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生的困境:成不了的精英,不願回的底層

這句話隨著兩年前

《我的二本學生》

的上市,迅速火遍全網,作者是來自廣東的一所二本F學院的老師黃燈,這是在

她觀察了4500個學生,和兩屆班主任總結思考過後的記錄

。其中寫了近100名學生的親身體驗,這群來自二本生的自白,部分也反映了

當下二本學子的心路歷程。

這群來自二本院校的學生,在985、211的名校學生的光環下被遮掩得面目模糊,要知道現實中在大眾眼裡只有名校學生、專科生、其他大學生。儘管現實中儘管他們是大多數,但是發出的聲音不一,震耳發聵的宣言更是萬中無一,也正是由於

他們是大多數,就成了平庸的代名詞

,直到這本書帶來的喧囂場才讓他們走上了前臺,讓大眾聽見了二本生的聲音,其中

不只是對過往高考的回望、還有著對未來的迷茫慌張。

康石石從業這麼多年來也遇見過不少二本學生,他們在我們眼中都是可期發展的物件,但是仍會

面臨著一些困境,這些困境究竟是何?又要如何走出?

二本的魔咒是?二本學生,差了嗎?差在哪?

截止2022年5月31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013所,其中本科院校共1270所,而其中211、985佔席共計僅151所。優秀的人總是少數,所以才突出,才會萬人矚目;而正如我們之前所說

二本學生是現實中的大多數,那麼他們就差了嗎?

當如今隨著教育普及化、產業化之後,不禁叩問

年輕人的命運和教育之間究竟會是一種怎樣的關係?

二本生的困境:成不了的精英,不願回的底層

黃燈作為訪談嘉賓《十三邀》第六季第一期

什麼是二本?簡單來說,就是在高考後,985、211等第一批次錄取線之後才有機會被學生看見的院校,那麼

二本

則成為這些無法攀爬更高院校的

學生恥感的來源

,不少人會把它要追溯到

高考

那一站。

二本生的困境:成不了的精英,不願回的底層

圖源:網路

回望高考,相信不少學生在學生時期被灌輸的最

終極的一個目標就是高考

,所以我們的一切學習行為,愛好興趣統統被指向

對高考成績有無好處?

有好處家長恨不得掏盡所有也要一擁上前,而影響成績的興趣愛好一律靠邊站。

試問哪個同學沒有在年少時有過興趣愛好?

在被文化課的成績要求下而一步步被壓縮到最為逼仄處,直至被漠視再看不見。

即使我們的藝術生,

興趣可能在專業上得到了一些發展

,但是部分學生也會被成績要求規訓到喪失靈性,導向升學方向的要求而屈從,填報的是

不得不去而不是我要去的專業或者院校

,所以這就導致相當

一部分學生是在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都是一條預設好的軌道

,學生們被要求不可偏離的向前進。

高考落幕,擇校、選專業時,學生就面臨了家長和自我的拷問,

是否被第一批次錄取?專業是否是熱門專業?

這些都被認定是未來風向標,而這之後可能會是不被期待的滑檔、調劑…

這裡彷彿就面臨了人生的分叉路口

有的人走上了康莊、有的人去往了小徑

;但是焉知大道上不會路遇險灘甘於平凡、小徑分叉的路口不會偶遇花園飛躍變遷?

二本生的困境:成不了的精英,不願回的底層

出身北大的李雪琴在為滿足外界期待中而努力學習,拼命考上北大本科、紐約大學研究生,但內心的極度壓抑又讓她休學。她話語中的

我們得允許優秀學子沒有本事

,是,在期待中的孩子,往往會被賦予太多期待而倍感壓力,而現實卻往往不可得的東西太多,過多的期待就成了枷鎖。這時,輿論場中就會出現

人生的巔峰是考上清華考上北大的聲音

,這是

部分尖子生無法逃脫的困境。

而二本生呢?二本生的困境是

被公眾認定的一般且普通

。所以二本生就差了嗎?不見得,只是這些學生往往會抱著已經“中庸”了,雖高不成低不就,但又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然後放任自流。那麼如今在相關評論中我們會得到

一些關於二本生差在哪的結論是:他們甘於平庸,且功利、俗氣

。而這種狀態可以被改變嗎?當然!我們先追根溯源,這個情況是在過往中小學的填鴨式的教育下的猛藥、抗生素等等所導致,而這些可能需要長時間、針對性的引導

才能改變這種學生不進取、不主動、不思考的現狀。

我們要如何走出二本?二本生,被期待本身就是動力。

去年職場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一個

二本出身的丁輝,卻被很多人稱頌為“二本之光”

