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腳步“輪”起來

作為人類最基本的運動方式,走路是最佳健身方式之一,既簡單易行,強身效果又好,也不受年齡限制。從進化角度看,步行是人類最好的運動,走路時可以調動起多達13個肌肉群的協同運動,長期堅持快走的人,身體健康狀況的改變是非常明顯的。

讓你的腳步“輪”起來

民間有句俗話“人老先老腿”,隨著年齡增大,氣血不足和骨骼老化帶來的關節病長期困擾著中老年人群體。長期堅持快走鍛鍊可以全面提升健康指標,不僅能讓您改善心肺功能,擺脫三高和腰腿病的折磨,還能讓您在昂首挺胸、健步如飛的同時,展現出良好的氣質與自信,提升自己的魅力指數。

人人都會走路,但快走是需要一些技巧的。科學有效的運動可以減少損傷,最大限度地獲取健身收益。作為一個堅持快走22年、有過4小時25公里個人揹包連續快走最長記錄、最高配速8分30秒(不低於7km/h),至今保持快走每次36分4公里定額的準退休族,總結出幾個非常重要的要領,可以讓您的快走練習事半功倍,很快達到輕快優美的“健步如飛”境界。

1、前傾。

要想走得快,全靠重心帶。

快走時要重心前移,這樣可以增加向前的勢能。很多人快走時像散步那樣身體垂直於地面,這是不對的。直立狀態在站立和慢走時雖然穩定,但快走時需要浪費額外的能量擺胯出腿。

站立姿態下,嘗試將身體略微前傾(注意是整個身體前傾,不是哈腰),當你感覺到需要向前邁出一步才能保持身體平衡時,這就是你起步時的角度。

讓你的腳步“輪”起來

在快走過程中要努力一直保持這個狀態,利用勢能做功,可以節省你一部分出腿的能量,走得更輕快。

2、勾腳和踮腳

行走時,蹬地產生的反作用力是前進的主動力。在兩腳交替的過程中,腿前伸有一個勾腳的狀態,後腳蹬地動作的後半段要踮腳,用前腳掌發力。

讓你的腳步“輪”起來

勾腳是為了讓腓腸肌保持緊張,在腿前伸時發力充分;踮腳是為了抬高重心,配合前傾順利釋放勢能。勾和踮,這是非常關鍵的兩個動作,相關肌肉發力好壞,對快走步幅和步頻的影響是決定性的。相比慢走,快走更多呼叫了下肢,尤其是小腿肌肉群與腰胯一起發力,效率更高,為了更快地出腿,有意識地做一些勾腳和踮腳的練習,鍛鍊小腿前後這部分肌肉群。

讓你的腳步“輪”起來

前腳落地要碾一下,使落地和蹬地動作自然銜接起來,蹬地發力更順暢。

3、左右送胯。

這點快走驢友們提到的不多,但對於提高步頻和步幅至為重要。

步幅與每個人的身材高低和髖關節靈活度有關,正常的走路,步幅是很容易就達到瓶頸的。要想在安全和合理的範圍內提高快走速度,步頻是關鍵。

讓你的腳步“輪”起來

我們觀察一下競走運動員,會驚奇於他(她們)如何“走”出跑的速度。有統計表明,普通快走每分鐘約為100到120步,達到130已經非常厲害,而競走一般時速在15公里/小時左右,步頻可達180-200步,一些優秀的競走運動員甚至每分鐘超過200步。普通快走的步長一般是70-80釐米,競走的步長可達90-110釐米。

如此步頻和步幅是如何做到的,“送胯”是關鍵。

太極裡有個“梢節”理論,說的是發力時以腰胯摧動,以肩帶肘力達指尖,就像舞動長鞭時,在力矩和離心作用下,鞭梢會產生驚人的速度。

讓你的腳步“輪”起來

快走時,腳就是鞭梢,腿就是鞭繩,胯(一說是髖)就是鞭杆。腰部配合向前送胯,可以帶動同側大腿小腿,前出更有力,距離很遠,步幅更大,同時減少髖關節拉扯帶來的物理磨損,保護關節不受損傷。

送胯是腰胯合力,要適度加強腰部鍛鍊,做一些扭胯練習,也有利於預防腰椎間盤疾病。

讓你的腳步“輪”起來

前傾,前伸,踮腳,送胯,做到這幾點其實都不難,只是我們平時沒有刻意去訓練形成運動記憶罷了。只要有意識地加以練習,熟能生巧,把它們協調地運用到你的快走中,你會發現你的快走完全不是以前的樣子。

風火輪一般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