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中講攝影美學(之十四)——非決定性瞬間

《決定性瞬間》一書1952年首先在法國出版時,書名叫《抓拍的照片》,後來在美國以英文出版時,編輯把書名改為《決定性瞬間》,這一新的書名取自卡蒂埃-佈列松自己撰寫的前言中的一“關鍵詞”。據說卡蒂埃-佈列松對編輯的“擅自主張”甚為惱火,說是“強加給他”的。所以,卡蒂埃-佈列松本人並不承認“決定性瞬間”這一說法。但迅速流行後,承認不承認已不重要了。

但不管怎麼說,書名這樣一改,卻使該書一下子在當時攝影界被奉為“聖經”,卡蒂埃-佈列松及其這一攝影美學思想被無數攝影師的頂禮膜拜,成為當時二十世紀的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不承認“決定性瞬間”的卡蒂埃-佈列松卻因“決定性瞬間”成了攝影師們的偶像。因此,他個人的有關攝影的種種喜好,如“畫面絕對不裁剪”、鍾情於50mm標準鏡頭、注重畫面構圖的完美、追求形式美感與瞬間美感的統一等等,被許多年經人學習模仿,並逐漸演變成為攝影界的“金科玉律”,或者說“清規戒律”。

在卡蒂埃-佈列松的無數粉絲中,就有來自瑞士的猶太人羅伯特·弗蘭克。

一、羅伯特·弗蘭克與他的《美國人》

1、羅伯特·弗蘭克荒謬的專案計劃

羅伯特·弗蘭克1924年出生於瑞士,16歲起步入瑞士的攝影界,接受過嚴格的攝影專業訓練。1947年來到美國。在美國他結識了攝影界的重量級人物,如沃克·埃文思、路易斯·福勒、安德烈·科特茲、以及愛德華·史泰肯等。這些攝影大師對弗蘭克的攝影產生了巨大的幫助與影響。

1953年左右,弗蘭克遇到了兩件非常不順心的事:1、《生活》等雜誌因為他的照片風格“不合格”的問題,經常拒絕刊登他的作品。2、他自認為與他的偶像卡蒂埃-佈列松關係尚可,卻在申請加入馬格南圖片社時被拒絕,這讓他感到是一種羞侮。兩次挫折使弗蘭克立下誓願:一定要努力讓自己的個人事業達到頂峰,並超越卡蒂埃-佈列松。為此他許下“豪言壯語”:要拍攝 “美國的影像”,從字面上看,這個龐大的專案名稱顯得很荒謬。然而,弗蘭克卻真的付諸實施了。

1955-1956年,弗蘭克開車穿越美國30個州,行程累積超過10000英里。他拍攝了767個膠捲,超過28000張的底片,從中精選83張照片,最終編輯出版攝影畫冊《美國人》。

朱永中講攝影美學(之十四)——非決定性瞬間

新奧爾良電車,1955年

《新奧爾良電車》是《美國人》中的標誌性照片,也是這本影集的封面。照片中,電車前面坐的是白人,最後面坐的是黑人。有趣的是,白人小女孩的手正好放在一塊寫著公共汽車的“有色人種”的木頭上,從這張照片可以窺見美國嚴重的種族主義現象。

2、獨特的編輯。當弗蘭克1956年6月回到紐約後,他幾乎花了一年的時間來整理編輯這些照片。他從28000多張照片中選出1000張底片列印,把它們貼在牆上,反覆觀看。1957年夏天,弗蘭克從這1000張照片中,又挑出大約100張,並重新列印。在排序中,他建立一個規則:如果兩張照片來自同一卷底片小樣,兩張排序必須隔開,其中一張一定要跟著其他卷的底片小樣排序。最後,弗蘭克選出83張照片編輯成《美國人》這本畫冊。

畫冊中,他沒有按照時間、地點和有頭有尾的照片故事的邏輯來排列照片,而是考慮主題、照片形式,情緒和概念上的關聯,以隱喻的主題將照片排序起來,讓照片互相對抗。

比如,開頭的六張照片,弗蘭克將關注點放在人身上,直接讓觀者看到美國人在不同環境的狀態。這幾張照片中,你注意觀看人物的表情、手勢,畫面的角度和氛圍,會發現上下兩張照片之間有著微妙情緒狀態的關聯性。

