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時運不濟,熬過去,就翻身了,沒有捷徑,請知悉

現在沒錢,是容易翻身的,就看你敢不敢改變自己的思維和行動。

你可能不信,我見過身邊很多幼時家貧的人,現在都成為了你們眼裡都有錢人。

1:劉哥的逆襲之路

2:什麼是“高認知”的“窮”人

3:債務是如何產生和消失的呢?

現在就說一下我認識的一個身家近億的老闆,背後逆襲的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劉哥的逆襲之路

劉哥1965年出生,家在西部大開發省份,家裡5個兄弟姐妹,家境一貧如洗。他高中學歷,那個時候的高中學歷,頂得過現在的本科學歷了。後來憑藉自己的能力白手起家,多年前就擁有了近億身家。

25歲之前:

劉哥高中畢業後來去當了義務兵,他跟我說起他當兵是在炊事班,因為他體能確實不是很優秀。但是在炊事班學會了一件事,就是把肉菜放在碗底,盛飯先盛半碗,半碗飯吃完後,再繼續盛滿一碗飯,他坦言當兵的時候幾乎沒有餓過肚子。

退伍後回農村當起了養豬專業戶

回來以後就一直在老家養豬。平時豬生病啥的,也是他自己看書學著醫治。

好巧不巧,有些豬還真被他治好了,雖然省了一些成本,但是隻能說是夠解決溫飽的。後來村裡也有其他人家的豬病了,也是請他上門幫治,他算是他們村裡的赤腳豬醫生吧。

看到這裡是不是他以後會逆襲成為養豬大亨呢?並不是,後來他轉行了,因為養豬真的只能解決他的溫飽。他父親也勸他年輕的時候,不要總留在農村,要出去闖一闖。

養了兩年,覺得也沒有多大前途,於是就把豬都賣了,打算轉行做賣貨。

25歲-30歲:

去鎮上趕集,做點小買賣。

劉哥後來聽說去鎮上趕集賺錢,他就帶上老婆,去批發市場進了一批貨,騎著腳踏車兩口子就開始了擺地攤。

聽說他那個時候,是鎮上賣得比較好的那位,我問他有什麼技巧沒?他笑著告訴我,其實也沒啥,大家賣的東西都差不多,主要是他老婆吆喝聲比較大,能夠吸引顧客停留,促成交易。

不過也不是長久之計,練地攤競爭大,靠天吃飯,如果不是圩日,人流量不大,當天也是沒有多少收入的。

30歲-35歲

找了份穩定的工作並做點副業。

劉哥算是做過一點小生意,但始終是不穩定,所以日子也是過得比較苦,加上兩個孩子還小,開支挺大的,劉嫂經朋友介紹,進了一家百貨公司當售貨員,一個月工資300塊,聽說還是國企性質的。

劉哥的文采不錯,寫稿子也可以。而劉哥的大哥早年當老師,後來進了事業編制,由於能力出眾,當了個小領導,正處級職稱和待遇。

90年代,他的父母讓大哥託人給他安排了一份清閒的文職工作,類似於現在的鐵飯碗。工作也清閒,每天就是看看報紙喝喝茶。

可那時的工資是養不活家裡幾張吃飯的嘴的,劉哥利用自己的優勢,經常去採訪一些農戶,寫了一些貼切真實農村的稿件,投到了各大紙社。

那個年代是各大報社是不聯網的,劉哥經常一稿多投。按他的說法是,東邊不亮,西邊亮。

有的時候報社的編輯還打電話給他,追問他什麼時候投稿,說明劉哥的寫作能力還是不錯的,深受編輯的喜愛。

就這樣渾渾噩噩,又過了幾年,劉哥就快奔4了,還是生活上,還是在艱難維持。

35歲-40歲

迫於生活壓力劉哥幹回了老本行。

劉哥的女兒準備上高中了,走的是藝術生的道路。平時學鋼琴一節課就是他們夫妻一天的收入。但是不給女兒補藝術特長又不行,所以劉哥就想做點生意。

一開始想的養肉兔,還特意去其他養殖戶家裡考察。他覺得可行,後來花了幾千塊錢,買了一批兔苗,打算重振他養殖專業戶的名聲。

他說到這裡,我就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當一個人接近走投無路,生活窮困潦倒時,大多數人都是選擇老本行,因為他沒有更好的選擇,畢竟老本行熟門熟路,不求大富大貴,但求一日三餐可以解決。

