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下

微信+

根據矽谷王川網文整理,用於學習

11、資訊獲取和反饋的渠道微博和推特最好

應當還是微博和推特最好。微博的互動頻率比微信高一個數量級,討論質量也要高一些,當然要注意迅速把有敵意者拉黑。

【資訊獲取與反饋渠道是提升認知的一個關鍵點】

12、臨近可能性

最近讀了 Steven Johnson 的“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還有 Stuart Kauffman ”Humanity in a creative universe“, 記了一點筆記,再加了一些個人感觸。

1/ “臨近可能性” adjacent possible 這個概念, 最初由生物學家 Stuart Kauffman 提出, 在所謂“前生物化學”prebiotic chemistry 領域, 意指在生命原生湯 (primordial soup) 內分子間所有可能發生的化學反應。在這個時刻,植物,動物,人腦是不可能出現的。

2/ Steven Johnson 在 “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一書中描繪到

”臨近可能性可以看成是一個未來的影子, 在現有事物的邊緣徘徊,提供了一個將現狀重新組合的路線圖。但它也不是一個無限大的完全開放的空間, 。。鄰近可能性告訴我們任何時刻,世界都可能發生非凡的變化,但是(某個時刻)只有某一些變化可以發生“

關於‘鄰近可能性’的奇特和美麗的事實是,它的邊界隨著你的探索而擴充套件。任何新的組合,將會帶入更新的組合到”鄰近可能性‘之內。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房子,每開一扇門,房子就會神奇地擴張。剛開始,你在一間有四個門的房間裡,每個門帶你到達一個新的從未去過的房間。這四個房間就是 鄰近可能性‘ 。但是一旦你開啟一扇門,走入一個房間,三扇新的門出現,每扇門又帶你到一個全新的房間,這個全新的房間是你無法從最初的起點一下子就接觸到的。隨著不斷的開啟新門,最終你會構建一座宮殿。“

3/ 網際網路的演化,先有 1968年的 AlohaNet, 再有 Ethernet 乙太網,再有 udp, tcp/ip, smtp, ftp, http 這些高層協議, 再有電子郵件,瀏覽器, 然後再有之上的臉書,youtube, 推特,微博, 微信等應用, 這就是鄰近可能性之演化的典型例子。

4/ 而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技術,其背後還包含了不同領域的多項技術的組合:不對稱加密技術,工作量證明演算法,Merkle Tree, P2P 網路, 區塊鏈等等。在這個組合的基礎上,又催生了各種應用的可能性。

5/ 人們往往把創新誤解為一個孤立的簡單的點子,或者浪漫化為阿基米德光著屁股從澡堂裡跑出來高喊 ”Eureka!“。

6/ 但大多數好的創新,是各種不同想法的一個叢集,是各種臨近可能性的組合。創新受制於周邊的軟硬體系統的條件, 創新本質上是一個網路。孤立於網路而奢談創新,好比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7/ 例如,2004 年印度尼西亞海嘯後,某國際慈善組織給印度尼西亞的 Meulaboh 市捐贈了八臺單價四萬美元的嬰兒保育箱。但四年後這些保育箱因為各種故障無法維修而全部停用。後來有醫生髮現當地大街上到處跑的是豐田汽車,於是用汽車零部件組裝成一個嬰兒保育箱。這樣不僅成本更低,而且遇到故障時在當地尋找/更換零件非常容易。

8/ 搭建一個催生創新的網路,本質上需要兩個條件:第一是高密度的連線,第二是網路要有可塑性。

9/ 人腦就是高密度連線的範例:一千億個神經元,每個神經元和外界有一千個連線。與之相比,有估算全世界網際網路上有四百億個網頁,假設平均每個網頁包含十個和外界的連線,全球網際網路站的連線密度比人腦仍然低兩個數量級。

10/ 高密度的連線,只有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或者網路平臺上才有可能。一些社會邊緣或者興趣小眾的人群,也愛聚集在大都市,因為只有在這種地方他們才更有可能找到同類。但不可低估他們對於都市生態多樣化,潛在的正面效果。

11/ 可塑性,是指一個網路,可以根據臨近技術邊界可能性的變化,構建新的網路組合的能力。缺乏可塑性的網路,將無法適應環境變化,無法抓住新機會。

公司的組織架構和文化,往往導致它的可塑性之缺失,而很難自我改造去抓住大的創新機會。

“創新的秘訣不是營造一種極度封閉的氛圍,然後坐著試圖努力思考那些偉大的想法。秘訣是把更多的零部件拿到桌子上。”

