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是“不講武德”專業的課代表,看武德的緣起緣滅

先兵後禮是什麼意思

大秦是“不講武德”專業的課代表,看武德的緣起緣滅

“不講武德”梗,狂風捲地般肆虐了網際網路一整年,惹得人民日報親自下場批駁,終於止息了這場譁眾取寵的鬧劇。

現代人眼中的武德,是指習武之人的道德規範和道德品質,即尊師重道等等。“不講武德”中的武德,也屬於道德規範範疇,即比武中的“點到即止”。

“點到即止”

與中國“武德”之初,觀點相近,即武,以戈止武。

華夏文明的歷史長河之中,常有人為時代觀之以“禮崩樂壞”,用以強調道德淪喪,綱常失序。之於武德,更是如此,無論是個人較技,還是征戰殺伐,好像都不在有定式的規範來約束了。

那麼,中國人什麼時候開始不講武德的呢?

大秦是“不講武德”專業的課代表,看武德的緣起緣滅

《左傳·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故使子孫無忘其章……武有七德,我無一焉,何以示子孫?”

《左傳》中記述,“武德”一詞,出自楚莊王熊侶之口,而且是列國眼中不講“禮”的蠻夷楚國。

楚莊王熊侶何許人也?春秋五霸!既然是霸主,怎麼會講“武德”呢?別忘了,這是春秋時期,制霸天下的關鍵,必須用“尊王攘夷”來粉飾其行動正確性,這一點上,另一外霸主齊桓公玩得更溜。

周公建周禮,用禮來給德行刻度,用禮給天下臣民劃線,不外乎於在明確“天下共主”的前提下,以行為標準來緊密團結各諸侯國。可惜隨著社會以及生產力的發展,利益和生存所需,遠遠不能用禮制和德行來保障。所以,春秋之末,“武德”也出現了拐點,那麼“霸主”為什麼還要堅持講武德呢?

要知道,楚莊王熊侶原來也是不講“禮”,不講“德”德,畢竟所謂“蠻夷”嘛!“武德”的緣起與一個聞名於世的成語有關,即“問鼎中原”。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親領大軍北上,以“勤王”名義攻打陸渾戎(散居黃河南、熊耳山北之陰地,又稱陰地戎,後被晉國滅),兵峰直抵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在周王室邊境陳兵示威,所謂“觀兵於周疆”。周定王惶恐不安,派周大夫王孫滿慰勞楚莊王。楚莊王在接見王孫滿時,問九鼎之大小、輕重。

為何問九鼎呢,原來九鼎相傳為夏禹所鑄,象徵九州,夏、商、周奉為傳國之寶,是天子權力的標誌。楚莊王問九鼎,意在“示欲逼周取天下”,由自己取而代之。王孫滿見楚國國勢熾盛,只得委婉地答道:“在德不在鼎。……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聽了這話,楚莊王深深記住了這個“德”字,立即班師回國。當然這也有實力不允許,以及不敢滅周的原因在,總之“問鼎中原”之後,楚莊王就成了講“武德”的代表之一。不過,他的“武德”是先兵後禮派的。

原來的楚莊王在東邊是專業滅小國的,可講了“武德”的他簡直判若兩人。示例數條,其一,陳國內亂,陳國大臣殺死陳君,楚莊王率軍平亂成功,本欲吞併陳國,楚國大臣申叔時勸誡說:“

王以陳之亂,

而率諸侯伐之,以義伐之,而貪其縣,亦何以復令於天下!”

意思說白了就是,要名,就別要人家的國,想稱霸,別計較一城一地。楚莊王聽懂了,而且他講“武德”了啊,於是,敲鑼打鼓幫陳國復了國。其二一例,楚國攻打鄭國,鄭國舉國抵抗三月不敵,鄭君投降,只求保社稷宗廟,自己的老婆都送給諸侯都行!楚王一看,好啊,鄭君有“德”,於是乎,不顧勸阻,退兵三十里,成全了鄭國。