我經常見到劉哥凌晨三點還在處理準備分娩的母兔,或許以後劉哥的孩子們知道自己的父親還在為了家庭熬夜,會有所感觸吧。

可後來市場行情不好,面對這些不可逆的外界因素,劉哥低價轉讓了所有的肉兔和裝置,這也標誌著劉哥再次創業遭遇滑鐵盧。

38歲那年,劉哥的父親把一輩子的積蓄拿出來,在郊外買了塊地皮,大概95平方。剩下蓋房子的錢,是由劉哥出的。

由於蓋房子錢不夠,劉叔找到了自己的大哥,借了2萬塊錢。最後借條還是劉哥的兒子籤的名字,或許劉哥的大哥和大嫂都認為,這兩萬塊錢,估計要等到劉哥兒子以後參加工作才能還得起吧。

剩下的錢,是借小姨子的。因為那個時候的小姨子的老公是做生意的,存了點錢,很大方地借給了劉哥和劉嫂5萬塊。

40歲-45歲

開始參與蓋房子的整個流程。

劉哥的本意是為了省錢,設計圖紙當時都是自己畫的,所有的建材都是自己去採購的,施工隊也是給村裡認識的人做。

這個時候的劉嫂剛好遇到下崗潮,礙於孩子要讀書,她就去廣東做家政保姆,每個月往家裡寄一千塊錢。

劉哥除了上班,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蓋房子上,也就是那段時間,吃飯不按時,後來還得了腸胃病。

每次澆樓面的時候,都要加班加點到半夜,劉哥總是現場監督,畢竟這是他們在鎮上第一棟房子,確實要很上心。第二天劉哥又繼續要上班。

房子蓋好了,花了多少錢,需要什麼材料,預算多少,哪裡可以省錢,劉哥用了一個小本子記錄了下來,這個經歷也讓他以後從事房地產行業奠定了基礎。

45歲-50歲

開始有了做房地產行業的雛形。

房子蓋好了,劉嫂也回到了家鄉,在鎮上一家窗簾店打工。而家裡隔三差五就有幾個朋友過來聚餐。透過朋友的介紹,劉哥認識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拍而合,做起了房地產的生意。

於是劉哥一吃完了飯,就用摩托車搭上劉嫂,在鎮上到處去尋找空置的地皮,那個時候鎮上還沒有房產中介的概念,想買房買地都是靠貼在門口的聯絡方式。

劉哥他們幾個朋友一起合資,拿下了一塊100多平方的地皮,劉哥由於沒有積蓄,就想把那新蓋的房子抵押給銀行貸款。

這件事還有一個小插曲:由於地皮大部分錢是劉哥的父親出資,所以土地證房產證寫的是劉哥父母和劉哥三個人的名字,要抵押房子貸款,就必須房子在劉哥一個人的名下。畢竟劉哥父母年紀也很大了。

劉哥的父母就找來了另外4個兄弟姐妹,跟他們說,現在把房子過戶給你們的二哥二弟,希望你們理解,並放棄這棟樓的繼承權。

那個年代,劉哥的父母都是跟劉哥一起生活,劉哥負責贍養,所以幾個兄弟姐妹也不敢有意見,簽了字,確保了把房子過戶給劉哥,避免以後出現糾紛。

房子順利抵押,拿到了50萬貸款,那個時候在鎮上這筆錢不少了。幾個朋友合力買了那塊地,然後前後花了不到半年,就差不多完工了,蓋了7層,沒有裝電梯那種。

這也得益於劉哥那些年積累下來的建築經驗,設計圖紙,買材料,監工都是劉哥一個人在負責。

那個年代蓋房子,跟現在的不太一樣,沒有大型機械,也沒有考慮裝電梯的問題。畢竟在鎮上,有小區概念的房子,也就2個。

而劉哥他們的房子一層間出了兩套套間,一套大概78平方,楞是做出了3房。沒想到卻受到了消費者的偏愛。因為不需要交物業費,還送摩托車車庫。

很快房子就賣光了。幾個朋友一算賬,這利潤非常可觀!於是開始依葫蘆畫瓢,一棟,兩棟,三棟。

幾個朋友的複製確實很成功,但是背後卻因為某些事情鬧掰了,大家把手上的房子都賣完後,就分道揚鑣了。這也驗證了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50歲-55歲

劉哥把所有的積蓄自己單幹。

這應該是劉哥最高光的時刻,劉哥看到了這行的利潤,索性辭了職,還成立了一個房地產公司。自己出資買地皮,蓋房子。

後來還在自己鎮上的電視臺花了2000塊一晚的費用打廣告。那個時候生意好呀,消費者也都是一些從鄉下上來鎮上務工的一些人,或者從廣東打工回來的一族為主。

劉哥後來還買了一輛寶馬車,穿的也是華倫天奴。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整個學校都沸騰了,畢竟那個年代在小鎮,寶馬並沒有多少輛,這也讓很多人給劉哥貼上了爆發戶的標籤。