朱永中講攝影美學(之十四)——非決定性瞬間

遊行隊伍-新澤西州,霍博肯市

朱永中講攝影美學(之十四)——非決定性瞬間

市政官員-新澤西州,霍博肯市

朱永中講攝影美學(之十四)——非決定性瞬間

政治遊行-芝加哥

朱永中講攝影美學(之十四)——非決定性瞬間

葬禮-聖海倫娜,加利福尼亞州南部

朱永中講攝影美學(之十四)——非決定性瞬間

競技表演-底特律

朱永中講攝影美學(之十四)——非決定性瞬間

薩瓦納,喬治亞州

除了這六張照片外,弗蘭克將其他照片分為四個章節,每章都以美國星條旗的影像為引言,以探索美國文化的不同面向。

3、對傳統攝影美學思想的顛覆

①、弗蘭克認為單張照片不能說明什麼,也說明不了什麼。攝影應該以一個專案來進行,並且以攝影畫冊的形式來呈現。攝影畫冊中的一張張圖片不再是“獨立成篇”,而是積聚成一個整體共同發聲,闡述“整體意義”。弗蘭克的《美國人》這種“整體化”的畫冊編排方式,對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之後的攝影師更重檢視片的互相關聯與集體呈現,更注重畫冊在整體意義與氣氛上的表達。

②、徹底砸碎了對卡蒂埃-佈列松的崇拜及“決定性瞬間”的所有“清規戒律”。表現在:1、卡蒂埃-佈列松強調,攝影構圖應該在取景器裡完成,攝影師絕不能在後期對圖片進行剪裁。而弗蘭克在《美國人》中的照片,經過後期剪裁的照片比比皆是。2、卡蒂埃-佈列松認為50mm標準鏡頭最能客觀抓取現實中具有美感的景物。而為了與卡蒂埃-佈列松對抗,弗蘭克則主要使用500mm的長焦鏡頭。3、卡蒂埃-佈列松注重畫面構圖上的完美與畫面的美感。而《美國人》83張照片中的不完整構圖和隨意的畫面,看到的只是畫面的“醜陋”。弗蘭克認為,“卡蒂埃-佈列松除了對美感和構圖外,對其他任何東西都沒有感受。”4、平淡的日常瞬間,瑣碎的生活細節,根本找不到“決定性瞬間”追求的視覺奇蹟。弗蘭克認為“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片斷都可以成為按下快門的時機”。因此,弗蘭克的方式被稱為“非決定性瞬間”。

4、對《美國人》的反應與評價。在《美國人》一書中,繁榮的美國成了頹敗、孤獨、感傷的大地。技術至上論者認為弗蘭克的照片技術上不合格,許多照片對焦不實、構圖失衡、顆粒粗糙。而更多的美國人則認為他無視美國的“光明”,以一種充滿惡意的眼光在抹黑美國,甚至給他貼上“反美”的標籤。“沒有意義的模糊,粗糙的、灰霧的、傾斜的地平線、大面積的歪斜。”美國評論家斥之為“醜陋”,“一個無趣的,憎惡收留他的國家的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人》的內在價值逐漸被人們發現,新一代藝術家們開始認可弗蘭克,所有曾經的負面評價都被忘卻。弗蘭克的《美國人》成為了處於拜金熱潮與冷戰恐懼下的美國人的焦慮、不安、冷漠、疏離的最好影象。評判家們稱弗蘭克是天才,稱《美國人》是靜止的電影,是沒有情節的小說,是沒有音符的交響樂,稱弗蘭克用膠片抓住了人們的靈魂。弗蘭克也成為 20 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攝影師之一。他的《美國人》被譽為“現代攝影聖經”。

