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後,終於有人從李雪健手中接過了“焦裕祿”這個角色

今年是主旋律題材的電影和電視劇大爆發的一年。

從年初的爆款電視劇《覺醒年代》,到後來的《大決戰》,可以說這些爆款電視劇,都在用自己的行動證明:

主旋律也能拍得很好看,主旋律只要情真意切也能拍成爆款。

31年後,終於有人從李雪健手中接過了“焦裕祿”這個角色

而主旋律電影方面,拍的雖然不多,但是也有幾部爆了的:

一部就是正在熱映的電影《中國醫生》,另外一部就是劉燁主演的電影《守島人》。

而隨著這兩部主旋律電影逐漸退熱,現在又有一部主旋律電影頂上來了,那就是由郭曉冬主演的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

其實如果大家記性足夠好的話,就會發現1990年的時候,李雪健主演的一部《焦裕祿》,就曾經紅極一時。

31年後,郭曉冬從李雪健老師手中接過“焦裕祿”這個角色,他到底憑什麼?

31年後,終於有人從李雪健手中接過了“焦裕祿”這個角色

1,不再追求宏大敘事,而是從細節入手!

為什麼之前的主旋律題材的作品,很難討得觀眾的歡心?

其實道理這次的《覺醒年代》說透了,之前的主旋律作品,大多都離觀眾很遠,大多都是從宏大的敘事角度去講述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

可是這次的《覺醒年代》,恰恰就避免了這個毛病。

處處都是從小處著手,處處都是將神變成人。

31年後,終於有人從李雪健手中接過了“焦裕祿”這個角色

正是這種生活化的鏡頭感,瞬間就讓歷史和現實結合到了一起,正是這種細節化的鏡頭感,瞬間就讓老百姓感同身受。

而這次的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也是透過這種細節化、生活化的場景在追憶那段往事,在重塑“焦裕祿”的形象。

比如這麼一個細節,當焦裕祿的妻子對焦裕祿非常不滿意,覺得人家的孩子都能穿新衣服,而他們家卻窮得叮噹響的時候。

焦裕祿不再是課本里那種開口“大理想”,開口“為人民服務”的不接地氣的形象。

在妻子面前,他就是一個丈夫,一個會喊老婆“老婆大人”的甜嘴丈夫。

31年後,終於有人從李雪健手中接過了“焦裕祿”這個角色

這種焦裕祿的形象,在之前的電視作品之中是沒有出現過的,而正是這種真實感,這種接地氣的人設,確實瞬間就能吸引到當今的觀眾。

還有一個細節,那就是焦裕祿自知自己時日不多的時候,回了一趟老家,見到了自己的母親。

在母親之前,焦裕祿不再是縣委書記,不再是丈夫、爸爸,只是一個兒子,一個依戀母親的兒子。

31年後,終於有人從李雪健手中接過了“焦裕祿”這個角色

用現在的話來說,焦裕祿的這種形象,有點“媽寶”,但是真是這種對母親的依戀,這種對母親的依賴,恰好把焦裕祿的個人形象變得更加真實,變得更加讓人能夠信服了。

他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也只是一個兒子。

但是因為信仰,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他才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戰士,他才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英雄。

從來都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一個個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的普通人,這就是焦裕祿的精神!

31年後,終於有人從李雪健手中接過了“焦裕祿”這個角色

2,一個人就是一顆星!

其實在沒有看這部《我的父親焦裕祿》之前,我都還有點不理解焦裕祿為什麼要這麼努力,為什麼要這麼付出?

直到我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才慢慢明白了背後的深意。

在很小的時候,焦裕祿的母親就教育焦裕祿,一個人就是一顆星,當一個人壞事做絕以後,他的那顆星就黯淡了。

正是母親小時候在焦裕祿的心中植入了這份商量和勇敢,正是母親小時候對焦裕祿的言傳身教。

31年後,終於有人從李雪健手中接過了“焦裕祿”這個角色

才讓焦裕祿在長大以後,一直保持著正直、善良。

而等到焦裕祿當了父親以後,他也是這麼教育自己的子女的。

比如他的兒子,因為報了他的名字,逃票去看了戲。

焦裕祿一聽到這話,當下就要揚起手來扇兒子的耳光。

可是最後他還是忍住了,只是語重心長地把兒子拉到身邊教育到:“即便你是縣委書記的兒子,你也不能看白戲,你也不能逃票!”

31年後,終於有人從李雪健手中接過了“焦裕祿”這個角色

轉頭,他就給了兒子錢,讓他把票錢給補回去。

至於焦裕祿對待女兒也是一樣的態度,女兒畢業,妻子要求焦裕祿給女兒安排一個打字員的工作,這樣工資高點,工作內容也輕鬆一點。

可是焦裕祿一聽這話,立馬說道:“老百姓的女兒幹什麼職業,我的女兒也要幹什麼職業!”

而轉頭焦裕祿就把女兒安排到鹹菜廠去上班。

31年後,終於有人從李雪健手中接過了“焦裕祿”這個角色

而為了讓女兒理解他的苦衷,女兒上街賣鹹菜的第一天,焦裕祿還專門換了一身衣服上街替女兒叫賣。

作為父親,焦裕祿確實做到了言傳身教,確實把自己從母親那兒傳承來的良好家風都傳承下去了。

焦裕祿精神傳承自哪裡?

其實就是焦裕祿母親說的那一句:

“每一個人都是天上的一顆星,做好事的人會永遠明亮發光!”

31年後,終於有人從李雪健手中接過了“焦裕祿”這個角色

3,郭曉冬確實從李雪健接過了“焦裕祿”的角色!

《我的父親焦裕祿》開拍的時候,挑了很多演員。

但是最後焦裕祿的女兒,也是這部電影的監製,一眼就相中了郭曉冬。

一個當然是外形上郭曉冬既有一種男人的滄桑感、而且他瘦高的身材和焦裕祿很像;

另一方面也是郭曉冬的眼睛大大的,有力量,有說服力。

也就是說郭曉冬光是從外形上,光是從氣質上,就已經和焦裕祿的形象完美的貼合了。

31年後,終於有人從李雪健手中接過了“焦裕祿”這個角色

而為了完美的呈現那個年代的真實感,導演組也是真的用了心,全國範圍內徵集那個時代的服裝道具不說。

光是焦裕祿身上的那根皮帶,導演組都能找到出處。

最絕的還是那件最能代表焦裕祿人設的毛線衣,直接就是焦裕祿的女兒,按照當年的記憶,一比一織出來的。

當最完美的演員,穿上那個時代的衣服,梳上那個時代的髮型。

確實一秒鐘,焦裕祿就從歷史裡活過來了。

31年後,終於有人從李雪健手中接過了“焦裕祿”這個角色

雖然郭曉冬這版的“焦裕祿”離李雪健的時代遠了一點,但是把郭曉冬和李雪健放在一起,確實還是能夠看到郭曉冬版本的優點和新鮮感。

我相信隨著這部《我的父親焦裕祿》上映,這部電影也會同《覺醒年代》、《大決戰》一樣,重新爆發出生機,重新爆發出力量。

畢竟一部更接地氣,一部更富有人性的焦裕祿,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