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遞延所得稅,教你準確理解並記憶

所得稅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遞延所得稅,教你準確理解並記憶

在財務報表上有這麼兩個專案讓非財務人摸不著頭腦,讓財務人哭笑不得。那就是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非財務人根本就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財務人可能略懂,但是要讓自己來確認,可能就犯難了,因為理解的並不透徹。財務人看會計準則,可能寫了一大堆,準則的語言本來就專業,晦澀難懂,看完可能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

那麼到底什麼是遞延所得稅呢?其實要理解起來很簡單,正如字面意思,這是一筆被遞延確認的企業所得稅。

如果一個事項未來能讓企業少交所得稅的,就作為遞延所得稅資產。如果一個事項未來會導致企業多交所得稅的,就作為遞延所得稅負債。

金額怎麼確定?也很簡單,就拿這個事項產生的金額乘以未來確認這筆所得稅期間所適用的所得稅稅率。舉個例子,比如今年虧損了100萬,這個100萬可以在未來5年彌補,彌補虧損的時候可以減少彌補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從而少交企業所得稅,這個時候這個事項就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而且預計明年可以申請高新技術企業,適用15%的所得稅率。那麼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金額就等於15萬(100*15%)。

再比如,對固定資產來說,新的政策是說小於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但是要注意,這個只是稅務上允許一次性計入成本費用,會計上依然要分期折舊。

這個時候會導致會計上這個資產還有價值,但是稅務上已經全部計入成本費用了,資產沒有價值了。

那麼未來報廢這個資產的時候,會計上會把剩餘的資產價值轉入成本費用,而稅務上因為資產早就價值為0了,所以稅務上不認可會計上的成本費用,導致要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從而增加企業所得稅。

這個時候就要確認一筆遞延所得稅負債,而且注意未來每年都要調整遞延所得稅負債的金額,調整的金額就相當於每年會計上計提的折舊金額*稅率。

根據上面的例子,也提供了我們另外一個考慮這個問題的思路。那就是如果一個事項在今年彙算清繳時調增或調減了,未來需要做反向操作的,那麼就需要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比如上例,固定資產購入當期,稅務上調減了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未來每年彙算清繳時,都要調增一筆會計上計提的折舊金額。所以要確認遞延所得稅。

非財務人只要知道本文前兩段的意思,知道什麼是遞延所得稅就行了。財務人,建議好好理解一下本文舉得兩個例子,如有不明白,歡迎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