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仁、義、禮、智、信?你真的明白嗎?

因為歷史原因,現代人大多不瞭解儒家文化,對孔孟之道、論語大學中庸心學等,大都是一知半解。

有一句網路流行語很有意思,說是“請不要從別人的口中瞭解我,否則別怪我看扁你”,可見誤解往往來源於一知半解、不夠了解。

許多人提起儒家文化,第一反應會是,不就是那些之乎者也、艱澀難懂的文言文嗎?或者說哎呀已經是千百年前老掉牙的東西了,早已經不適應21世紀的新時代了。

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你有沒有謙虛謹慎、深入地瞭解過它呢?今天,青竹君就從儒家最經典的“仁、義、禮、智、信”,為您簡單地剖析一下儒家文化的真相。

什麼是仁、義、禮、智、信?你真的明白嗎?

仁,會意字,從人從二,本義是指人和人互相

親愛

,泛指博愛。後來演變為一種道德觀念,核心指人與人互相親愛。

《說文解字》:仁,

也。

《春秋元命苞》:仁者,情志好生

人,故立字二人為仁。

《禮記·經解》:上下相

謂之仁。

《禮記·儒行》:溫良者,仁之本也。

《韓非子·解老》:仁者,謂其中心欣然

人也。

《禮記·喪服四制》:仁者,可以觀其

焉。

我們從以上典籍的記載中看“仁”,可以提取出幾個重點詞彙:親,愛。我們在考察一下這兩個字。

什麼是仁、義、禮、智、信?你真的明白嗎?

親,本義表示關係相近的人經常相見,表示感情深、關係近。

《廣韻》:親,愛也。

《說文解字》親,至也。

可見,

親的意思大約是:基於血緣關係或者非血緣關係而形成的關係相近的人之間的愛

什麼是仁、義、禮、智、信?你真的明白嗎?

愛,最初見於《說文》小篆,原作“㤅”,像是一個人雙手捧“心”,張大了嘴,在訴說心中的愛。

《說文》㤅,惠也。《左傳》父慈子孝,兄愛弟敬。

《正韻》仁之發也。

《詩·小雅》心乎愛矣,遐不謂矣。

可見,

愛是發自內心的對別人好

綜上所述,我們再來看“仁”,《論語》有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指上慈下孝,就是父母愛孩子,孩子愛父母。弟,即悌,指兄友弟恭,兄弟姐妹平輩之間相互恭敬友愛。這句話的意思是:孝悌是仁的根本,一個君子,是會致力於務本的。

孝悌思想在儒家擴充套件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整個社會人們之間的和諧友愛。

所以,這個“仁”,真正的意思可以分為兩重內涵:

一是指人們之間發自內心、純真無邪的互相尊重和友愛,用佛家的話講,叫做“慈悲”“喜舍”。

二指聖賢的一種品質,也可以說高人、高能量、高緯度的一種品質,就是沒有分別心地對待每一個人,用佛家的話講,叫做“眾生平等”“菩提之心”。

《大學》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就是說,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有光明的德,人們學習大學的意義和目的,就是要使這“光明之德”彰顯,就是“明明德”。然後要親民,要有愛、有仁心地對待每一個人。最後達到最好的善。

可見,“仁”心,就是“明德”,是每個人本來就有的,用佛家的話講,叫做“本自具足”。也就是說,每個人生來就有“仁”,只是被物質世界給矇蔽了,需要透過學習聖賢文化,我們也可以叫修行,而得以彰顯,找回我們的“仁”。

通常和“仁”一同出現的是“愛”、“善”、“親”、“德”幾個字,他們的相通之處在於,“愛”“親”通常指對自己關係近的人,而“仁”、“善”和“德”,則是無分別心地對待大眾、眾生,換句話說,

“仁”“善”“德”就是“大愛”、“大親”

儒家講究內修和外修,內修即修心

當然不止儒家修心,道家、佛家也修心,這就是哲學在高階層次上的殊途同歸。

孔夫子講“里仁為美”,就是內在的仁是最美的。又講“君子求諸己”,君子“學而時習之”,講的就是君子最重要的、貫穿一生、必不可少的品質,就是內修。

所以,

內修,就是修內在,修內在的仁、德、善、大愛、大親。

什麼是仁、義、禮、智、信?你真的明白嗎?

義,初見於甲骨文,把羊頭放在長柄的三叉武器上面,表示一種“威儀”。

《說文》,己之威儀也。

《注》臣鉉等曰:與善同意,故從羊。

《釋名》義,宜也,裁製事物,使各宜也。

《易·乾卦》利物足以和義。

又《說卦傳》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可見,

“義”的基本含義為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如正義、義不容辭等;引申為合乎正義或公益的行為,如義舉、義務等

“仁”和“義”通常會捆綁出現,所謂大仁大義,仁義為懷等。孔夫子講“君子喻於義”,又說“君子以義為質”,也是此理。

儒家講的“義”,可以分為兩層意思:

內在的義,是和仁同義的,所謂仁義之心,就是此理;外在的義,是內在的仁義的外在表現,是基於仁義之心而做出的合理言行舉止,比如義舉等

。“義”是聯絡內在和外在的樞紐。

什麼是仁、義、禮、智、信?你真的明白嗎?