55歲到現在

劉哥慢慢退出了這一行,靠著老本和收房租過上了提前退休的生活

後來地方政策有變,他那個模式的小型房地產已經不再適用了,迎來的是大樓盤的崛起。

劉哥深知無法再刻制當年的成功了,加上家裡有了一些重大變故。於是急流勇退,房子能賣的都賣了,賣不了的就出租了,慢慢賣。

資金也都存在了銀行,他坦言,這一行他是不會再做了,一來是自己的年紀大了,以後是年輕人的世界了。

二來是他身體在那些年裡熬壞了,一些疾病開始纏身。他的餘生想好好享受生活。現在他回到了老家,開始種一些柚子,養了幾隻雞,偶爾招待以前的朋友在老家裡的別墅唱唱歌,倒騰農家宴。

他還希望孩子們不要去做生意,就好好地考個編制,這樣的生活才是他所希望的。

劉哥總結了他成功的經驗

我問了他一個問題,劉哥你逆襲成功,有什麼經驗可以告訴我們年輕人嗎?

他坦言他是屬於大器晚成的型別。他把大輩子的經歷都告訴了我,可他隨後說的一句話,讓我醍醐灌頂。

他說以前的他,去當過兵,養過豬,練過攤,捧過鐵飯碗,寫過報道投稿,養過肉兔等等嘗試。這些經歷並不是直接可以讓他逆襲的因素,畢竟很多人也會有類似的經歷,這也是那個時代的人,很多人所能想得到的專案。

真正讓他逆襲的因素是恰好趕上了房地產行業的高速發展。

但是那些經歷確實也是為他以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可以看出劉哥是一個愛折騰的人,創業壓力和初衷始於要給家人更好的生活。

劉哥還說,他所認為一個窮人要翻身,就要不斷地嘗試新的東西,那些低成本試錯的東西。不要眼高手低,不斷積累經驗,學習知識和能力,因為一旦風口吹來,可能你就有了有關那方面的能力和經驗,就可以很快地吹起來了。

我總結了一句話,那就是:你儘管努力,其他的,交給天意!

再來說下什麼是“高認知”的“窮”人

你的鄰居是一位老闆娘,面容姣好,在鎮上做傢俱生意的,開著一輛豪華SUV。你認為她應該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現代化優雅女性。

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你的想法。

鄰居的車打不著火

這天你正準備開著你那輛“老破小”上班,這位女鄰居叫住了你。原因是她的車打不著了。

你出於鄰居間的面子,也只能幫她檢視一下。畢竟你對於汽車的維修保養比較在行,誇張點說,汽車的每一個尾燈,你都可以分辨出是什麼型號。

你登上了這輛高大的SUV,你試了一下啟動,果然打不著火,但也不是完全打不著,有動靜,發出“滋滋”的響聲,但不是啟動的動靜。

有著多年汽車經驗的你,一看就知道是電瓶虧電了,需要另外一臺車搭電啟動,再觀察是不是需要更換電池。

你把情況跟這位女鄰居說了,她才恍然大悟想起昨天晚上在車上熄了火聽歌,足足聽了有一個多小時。

後來你幫她搭通了電,她給你道了一聲感謝,對你說:“想不到你這麼厲害,高檔車也會修呀”!

你憨憨大笑:“這有啥,我對汽車知識那可是倒背如流呀”?說完女鄰居稱讚了你幾句,就離開了。

你心裡非常高興,覺得自己是一個高認知的人,可以憑藉自己的知識幫助到鄰里。

過了一會,你心裡又想,這老闆娘生意做得不錯,可汽車的常識怎麼會沒有呢?你覺得不可思議。

女鄰居換車徵求你的意見

時間又過去了兩個月,女鄰居找到了你,對你說:“帥哥,有件事想麻煩你一下”。

你問她,什麼事呢?

她說自己開不了那輛SUV,想換回轎車,問你有什麼好的推薦?因為上次你跟她說,你對於汽車知識那是相當在行。

你拍了拍胸口,對她說:“這事包在我的身上,你對於轎車的要求是什麼呢”?

女鄰居說,要求是外觀內飾好看,省油,動力強,檔次高,舒適好開。

然後你便花費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把每個品牌旗下的中高檔轎車車型列舉了出來,甚至還列出了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區別,優劣勢。

並按照女鄰居的要求,分了類,還去網上把價格優惠等全部寫在了PPT上。供女鄰居參考。

第二天女鄰居看到了你給她整理的資料,並從中挑選了一輛適合自己的轎車。

她非常感謝你,並說要請你吃飯。

你說不用啦,大家都是鄰里,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然後女鄰居又說了一句:“你真的是一個高認知的人,啥都懂,在事業上應該發展得很好吧”!