沒過幾年,楚國與宋國打,宋國打不過,想起鄭國之事,趕忙仿效,楚莊王一看,好吧,也饒了你吧,撤兵!楚莊王是實實在在的“先兵後禮”派,講盡了“武德”,當然這其中必然有許多戰略考量,但這位極度認同與極力融合華夏的“蠻夷”,最後終成了實力上的,也是道義上的“五霸”。

大秦是“不講武德”專業的課代表,看武德的緣起緣滅

有“先兵後禮”派,必然有“先禮後兵”派,但這位的“先禮後兵”,並不是我們現代人所理解的樣貌,而是講“武德”,也就上古之戰爭禮法,這位就是宋襄公。

用現代人的看法,這位諸侯打仗純是個二桿子。宋襄公的崛起大同小異,名起與率領諸侯平定齊國內亂,而且極講“仁義”,特別講“武德”。但宋襄公制霸路上的最大攔路虎,就是楚國。

公元前638年,由於鄭國親近楚國,為了削弱楚國的力量,宋襄公率軍伐鄭,而楚國派兵來救,雙方在泓水岸邊發生激戰。戰鬥開始時宋軍已經排成戰鬥的行列,楚國人沒有全部渡過泓水。宋襄公的哥哥子魚說:“對方人多,我方人少,趁著他們沒有全部渡過泓水,請攻擊他們。”

宋襄公說:“不行。”楚軍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陣勢,(子魚)再次報告(宋襄公)。宋襄公說:“還不行。”(楚軍)擺好陣勢(宋軍)才攻擊楚軍。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受傷,他的護衛官都被殺死了。

宋國人紛紛責備宋襄公。襄公說:“君子不再殺傷已經受傷的敵人,不俘虜頭髮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憑藉險隘的地形阻擊敵人。我即使是亡國者的後代,(也)不攻擊沒有排成陣勢的敵人。”

你瞧,宋襄公實在是太講“武德”了,這在我們現代眼中,實在是愚不可及,但確實當時的“春秋大義”。要知道,先秦時代的戰爭,是極具禮法的,真正的“點到即止”,講“武德”。

春秋時期作戰,首先交戰的雙方約定地點,地點必須是兩國的邊界地區,稱之為為“疆場”和“野戰”,也就是邊疆或野外的意思。然後下戰書,約定時間地點,並且戰書的用詞謙虛恭敬。雙方都會優待敵軍使者,要舉辦宴會迎接,宴會上一定有奏樂和賦詩,使者作為客人也會答謝。

兩軍戰車數量均等,即敵軍出動10輛戰車,我方也出動10輛戰車。作戰時雙方戰車捉對廝殺,也就是我駕駛的戰車只與對面的那輛敵軍戰車作戰,不和其他敵軍戰車交鋒。而且必須雙方都將戰車擺置妥當,方可進攻交戰。

這其中還有許多相當繁瑣的交戰法則,對於進攻的距離,俘虜等等都有相當完善的規定,可以說是“武德”的極致。

春秋時期,還有許多“武德”的代表,諸如齊桓公等等,總之“五霸”們都講“武德”。那麼,被他們滅的國,殺的人又算什麼呢?那就是“度”的問題了,之於是否是沽名釣譽或者其他,都在意會之中。他們講“武德”,所謂“度”還在!

什麼時候開始不講武德的呢?

大秦是“不講武德”專業的課代表,看武德的緣起緣滅

大秦來了,養馬的東夷人,用“德”換來了周天子的一紙承諾,再用獻血鑄就了強秦的到來,擺在他們面前的就是“東出”。

秦人不講“武德”,他們想要的是整個華夏,在這期間,一個完全沒有“武德”的人劃空而出,大殺四方,讓各諸侯國聞風喪膽!

白起,號“人屠”!

公元前274年,白起率軍攻打救援韓國的趙、魏聯軍,大破聯軍於華陽(今河南新鄭北),擄獲韓、趙、魏三國大將,斬首十三萬,魏將芒卯敗逃。又與趙將賈偃交戰,溺斃趙卒二萬人。

公元前265年,白起攻打韓國的陘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

公元前261年,長平,坑四十萬。

“不講武德”

但也正是如此,才為未來強秦一統打下了基礎。

中國人不講武德之始,始自強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