原作“豊”,字形像是一個禮器裡放著兩串貴重的玉,用以祭神。後作“禮”,本義是敬神、禮神。

《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釋名》禮,體也,指得其事體也。

《韻會》孟子言禮之實,節文斯二者蓋因人心之仁義而為之品秩,使各得其敘之謂禮。

故,

“禮”的基本含義為由人的內在仁義之心導引而出的、有利於人際關係和社會和諧的道德規範的行為體系,和風俗習慣而形成的儀節

(如彬彬有禮、禮儀、婚禮、葬禮等)。引申為符合統治者整體利益的行為準則(如封建禮教,今不取)。

儒家是非常注重“禮”的,孔夫子一生最大的功績之一,就是在《周禮》的基礎上編訂了六經,其中的一部《禮經》,就是專門講“禮”的。又如《論語·八佾》通篇都在講一個“禮”字等,可見“禮”在儒家文化裡的重要地位。

儒家的“禮”,用一段話總結,就是“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意思可以分為以下四點:

其一,就是君就要有做君子的樣子,儒家講君,其標準可是很高的,也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仁、義、禮、智、信”,所謂仁德之君,就是這樣的。其實仔細想想,這樣的素質,還真的是不容易做到的。

其二就是做臣子的就要有做臣子的樣子,對於君要恭敬順從,對於工作要勤謹負責。

以上兩點其實特別具有現實意義,它的深意推而廣之,就是我們再正常不過的社會生活呀,比如一個單位裡,做領導的,是不是就應該有做領導的樣子?要體恤下屬,關愛員工,還要有領導的智慧,能夠帶領大家做好業務等;而做員工的就要有做員工的樣子,對領導要尊重,要恭順,做事情要盡心盡力,做好、做精自己的工作等。所謂“在其位謀其政”,不就是這個道理嗎?大家想想,如果大家都這樣負責任了,各司其職,那麼一個單位、一個團隊,一個事業能不興旺發達嗎?否則,那這個單位或團隊則一定是一團稀亂、沒有前途的。

其三就是做父親的要有做父親的樣子,要對子女慈愛,要用自己的德行引導、教育好孩子。

其四就是做子女的就要有做子女的樣子,要對父母長輩尊敬、恭順、有愛,要聽父母的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要將自己儘量修的優秀,不讓父母擔憂我們的生活和前途。

以上兩點,推而廣之,就是范仲淹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應該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對待年長的人要尊敬有加,對待年幼的要慈愛有加。如此,不就是和諧社會嗎?否則,就會有以下詞彙像臭雞蛋一般砸向你:為老不尊,又老又壞,大逆不道,不孝逆子,沒素質,沒道德,素質低下等等。

我們前文講過,儒家講究內修和外修,內修是指要修“仁”“善”“德”的內心,“義”為連線內外的紐帶,那麼“禮”,則是“仁”“德”“善”的外在表現,也就是外修。

孔夫子曾大聲疾呼:“人而不仁,為禮何?人而不仁,為樂何?”可見,

“禮”是建立在“仁”的基礎之上的,是“仁”的外化。有“仁”才有“禮”,內外兼修,才是君子。

當然,到了具體的“修”上,其實是內和外的關係應該是互根互用,互相促進的。比如一個有大仁義大仁愛的人,那他行事一定是有禮的。反之,一個人一直在謙虛謹慎地修“禮”,也就是修行,修正自己的行為,那他也會逐漸地完善內在的“仁善德”。內外並進,形成良性的成長軌跡。

什麼是仁、義、禮、智、信?你真的明白嗎?

智,如上圖所示,是知道、明瞭的意思。

《說文》識詞也。

《釋名》智,智也,無所不知也。

《孟子》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荀子·正名篇》知而有所合謂之智。

可見,

“智”的基本含義,應該是在“無所不知”的基礎之上,而形成的一種明辨是非的智慧和能力。

佛家裡的“智慧”“般若”,是指一種極高的境界,達到了無我、無他、無分別、大慈悲、普度眾生的大智慧境界。

儒家的“智”,是指在“仁善德”心的基礎之上,修得的明辨是非的智慧和能力

。兩者也是很相似的,有共通之處。

“智”對一個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許多人對傳統文化,對儒家文化又誤解,就是完全忽略了這個“智”。

有“智”的“仁善德”,才是“真正的仁善德”,否則就是“偽善”,就是爛好人;有“智”的“孝悌”才是“真孝悌”,否則就是“愚孝”“愚悌”,其實也是等同於“逆”。

所以,就內修而言,“仁智”才是完整的修心,缺一不可,同等重要。

這一點,孔夫子說得很明白,比如“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大概就是不受壞人的陷害的意思。