【節點的數量要足夠多,密度足夠大,更廣泛的連線成網路會有發生更多的臨近可能性】

13、不懂底層邏輯不可救藥

八十年代初個人電腦和列印技術剛剛出來的時候,有研究者做調查,發現不懂電腦的人,對於電腦列印到紙上的的資訊都比較重視,相信其真實度比較高。而電腦從業者則不以為然。同理,從來不知道 token 是如何創造出來的,沒用過 metamask, ethescan, myetherwallet 的人,都是充滿幻想,炒幣特別起勁的。而如果走過這個流程的人,就不會把絕大部分空氣幣當回事了。

而且你要和老年人解釋他還不領情,唯一的辦法可能就是讓他們自己走一遍流程,建公眾號,拼湊一篇雞湯文發出去 :) //@老熊: 同理沒上過網的中老年,對微信轉發的謠言雞湯都深信不疑

【得移動屁股過去,把底層邏輯搞明白】

14、擇優選擇

幼兒大腦的神經元之間的連線開始是像野草一樣瘋狂生長,然後隨著對環境的探索和適應,再不斷剪枝, 有研究說到成年時,大約 40%的不用的神經元之間的連線最終會被減掉。

這非常像微博裡的互相取消關注,和微信上的刪人甚至拉黑。不刪人的話,好友到了微信五千人上限,但如果長期從無聯絡,那就佔據空間浪費資源。最近看到 @張輝forestsong 一篇文章提出要定期刪掉那些 ”老死不相往來“或者”朋友圈三天可見“的微信聯絡人,很有道理。

可能是分成兩個階段,對新生事物先保持開放態度,什麼都可以少量試一點,然後再慢慢減少選擇,集中在最重要的東西上 。

【少就是多,快就是慢】

15、寸金難買寸光陰

1/ 多數人對於私人的時間的保護是非常不夠的。不熟的人約吃飯或者見面,就隨隨便便的赴約,然後浪費大量時間在交通和閒扯上,把自己搞得很累不說,也不會被別人尊重。

2/ 其實要推掉也很簡單,有事在手機上說,不一定要見面。我遇到過幾次想約見面的人,就告訴他們有事先在手機上講,結果他們又說不出什麼事來。這不是浪費時間嗎?這和謀財害命也沒啥區別。

3/ 對於有些非常想執著見面的請求,應當要求收諮詢費。真正有誠意的人,是會非常樂意付費的。有些人聽到收費的回覆,反應似乎是自己受到莫大的侮辱,那是他們的問題,你對他們不存在任何義務。就好像你對微博微信上的粉絲不存在任何義務,取關就取關,關你 P 事,正好淘汰掉一些和你不匹配的社交聯絡。

4/ 你的價值,永遠來自那些認可你的極少數支持者出的最高價,對於其它冷嘲熱諷的搗亂者要迅速拉黑, 這樣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可惜很多聰明人還是忍不住,會浪費時間在社交媒體上和不認識的搗亂者吵架,非常替他們覺得不值。

5/ 據說 Gucci 的包經常搞年終降價促銷, 結果很多消費者都等到降價才買,從來不原價買。Chanel 和 LV 對自己的品牌就保護得非常好,一直漲,絕不降價促銷。你是選擇做 Chanel 還是 Gucci? 選擇很簡單,但需要堅持和執著。

6/ 年輕人,沒有經驗時很難守住底線,被不熟或者沒有對等付出的人忽悠去浪費時間精力,把自己降格成常常促銷的 gucci, 而放棄了實現自身價值變成 Chanel/LV的大好機會。

智慧地利己,才能智慧地利人,才能智慧地利那些值得利之人。

在這個事情上不能保持紀律的人, 在體重,健康,事業,投資等各個領域上,也無法指望其保持高度紀律性。

coco 香奈兒: ”最有勇氣的行為仍然是獨立思考。(再把所想的)大聲說出來。“

提升自己創造價值是成功的一半,但有時守衛自身的價值甚至更重要。如果你自己都不願意嚴格守衛你的價值,你覺得陌生人的善意能給你從天上帶來餡餅嗎?你覺得別人可以信賴你幫助他們嚴格守衛他們的財富價值嗎?

