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事多半發生在雨天——讀餘華的《現實一種》

壞事多半發生在雨天——讀餘華的《現實一種》

用悲劇去記錄生活,像是鐫刻在身體上的文字一樣,能夠產生短暫的痛感。

“壞事多半發生在雨天”。餘華的《現實一種》,像極了封建王朝裡皇室子孫操戈奪嫡,“這雨好像下了一百年了”,正如一個垂垂老矣的王朝,中堂內躺著病入膏肓的老嫗,預示著即將在這雨中走向的覆滅。

故事由最初的一場意外,一個孩子將一個嬰兒不慎摔傷致死,引爆兄弟二人的連翻覆仇,推動故事走向了高潮。西方電影裡的兒童多會有一些邪惡的本性呈現,這與中國文化裡的“性善論”形成了對立。可以認為,兒童本身對於危險的認知不夠,更容易陷於困境或者製造恐慌,也有如安徒生童話《皇帝的新裝》的小男孩,可以童言無忌地撕破皇帝的偽裝。

壞事多半發生在雨天——讀餘華的《現實一種》

“死生亦大矣!”潛意識裡,一個家庭作為社會的最小單位,也在矛盾中自我催生和革新,或誕生生命,或沒入煙塵。堂兄弟兩人的遭遇,也在對映親兄弟兩人最後的結局。“死寂”般的家庭氛圍,充滿著疾病、暴力、變態和難以自控的情緒,讓人倍感不妙。摔傷、踢飛、病亡、啃食、槍斃,以死亡描述作為故事的框架,構成了小說的整體脈絡。

悲劇的發生,但又可以從中尋到根跡,魯迅的解讀總是那麼的深刻,“這是他們孃老子教的!”不得不承認,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有比兒童更善於做出的剋制,但多少缺乏了一些純真和自然。山峰、山崗就像是連綿起伏的大江、大河,傳遞著比血更濃的快意恩仇。

故事的結尾,最後一個終結或者被終結的人,都將因“復仇”而變得弱不禁風。

壞事多半發生在雨天——讀餘華的《現實一種》

古往今來,或死於內鬥,或陷於阻外,無論是利益還是情感,都會因矛盾的激化最後積重難返。為公平正義而獻身的人,值得歌頌和追隨。作奸犯科被人唾棄的,最終也將會成為過眼雲煙。陽光之下沒有新鮮事,歷史總在迴圈往復,利益在現實世界裡被無限的平衡。如同身體的一個零件,移植到另外一個軀體上,同樣可以開花結果。

正應了那句話,“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