比如有子曾說:“禮之用,和為貴……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意思是我們用“禮”的目的是為了與人為和,為了和諧的,但是也不會為了和氣而和氣,如果碰到不符合“禮”的行為,也就是被壞人冒犯,那也不能妥協、將就、吃虧著和諧。

《論語》裡有這樣一則對話,有一個不大成器的弟子問孔夫子:老師呀,你一天到晚地教我們學“仁”,到底這個“仁”有什麼作用呢?如果有人告訴我們那個井裡面有“仁”,那我們聽了他的話是不是就要跳下去呢?

這時孔夫子回答說:你為什麼要這樣問呢?你可以當著我的面欺騙我,我也能夠接受,這不是因為我真的笨,而是因為我仁慈,我不忍心當面拆穿你。如果你連這麼點騙人的小把戲都識不穿,那就是真正的笨蛋,那還談什麼君子呢?

孟子有言:君子可欺之以方。意思是君子你可以光明正大地欺騙,言下之意是:

君子有他的智慧,你欺不欺騙是你的事,他能不能被欺騙那是他的智慧。

所以,君子、高能量的人、高階的人,一定是內外兼修的,其內在一定是仁智並舉的,這就是大道,就是強勢,就是強大。

再比如,現代有人提到上文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會嗤之以鼻,那就是缺乏智慧的表現,也是對於儒家文化不甚瞭解的緣故。

比如一個單位,一個團隊,一個下屬很努力,晉升得很快,然後成了他以前上司的上司,有人會說這不是“越禮”的表現嗎?到底是值得提倡呢?還是值得提倡呢?

再比如一個老人很壞,不懂事,沒有道德心,對子女也不好,那子女可不可以糾正他呢?這是不是也是“違禮”的?

孔夫子說:“君子求諸於己”,“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說的就是君子當然應該不斷地提升自己,內在、言行素養、工作能力等,在此基礎上得到提拔、重用,有什麼不可以的呢?只要不是損害他人的惡意競爭,正當的競爭當然值得提倡。父母無德,子女當然不能效仿,當然可以糾正。

君子之爭和小人之爭的根本區別在於:君子之爭是透過不斷地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內在、德行、言行素養、學識、工作能力而競爭;而小人則是透過損害他人而惡意競爭。這就是智慧。

什麼是仁、義、禮、智、信?你真的明白嗎?

《說文》信,誠也。

《集韻》信,愨也,不疑也,不差爽也。

《易·繫辭》:人之所助者,信也。

《左傳·僖七年》:守命共時之謂信。

我們再看看“誠”字。

什麼是仁、義、禮、智、信?你真的明白嗎?

誠,從心從成,表示真心地成全他人,說出的話要做成,要實現。

再看看“愨”字。

什麼是仁、義、禮、智、信?你真的明白嗎?

愨,從殼從心。

《說文》愨,謹也。

《廣韻》善也,願也,誠也。

“信”通常是和“誠”一起用的,所以

“誠信”的本義應該是真心地對待他人,真心地成全他人,對別人說出的話要兌現,要實現

所以,孔夫子說“敬事而信”,做事情要嚴謹、有信用。“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交朋友要有誠信,說出去的話都要實現。“主忠信”,要具備忠誠、信用的品質等等。

總結

“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文化的大整合、大總結,也是儒家文化千百年來流傳最廣的“代言詞”之一。

我們上文講過,儒家講究修身,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是其它更高方面的基礎保障。

而“修身”,其實包含了兩個方面:

“修心”和“修行”

一個指內修,就是修內在,其中“仁”“義”“智”“信”都是修心;另一個是“修行”,就是在內在認知、智慧的基礎之上修正行為,修正言行,其中“義”和“禮”都是修行。

如上文所言,

內、外是互根互用、相輔相成的關係,兩者互相成全、互相影響的良性向上的局面,以將我們修成一個高能量、高層階、強大的、智慧的人,這就是儒家講的君子。

再總結一下:

儒家文化的真相,可以用四個字作總結,就是“修內”和“修外”,或者“修心”和“修行”。

再總結一下,就是

“修內在的仁、義、智、信”

,和“

修外在的禮(行)

”。

學聖賢文化,享自在人生!

朋友們好!我是青竹,一枚致力於國學研習並身體躬行的修行人和創業者,在頭條記錄並傳播自己的悟道成果,希望給迷茫和焦慮的您以借鑑。

計劃今年以內主要以解讀《論語》為主,如果您喜歡我的作品,請點贊並關注我,我們一起修習、精進!!

相關連結:

精解《論語》之“學而時習”篇,找對方法,體驗學習的樂趣

《論語》新解之《學而》篇一

《論語》新解之《為政》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