愛馬仕的 Birkin 包,從八十年代初推出後,價格年均增長率達 14。2%,表現超過美國標準普爾指數。限量供應,對品牌的悉心維護,是其價格增長的重要因素

【生命短暫,時間寶貴,用到更有價值的地方去】

16、特立獨行的正確

(3)

尋找”特立獨行的正確“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至少在開始。

特立獨行的正確,往往來自於特立獨行的視角,特立獨行的全面豐富的知識體系。這些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而需要親自下長時間的功夫學習研究。沒有親自下大功夫和溶入大腦的知識體系,面對外界的忽悠和負面抨擊,很容易喪失主見而驚慌失措。

忽悠一:”半秒鐘就看清問題本質,和一輩子都看不清本質的人,命運註定不同!“

真相:沒有誰生下來就半秒鐘看清問題本質,這需要堅持學習和不斷探索。言之灼灼自稱半秒鐘就看清問題本質的人,要敬而遠之。實際上,重要的不是半秒鐘就看清問題本質,而是知道自己可能看錯。當意識到自己看走眼的時候,不是死鴨子嘴硬,而是勇於承認並且立刻改正錯誤。

忽悠二:”再不。。。就晚了“

真相:機會總是無處不在。過了這村,還會有別的店。但是如果沒有深入的學習理解,只想走捷徑從別人那裡獲得結論,要麼上當受騙,要麼過早套利離場。再不學習,則確實是晚了。

但多數人選擇了屈服,和全面接受當下大眾的共識。因為這是一條最容易的路,至少在開始。

如果你獲取資訊的渠道和普通人一樣,如果你的知識體系/觀察角度非常狹隘,如果你拒絕不斷向外探索,你不可能”特立獨行的正確“。

如果你沒有基本的哲學素養,不理解事物的矛盾性和多樣性,不去主動理解對立面的觀點和觀察角度, 你不可能”特立獨行的正確“。

如果當客觀事實不斷和你的預測相悖,你會自我合理化而拒絕調整思維模型,那你不可能”特立獨行的正確“。

如果你大部分時間是和一些同樣庸庸碌碌的人互相自我安慰,用”順其自然“當作懶惰和愚蠢的遮羞布,那麼你永遠不可能”特立獨行的正確“。

每當我看到很多別的地方事業有成,但無法獨立思考做個人投資決策的人,被一些低階荒唐的騙局忽悠導致慘重損失的時候。我就替他們深深惋惜。

有的人每天用著微信淘寶,卻沒有享受這兩個公司的增長紅利,而把終身積蓄毀於在低劣的 P2P 傳銷騙局上。

有的實業家放棄自己的區域性優勢,沒有仔細甄別和研究,在情懷和理想的忽悠下,輕易把大量血汗錢放到流動性極差的天使和風險投資上,結果很長時間大部分專案無法退出,欲哭無淚。

【特立獨行的正確建立在長期持續深度學習思考基礎上】

17、反饋

目測大約微博的 80-85%的使用者/粉絲是屬於殭屍粉,不知道這個資料是否差不多正確。

我估計我的目前實際真實粉絲數可能兩萬多一點,比我的公眾號粉絲數少很多,但是微博還是更好玩,因為可以迅速有各種評論和轉發反饋,經常是從意想不到的地方來的。微信的互動反饋週期太長了,而且相對封閉

需要有效讀者數目超過一個臨界點,才會感覺評論反饋的收益大於付出,否則還不如潛水。我用微博頭兩年,基本上是自說自話很少有人理。推特也是類似,當然還有一些微妙的不同。

粉絲和流量的誇大,應當是所有公司所有行業都有的現象。相對比較下來,似乎微博這個開放平臺在中文世界還是最大最活躍的。

這兩天沒有發太多帖子,突然兩天增加了四千粉絲。以為是殭屍粉,看來也許是之前被微博限流,然後又放流?

近親繁殖,一語中的 //@雷根切斯特: 封閉是主要因素。微信的整個生態本質上是近親繁殖的,一個人不經過大量努力基本沒法看到不同意見,反過來又把使用者養成“不符合自己意願的就不看不理”的習慣。微信適合輸出,想獲得輸入,尤其是實時、一線的資訊輸入,很難。

【多角度反饋,補足自己視角不夠】

18、領先指標和落後指標

受 Luca Dellanna 的啟發, 關於“領先指標” (leading indicator) 和 ”落後指標“ ( lagging indicator ) :

1/ 很多人和公司關心的東西,屬於 “落後指標” (lagging indicator) 。

2/ 比如做媒體的,點選率/轉發率就屬於落後指標, 而文章的深度/長期資訊價值屬於領先指標。

3/ 做生意時,每一單賺多少錢屬於落後指標,而建立起各方面長期的競爭優勢, 比如品牌,客戶網路,產品創新等等屬於領先指標。

4/ 做投資,關心某一筆交易的回報利潤,研究預測市場的漲跌屬於落後指標。建立起相對於普通人較大的全方位的結構性的資訊優勢,屬於領先指標。

5/ 如果你專注於領先指標的建設,實際上很少有人和你競爭,時間一長,效果就出來了。

關注“落後指標”本質上是目標導向,關注“領先指標”屬於過程導向。

外在的可以觀察到的財務資料和表象一般都是“落後指標”, 而內部的組織架構,產品效能等等,都是“領先指標”。領先指標有時很難看清,或者看清楚需要的成本大一些。

6/ 金錢和資源屬於落後指標。 比如大家都在做手機/做社交 app/ 做新零售,這是落後指標,而且因為這種落後指標早已有人佔了,有主了,再要去爭奪勢必付出不對稱的巨大代價。