你本來是很高興的,聽到了這句話,你心裡咯噔了一下,原來你只是一家小公司的基層人員,生活水平也處於溫飽狀態,是朋友眼裡的“窮人”。

而女鄰居在事業上的成就,你是很難與之相提並論的。

你對朋友們說起了這件事

這天你和幾個朋友出去小聚,酒過三巡,你決定把這件事情說出來,讓大夥給你分析分析。

你說你的那位女鄰居,在汽車知識上啥也不懂,而自己在這方面的造詣,是很多人都比不上的,加上自己除了這個方面,還有很多方面,都是可以侃侃而談。

一個在公司擔任管理層的朋友告訴你:“你之所以在事業上沒有很大的突破,原因是就是什麼都懂,但只是皮毛,而你的鄰居老闆娘卻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了做生意上面”。

這個時候的你,才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懂得多,可那都是資訊碎片。

沒有把它們彙總貫通,也沒有專攻某一方面,並持之以恆,就像萬金油,聊天是談資,卻對自己的事業沒有多少幫助。

還有一個問題,很多事情你只是知道,而不是做到。

而這樣的你,是可以稱得上是“高認知”,但是又口袋幹扁的人。

債務是如何產生和消失的呢?

舉個例子:這天你帶著100塊錢去喝酒,買單的時候發現錢丟了,你跟酒館老闆娘說先賒賬。她見你是老客戶,無奈同意。

第二天

老闆娘去理髮店做了個新發型,做完以後跟理髮師說,過幾天再給你結賬。就這樣,理髮師也答應了。

第三天

理髮師去豬肉攤買了10斤豬肉,一斤10塊錢,跟豬肉攤主說賒賬過幾天就給。攤主也答應了。

第四天

豬肉攤主老婆生日,去蛋糕店挑選了一個100塊的蛋糕,並承諾過幾天就來結賬。蛋糕店老闆也同意了。

第五天

蛋糕店老闆找到你,並遞給你100塊錢,告訴你那天經過蛋糕店的時候,掉了這100塊錢在她那裡。後來透過各種打聽找到了你,現在把100塊物歸原主。

你謝了蛋糕店老闆,然後高興地跑去酒館結了你那100塊的酒錢。

酒館老闆娘也拿著錢,去結了理髮店的賬。而理髮店則同樣去結了豬肉攤主的100塊。

豬肉攤主又拿著這100塊錢,去結了蛋糕店的賬。蛋糕店老闆拿到這100塊錢,發現這不就是早上歸還給你的那100塊嗎?然後略有所思,欣然地笑了起來。

這個例子簡單地解釋了錢的流通和債務的產生與消失的一個迴圈。

再來說一個例子:

你養了兩隻雞,一大一小,大的準備產蛋,一天產一個。你覺得太慢,於是你用100只雞蛋租鄰居家的雞一年。畢竟雞每天都要料理,鄰居怕麻煩,就欣然答應了。

這個時候你有三隻雞,大的兩隻每天產蛋兩個,小的還沒有長大。你預計只要50天,就可以把100只雞蛋給鄰居,這樣租來的那隻雞,接下來每天產的蛋,就是你的了。

可這天由於你有事出門一趟,回到家看到滿地的雞毛,你慌了,連忙去雞欄檢視,發現是鄰居家的雞,被一隻野狼吃掉了。

所幸另外兩隻雞還在。可這樣的話,鄰居的雞你就沒辦法歸還了,連承諾的100只雞蛋恐怕也成了問題。

而鄰居聽說了這件事,當天決定讓你歸還他家的雞,和承諾的雞蛋,因為他們家每天也需要吃一個雞蛋,現在的情況是你和鄰居都吃不上雞蛋了。

這要怪也只能怪那隻狼了。

你向鄰居爭取,隨後鄰居表示給你時間,年底要把雞和蛋給他。於是你每天更積極地外出找蟲子回來餵你所剩的兩隻雞,期待小的那隻可以早點長大產蛋。

時光不負有心人,在你的悉心照料下,兩隻雞都每天都可以產蛋,可距離還給鄰居的條件,還差很多。

直到有一天暴風雨來臨,你好像看到了希望。

從那以後,兩隻雞產的蛋你就不收集了,讓雞自由孵蛋。一個月後,你擁有了好幾十只小雞。數量龐大的小雞,需要吃的食物也是很多的,你看了天氣預告,明天會有暴風雨,於是你把家裡的所有燈,轉移到雞欄裡,用來吸引各種小蟲子,比如大水蟻。

源源不斷的大水蟻給雞欄裡的幾十只雞提供了食物,讓這些小雞有了茁壯成長的機會。你還加固了雞欄外圍,防止野狗野狼的偷襲。

經過你的一系列努力,你雞欄裡可以產蛋的雞,就有好幾十只。每天都可以收穫好幾十只雞蛋,不出兩天,你就把那100只雞蛋還給了鄰居,還讓他在你的雞欄裡,隨便挑一隻雞作為補償。

這個例子或許可以讓你明白債務的產生和消失的問題。

寫在最後的話

看到這裡,你們知道該怎麼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