宵之夜。詩曰“有燈無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滿街珠翠遊春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樽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正月裡來鬧元宵,用古詩詞來伴你過元宵節

清代元宵熱鬧的場面除各種花燈外,還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阮元有羊城燈市詩云:“海螯雲鳳巧玲瓏,歸德門明列彩屏,市火蠻賓餘物力,長年羊德復仙靈。月能徹夜春光滿,人似探花馬未停;是說瀛洲雙客到,書窗更有萬燈青。”清代詩人姚元之寫的《詠元宵節》詩“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動、精彩別緻。

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往往與愛情連在一起。歷代詩詞中,就有不少詩篇借元宵抒發愛慕之情。北宋歐陽修詞“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抒寫了對情人的思念之苦。

正月裡來鬧元宵,用古詩詞來伴你過元宵節

《元夜》宋】朱淑真

火樹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春風。

新歡入手愁忙裡,舊事驚心憶夢中。

但願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

賞燈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會同。

正月裡來鬧元宵,用古詩詞來伴你過元宵節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藉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物件。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歐陽修(生查子)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裡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滿城燈火,滿街遊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而是為了反襯“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的與眾不同。此詞描繪出元宵佳節通宵燈火的熱鬧場景,梁啟超謂“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認為此詞有寄託,可謂知音。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正月裡來鬧元宵,用古詩詞來伴你過元宵節

《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代】崔液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誰家”“何處”這四字包涵的內容實在太多,它把人聲鼎沸、車如流水馬如龍,燈火閃爍,繁華似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語道盡。連用兩個詰句,不僅將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達得靈活傳神,而且給人以無限回味的餘地,言有盡而意無窮。

正月裡來鬧元宵,用古詩詞來伴你過元宵節

《蝶戀花·密州上元》

【宋】蘇軾

燈火錢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

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

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雲垂野。

全詞用粗筆勾勒的手法,描繪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節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對杭州的思念和初來密州時的寂寞心情,但仍不忘關心著民生。“昏昏雪意雲垂野”意象看似悽清,卻有一種“瑞雪兆豐年”的喜悅之情。

正月裡來鬧元宵,用古詩詞來伴你過元宵節

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節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複雜的節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

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元宵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正月裡來鬧元宵,用古詩詞來伴你過元宵節

元夕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楊廣(隋煬帝)

法輪天上轉,

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

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

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

鍾發琉璃臺。

正月十五夜

(唐)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

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

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穠李,

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正月裡來鬧元宵,用古詩詞來伴你過元宵節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

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

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裡開芳宴,

蘭紅豔早年。

縟彩遙分地,

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

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

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

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進天上著詞聲。

正月裡來鬧元宵,用古詩詞來伴你過元宵節

月色

(唐)

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

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閒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人賽紫姑。

元宵

(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採蓮船,

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

孤燈猶喚賣湯元。

青玉案元夕

(宋)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

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蕭聲動,

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正月裡來鬧元宵,用古詩詞來伴你過元宵節

生查子元夕

(宋)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

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溼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

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

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

也在遊人笑語中。

折桂令元宵

(元)佚名

愛元宵三五風光,

月色嬋娟,

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

燈燒陸海,

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

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

人靜荒涼,

角品南樓,

月下西廂。

汴京元夕

(明)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

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

金梁橋外月如霜。

元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

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

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

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

正月裡來鬧元宵,用古詩詞來伴你過元宵節

元夜踏燈

(清)董舜民

百枝火樹千金屧,

寶馬香塵不絕。

飛瓊結伴試燈來,

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

一回微笑,

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

向阿母低低說。

妲娥此夜悔還無?

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

難疇疇昔,

總是團圓月。

正月裡來鬧元宵,用古詩詞來伴你過元宵節

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

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

試燈風裡賣元宵。

元夕影永冰燈

(清)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

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

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

暈氣疑從月裡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

來宵還得盡餘歡。

元夕無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無月光,

明月多應在故鄉。

欲向海天尋月去,

五更飛夢渡鯤洋。

正月裡來鬧元宵,用古詩詞來伴你過元宵節

正月裡來鬧元宵,用古詩詞來伴您過元宵節!提前祝大家元宵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