7/ 獲取資源獲取競爭優勢的方法論,屬於領先指標,它可以教你哪些仗什麼時候可以打,什麼時候不能打,哪些事情大機率虧本根本就不應當去做, 哪些行為模式可以讓你不斷累積可以利用的競爭優勢。

8/ 還有個更微妙的問題是:很多人是根據來自落後指標的反饋,來調整自身的行為模式,但這種調整實際上是對舊世界的適應,而無法保證在複雜系統的未來演變中仍然可以成功。應試教育的分數,基金經理用大量歷史交易資料搞回測,都是這種情況。

有道理//@heavensyu肉已經長夠了:張小龍的演講說做微信不把做多使用者停留時長作為產品評價標準,而且專注於一致的使用者體驗和社交產品的初心,聽起來像是領先指標導向。而其它那些只關注於使用者停留時間增長的APP就是落後指標導向的了。

【因上努力】

19、生態系統

所謂生態系統,就是更多玩家在系統內提供各種各樣的工具和基礎服務,這樣使參與者做任何事情的成本都會更低。而且這些工具和基礎服務會彼此疊加,演化得更復雜更全面。同時在生態內,不管是買和賣,使用者還是服務商,潛在合作伙伴的數目都很多找起來很容易。

生態系統發展到一定程度,其複雜度會高得讓挑戰者無法替代。除非挑戰者另起爐灶構建一個新的技術正規化的生態,但這同樣需要若干年的積累,不是一件可以刻意為之的容易的事。

生態系統的差距,不是搞定某個具體技術難題就可以彌補,實際要調動的人力物力,可能是想象的十倍甚至百倍以上。同理,觀念知識結構的差別,不是講清一個具體道理對方就可以認同理解的。所以當你在知識結構上領先,不必擔心別人可以很快追上。但如果要趕上新的知識結構,要下的功夫會比想象大多了

一個人的敘事框架,取決於他所處的生態系統。個人的生態系統主要是他能影響的人群,傳統社會按規模依次是 校友圈 - 老鄉圈 - 工作圈。社交媒體普及後,透過社交媒體構建的生態系統遠遠大於傳統圈子,可以高兩到三個數量級。腦機介面技術成熟後,又可以進一步的提高。

技術的生態系統的好處是,系統內的任何問題一般都有工具或者迅速找到某種服務來低成本解決。知識機構的生態系統的建立,需要的是,看到任何不解的現象,馬上可以從現有知識結構中找到老的案例,或者有辦法迅速找到可靠訊息來源或信任的專家諮詢。

長期看,腦機介面可能性最大。但這類技術一開始可能非常簡陋,有各種缺陷,因此大家開始都不以為然。//@鵲疆疆鶉奔奔:我現在最期待,在不願的將來,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態系統來顛覆微信的生態系統,感覺現在的微信大有成為過去的QQ趨勢,是什麼技術呢?語音/VR/AI,不知啊,實在值得期待。

【知識結構上的生態系統決定其它生態系統】

20、底層邏輯到表象

意識到朋友圈和微信,微博和推特的很多資訊,因為表達的都是傾向於要引起人們注意力和情緒反應的內容,所以會潛意識增加焦慮感。同時還有媒體為商業利益推波助瀾,很難察覺抵抗。

這個潛意識的焦慮反應沒法直接壓制,只能多主動尋找更有深度更有趣的內容, 來防止被雜音分散注意力。

比較有價值的內容,是看極少數人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對一些趨勢的預測分析,而事後發展和大眾直覺相反,卻和他的預測框架基本吻合。這種分析,值得反覆閱讀追蹤,真正理解其底層邏輯。

底層邏輯到表象的邏輯鏈條越複雜越矛盾,就越沒有人耐心看,但這才是普通人憑自己努力真正可以抓住的機會。

尋找真正高水平作者的最簡單方法是看他幾年前寫的預測,這樣也可以迅速理解其認知的侷限性,而不是對其所有觀點的盲從。如果他分析問題的時間跨度太短,都是些今天漲了幾塊明天跌了多少點的水貨,趕快取關。另外底層邏輯與情懷道德對錯無關,而是去研究為什麼會有強弱和攻守的易勢。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放在更大的時空範圍內看底層邏輯和事實現象的關係】

