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養大妻子的3個兒女,繼女拿走他的20萬,妻子急了,大鬧店鋪

60歲大爺在獨生女10歲時,2婚娶嬌妻,養大她的3個兒女。20年後,大爺出車禍,女兒趁他神志不清,拿走他的20萬。如今,繼母急著要回,大爺大鬧女兒的店。

丈夫養大妻子的3個兒女,繼女拿走他的20萬,妻子急了,大鬧店鋪

81歲的劉永橋,是當地縣城的一名鐘錶匠。31歲的劉紅是他的獨生女。在劉紅三歲時,劉永橋和妻子離婚。他靠著這一門修表手藝,獨自把女兒拉扯大。就在去年,劉永橋遭遇車禍,在醫院搶救了整整六天。他從鬼門關被搶救回來後,卻氣憤的要跟獨生女兒斷絕父女關係。

老人指著臥室裡的皮夾層,說,自己的存款之前就藏在上頭,這筆錢是自己辛苦攢下來的養老錢。之前除了自己和女兒,沒有第三人知道。因為自己年紀大了,考慮到今後的一些養老問題,他早早的把存摺密碼告訴了女兒。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女兒趁他神志未清,取走了存摺上的所有錢。

女兒趁他身體虛弱,辨別能力差時,以幫他買養老保險的名義,帶著他前往銀行一次性取走了20萬元存款。

為了防止女兒逃避,劉永橋特意到期銀行調取了監控。

影片顯示,當天下午四點多,劉永橋坐在銀行的櫃檯前,陪在他旁邊的是女兒劉紅和其男友。

當時他出車禍不久,頭腦並不清醒,籤那些取款單,他花了十幾分鍾。在劉永橋的印象中,當天的一切全憑女兒把控。

女兒自從拿走了20萬元後,就像變了一個人。劉永橋曾多次託親戚找女兒要錢,都無一例外吃了閉門羹。

丈夫養大妻子的3個兒女,繼女拿走他的20萬,妻子急了,大鬧店鋪

譚翠英是劉永橋的妻子,對於丈夫把這筆錢交給女兒代為保管的事情,她一開始也不知道。當丈夫告訴她這件事後,她心裡其實是有些想法的。

劉紅經營的服裝店,距離父親的鐘錶店不到一公里,她既不願忤逆父親,卻做出了不孝之事。

劉紅透露,事發前,她已經把五萬元給了父親和繼母。她想著,這筆錢怎麼也都還沒花完。沒想到,父親就再跑過來找她要錢,這裡面肯定有別的原因。

提起父親的養老問題,沉默著的劉紅突然激動起來。夜色中,她紅著眼直呼父親身旁的女人為譚翠英,顯然劉紅與譚翠英之間的關係很是微妙。

劉紅是劉永橋唯一的親生女兒,看似破裂的父女關係,背後也許真正的原因,是劉紅和譚翠英之間的互相猜忌。

劉紅強調,密碼是父親本人提供,這足以證明他取款意識是清醒,並非自己趁著父親迷糊刻意騙走這筆錢。父親的錢,她是取了並代為保管,但並不是偷。

譚翠英指責劉紅不僅強佔老伴的財產,甚至讓劉永橋重新回到前妻,身邊方便共同養老。

劉紅說,她從未說過讓繼母與父親離婚的話。她還強調,繼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和父親吵鬧,幾乎到了離家未離婚的境地。去年父親遭遇車禍後,她更覺得,繼母對父親並不上心。

丈夫養大妻子的3個兒女,繼女拿走他的20萬,妻子急了,大鬧店鋪

在父親車禍搶救期間,劉紅和繼母之間矛盾升級,她和男友曾在父親搶救時前往醫院照料。但在病房裡,繼母卻推三阻四,不願照顧父親。

她肯定,繼母與父親的感情存在很大的問題。父親康復期間,繼母卻給他頓頓喂白粥,繼母的做法,讓劉紅心裡很不舒服。

劉永橋說,女兒當初對自己的承諾是會管他的養老。考慮到自己只有一個女兒,他最終才決定把這筆錢給女兒保管,女兒還承諾每月給他固定的一筆生活費,確保他的晚年生活質量,但拿走錢後,承諾就變了。女兒只願意照顧自己,確保繼母撇在一邊,這肯定不行。

譚翠英比劉永橋小四歲,丈夫在她中年因病過世。她50歲時經人介紹認識了劉永橋,隨後,兩人重新組建了家庭。那時,她的三個兒女和劉紅一樣大。27年過去了,她的兒女們也長大成人,條件還不錯。

劉永橋聰明也能吃苦,早出晚歸,異常節儉,靠著這門修手錶的手藝。40幾年了,一個人養活了一大家子人。

隨著年紀的增長,他的手腳越來越不靈活,車禍更讓他的右手神經萎縮,無法再做任何精細的修理工作。

劉紅三歲時,父母因性格不合離婚。隨後,她與父親在一起相依為命,前七年跟父親感情一直很好,直到劉紅十歲,父親再婚,這一切的美好都被打破。

繼母也有三個子女,跟父親在婚後的前兩年,譚翠英對劉紅的態度很好,但並沒有維持太久。

為了子女之間的事情,父親與繼母之間難免發生爭執,劉永橋甚至對譚翠英動過手。家庭關係一直以來比較緊張。

對於車禍前的七年時間裡,都是女兒在自照顧自己的說法,劉永橋當場否認,說,女兒當初把20萬拿走保管時,曾口頭承諾每月拿出2000元給自己做生活費,這樣的承諾也只維持了兩個月,後來就改成了800,一個月再後來完全隨心情給。

劉永橋的侄女也說,伯父住院期間,劉紅只在醫院呆了幾天,隨後便將她的父親全權給了交給護工,77歲的譚翠英一直陪伴在伯父身邊。

考慮到雙方對於當初拿出這筆錢的約定,都是在為保管,因此從法律上講,作為當事人的劉永橋有權利要求劉紅返還這筆錢。

同時,這筆錢屬於劉永橋和譚翠英夫妻的共同財產。因此,譚翠英有權利要求索回這筆款項,另外,劉紅對老人有贍養義務,這個義務並不能因為返還這筆錢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