弗蘭克和他的《美國人》徹底顛覆了當時攝影審美趣味和藝術走向,也成為攝影“古典時期”與現當代時期的分水嶺。

二、威廉·克萊因與他的《紐約》

威廉·克萊因1928年出生於紐約。一九四八年,剛滿二十歲的他到巴黎學習繪畫。1952年,他的油畫作品在義大利展出,期間一位建築師希望他能製作一批抽象派的攝影作品,於是,克萊因回到了紐約,一邊為《時尚》雜誌工作,一邊在大街小巷拍攝自己的作品。這些照片最後集結為1956年問世的《紐約》。

《紐約》一書的全名叫《紐約的生活對你好上加好——恍惚中見證的狂歡》,這是借用了當時風行於美國的一句廣告詞“生活對你好上加好”,書名充滿了對美國社會的反諷與對傳統攝影審美的反判。

《紐約》一書出版後,在攝影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失焦、模糊、晃動、粗大的顆粒、黑白分明的反差、劈頭蓋臉的構圖,特別是充滿“克萊因”式狂放不羈的版式設計,充滿了對一切“現存制度”的反叛,把人們震得目瞪口呆。

朱永中講攝影美學(之十四)——非決定性瞬間

《布魯克林之舞,紐約》威廉·克萊因攝

一些人直接將之斥為“狗屎”;另一些人,如日本著名攝影師森山大道等,則將克萊因奉若神明,並在克萊因視覺的基礎上尋求建立自己的風格。

朱永中講攝影美學(之十四)——非決定性瞬間

森山大道 攝

克萊因獨特醒目的影像風格、對大都市的關注、畫冊設計的大膽前衛,成為後來者長期效仿的物件。集中表現在《紐約一書中的“反叛”,促使攝影界展開了一系列反思,進而揭開攝影美學的新篇章。

首先,對“好照片”標準的思考。威廉·克萊因是個攝影狂人,而且是狂到極點。他的狂體現在專幹反權威的事,儘管他很佩服卡蒂埃-佈列松,卻對其“決定性瞬間”的理論斥之如狗屎。只要卡蒂埃-佈列松主張什麼,他就反對什麼。傳統的“好照片”的標準被他以“粗暴骯髒”的照片砸得七零八落,促使人們重新審視之前的“好照片”的標準。顆粒粗糙、反差巨大的影像最終作為攝影藝術領域中重要的一種審美風格而崛起,被攝影界和大眾所接受。

其次,對“瞬間”的再思考。與表面上刻意迴避“瞬間”的羅伯特·弗蘭克不同,克萊因的照片都具有極強的瞬間感,但很顯然,克萊因的瞬間選擇標準完全不同於卡蒂埃-佈列松。他關注的“瞬間”等同於直覺觸發的“偶然”。用這種方法,克萊因用照相機不斷對平凡的生活進行取樣,進而萃取出生活的本質。

對“被攝者—照相機—攝影師”三者關係的再思考。克萊因的照片裡充滿了攻擊性和挑釁性。仔細閱讀克萊因的照片,就會發現畫面中明顯的“攝影師所處的位置”,給觀者一種強烈地“進入畫面”的奇妙感覺。例如,當你觀看他著名的作品《百老匯》時,可以直接看到被攝者的反應,可以感受到現場的氣氛,可以感覺到攝影師在按下快門時所站的位置。克萊因的這些照片提醒我們,照相機曝光的一刻固定下來的不僅是被攝者和情境,還包括了攝影這個行為和行為產生的結果。

朱永中講攝影美學(之十四)——非決定性瞬間

《百老匯》威廉·克萊因攝於1955年

克萊因和他的《紐約》展示了當代藝術中最重要的特徵——一切皆可打破、一切皆為打破。從此,攝影再無“清規戒律”。此舉改變了此後世界攝影的走向,拉開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攝影“新時代”的大幕。

由此,攝影美學的發展經歷了“畫意攝影”的早期審美階段,到“直接攝影”與“新客觀主義攝影”的“精細審美”、“決定性瞬間”的“瞬間審美”的古典審美階段,發展到以羅伯特·弗蘭克和威廉·克萊因共同創立的“非決定性瞬間”的攝影的“個性化”、內容的“日常化”、影像的“粗糙多義化”的現代審美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