21、三維地圖

傳統歷史教育,最缺乏的是地圖,其次是三維地圖。

沒有地圖的時候,根本無法清楚理解不同玩家之間的關係,為什麼張三要打李四而不是王五,為什麼張三打李四容易而不是反過來等等,為什麼某個咽喉要道對於局勢的演變其決定性作用,等等。

沒有三維地圖時,僅憑文字敘述形成的歷史思維模型,基本上是很 SB 的。

歷史書上的很多敘事,水準大概和普通微信營銷號差不多,甚至更糟。很多時候大家為了圖省事,最容易被大眾理解的敘事就被接受下來,最後成了神話。

//@無慾則廢:老曾就說:《二十三史》除班、馬外,皆文人以意為之,不知甲仗為何物,戰陣為何物,浮詞偽語,隨意編造,斷不可信。

沒有三維地圖的時候,人容易信口開河,以為所有的事情都是 ”從點 A 到 點 B “那麼簡單容易。看了三維地圖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某個地方全都是崇山峻嶺,原來某個要道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等等。

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實際上也存在一種因為認知或家庭背景差異而形成的看不見的三維地圖。你和某些人物理距離也許接近於零,但在這個三維地圖的世界裡其實非常遙遠,中間隔著崇山峻嶺或大沙漠。你和另外一些人雖然物理距離很遠,但因為虛擬世界裡運河或者海洋的連線,反而常有緊密的交流。

YouTube 上有個叫 ”資訊素官方“的頻道有很多三維地圖加歷史的解說,極佳。有一點沒懂,蒙古打南宋四十多年才拿下,其中蒙哥汗 1259年打釣魚城還送了命,後打下襄陽還是用了來自伊拉克工匠的回回炮,說明南宋實力強悍。但為什麼隋朝攻南陳,北宋攻南唐那麼容易? 為什麼金朝在蒙古面前如此弱不禁風?

【物理上的三維地圖和心理上的三維地圖】

22、每個人學習的方式不同

”許多一流的作家 - 溫斯頓丘吉爾是一例 - 在學校表現很糟。學校對於他們的記憶,純粹是折磨。但他們的同學們很少有這樣的記憶,這些人也許沒有那麼喜歡學校,但學校最壞也就是枯燥而已。

對此的解釋是,作為一條規則,作家通常不是靠聽和讀來學習的。作家靠寫作來學習。因為學校不允許他們用這種方式學習,他們的成績就很差。

各地的學校,其組織的原則都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假設上的: 學習只有一種方法,對所有人都一樣。但強迫所有學生按照學校教學的方式來學習,對於用不同方式學習的學生而言,是純粹的地獄。實際上,也許至少有六七種不同的學習方式。

有的人,如丘吉爾,依靠寫作來學習。有的人,依靠做大量筆記來學習,如貝多芬。貝多芬留下巨量的寫生簿,但是他說作曲時他從來不看這些東西。有人問那他為什麼還要留下這些東西,據說他如此回答: ‘如果我不馬上寫下來,我立刻就會忘掉。如果我把它記到寫生薄裡,我永遠不會忘記,也永遠不需要再檢視它。

還有些人在行動中學習,還有些人聽自己的自言自語來學習。 “

”Managing oneself“, by Peter Drucker。

現在我主要靠在微博和推特上自言自語,加上微信和 substack 上寫文章來學習,覺得效率還不錯。

如果把寫作當成思考的工具,而不是迎合讀者的工具,會非常有效。因為這樣你是在迎合自己,只有真正把問題想通了,邏輯理順了,你才願意把文字公開發表,同時順便聚合一些和你思考關心同樣問題的讀者。否則你寫的過程很不爽,自己也很清楚內容質量不高,還要浪費時間和一些邏輯混亂的人瞎扯淡

”還有個關鍵問題是: 我是作為決策者還是顧問的角色時,最能出成果? 很多人擅長做顧問,但無法承受決策的壓力和負擔。也有很多人相反,需要一個顧問去強迫他們思考,然後他們才可以有勇氣迅速和自信的決策。“

”喬治*馬歇爾曾說,’巴頓是美國軍隊所生產出的最優秀的下屬,但他會是最糟糕的指揮官。‘ 有的人作為團隊一員會表現優異,有的人最好獨自工作。有的人作為教練或導師會非常有才,但有的人做導師就很不稱職。“

【自己是適合寫+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