。他二本但跨專業考上了華東政法大學,節目選拔時筆試拿了第一,最後雖沒有逆襲成功斬獲offer,仍收穫了一批人的喜愛,也得到了北京、鄭州兩大律所的工作機會。而這背後是當初高考不努力

靠著考研進名校的而獲得的彎道超車

二本生的困境:成不了的精英,不願回的底層

《令人心動的offer》劇照

你問我後悔青春期自己的選擇嗎?

不後悔當然是不可能的

。在節目中,我對年齡沒什麼顧慮,但看到

其他選手的學歷

,我壓力倍增。我意識到,第一學歷會一直是我的短板。這讓我曾經忍不住想象,如果時間倒流,

我在高中時一定會拼盡全力,考一所更好的學校。

但後來,我慢慢想明白了,即便真的讓我回到18歲,

按照我當年的閱歷和經驗,我大概還是會像當初一樣。

丁輝 三聯生活週刊

如果我們聚焦到個人,去觀照這個群體,從

不被期待到自我期待再到被社會期待

,丁輝的一路歷程可能是二本生向上出走的心路寫照,而且其後的原因大概正如其本人所說是

個人的閱歷和經驗所限

,但更深層的原因

可能被家庭教育所帶來的視野

是其早期發展受限的根本。

二本生的困境:成不了的精英,不願回的底層

而從整個歷史和社會角度而言,

社會流動可能才是被期待背後最重要的機制

,也是我們所需要深刻關注的事實,即

只有讓社會流動起來才會帶來社會上的根本變革

。要知道引導英國工業革命的發明家也並不是名牌大學出身的學生或是英國皇家會員,只是普通工匠的孩子,而他們正是用極大的熱情去投入科學之中,

才能帶來一個超前的蒸汽時代

。而中國,從唐宋時期的門閥制度逐漸被科舉考試取代,再到如今被公認的

最公平的考試——高考

,整個

社會自下而上的流動渠道

,早已向我們徐徐展開。

精英路上的註腳——教育

即使前幾年有

寒門再難出貴子

的論調橫行一時,但也無法去抵抗

社會流動機制的所帶來的作用

,可以這麼說,這句話後半句還應該道出的是

寒門要想出貴子只能依靠教育

。所以,回想這句話雖殘酷,卻也道出了部分事實,但這一事實

不是簡單的家庭背景所帶來的,而是我們對於教育的視野。

人力資源專家路寧說過:

學校教育解決的是提升國民整體素質的問題,它讓所有人能上學,但不以把所有人培養成精英為目的。家庭教育解決的是在發展中的競爭性問題,讓孩子在競爭中擁有優勢。

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父母,

不應用以往的保守僵化的思維去框定孩子的一生

,只是讓其沿著既定道路,笨拙守成地重複走家長用教訓堆起來的道路,而是在

競爭中抓住優勢

,讓孩子優秀賦能,

在競爭中找到自我,看見未來更為重要。

二本生的困境:成不了的精英,不願回的底層

而在康石石這裡從來

沒有被限定和不被期待的學生

,我們遇見過不少

本學生在個人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在我們的幫助之下,看到更廣闊的天地,

成功出走二本,找到了真的興趣所在。

二本生的困境:成不了的精英,不願回的底層

康石石東家漢藝學員Red同學 雙非二本 0基礎成功跨喜愛的專業數媒 獲倫藝CCI、格藝、布魯內爾、金斯頓offer

而我們除了在方向上的指引,讓學生們追尋到熱愛,努力地去跨越個人過往束縛之外,還要

提高其未來道路上的能力上限,激越學生的思維

,助力其能力上達到名校的要求,

讓學生實現學歷爬升,斬獲名校offer的夢想。

二本生的困境:成不了的精英,不願回的底層

二本生的困境:成不了的精英,不願回的底層

康石石東家漢藝學員H同學的檳榔專案最佳化前後對比 二本墊底 成功逆襲獲丹麥皇家藝術學院、金匠offer

所以他們在這個時代又要如何出走或是前行,其實無需我們給出答案。他們

自己會決定自己的未來

,而我們只需要對其

抱有期待並且提供幫助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