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縣長父親》是一束光芒,照到了無數人最軟的人生際遇

9月18日,山東省德州市作家協會在其官微上釋出了一份廉潔文化主題文學作品徵文獲獎名單,一則

標題為《我的縣長父親》的一等獎獲獎作品引發關注,縣長父親名為於志明,作者名為於忠東。

《我的縣長父親》是一束光芒,照到了無數人最軟的人生際遇

有網友認為,這是喜劇電影《夏洛特煩惱》中“我的區長父親”橋段的再現,引起質疑,德州作協也在18日晚刪除該動態;更多的網友認為,“看了原文,文筆樸實,想到了自己爺爺奶奶那老一輩人的作風”“喜劇電影的笑點不該影響文學作品的創作”“不應該看到標題就冷嘲熱諷。”

昨天午,文章作者於忠東告訴記者,獲獎文章是縮減版,此前她曾在父親節寫過萬字長文,而寫文章是為了紀念離世三十多年的父親,並沒有想到會獲獎。

據訊息,於縣長

91本日記是一份對禹城黨史具有極高價值的歷史珍貴資料。建議有關出版社整理出版,新時代同樣需要這樣的日記,這樣的精神。

讀完文章和報道,讓我深為感懷,想念我的父親的人生際遇,同樣思緒萬千——

父親這一輩子做了兩件內心樂意的工作。

一件是到抗戰文化名城桂林《廣西日報》社工作。一件是家鄉解放,當上了村小學教師。

如果說,當教師實現了父親的夙願,在這小小的山村裡,該平靜地度過幾十年的人生。意想不到的是人生的風雨說來就來,

父親這一輩子註定是一出悲劇,文革被批鬥

,父親不知滋生多少慚愧和絕望。

46歲,母親淡然走完了悲壯的人生

,我小小的心靈,突然發現母親是最善良的女性,從我懂事的時候起,記憶中的母親從不說粗話、從不高聲說話、從不與人爭吵、從不知道苦累。即使是父親被錯判,患難中,堅信父親的為人,從不怨言、從不多言,盡心呵護和經營這個苦難的小家。

從我懂事的時候起,

父親直接當了農民,曾負責生產隊果園護理員

,但是從不摘過一個果子帶回家給我們,是那麼的大公無私,不貪不佔。

也曾負責生產隊曬糞員。

在年少的時候,依稀記得,父親乾的是最苦最髒的曬糞活,而且一干就是若干年。

當年,各戶的家糞是充公的,不準作私用的,父親需要挨家挨戶到糞圈挑糞土到曬地曬乾,以備作水稻種植肥料。仲夏的清早,天還是晴晴的,中午一過烏雲密佈,雨說下便下。沱雨下,父親得以最快的速度收起一大堆己曬乾了的農家肥,不然肥料就要被雨水沖掉,養了野草,肥了江魚……本來,這是集體的事情,卻變作了我們一家人的重要工作,容不了一點大意和疏忽。

作為孩子的我們曾一次次幫上父親的忙,結果,溼了一身,髒了一身。那時候做父親難,做他的孩子也難!

在這樣艱苦而又冤屈的日子裡,父親在昏黃的油燈下一部一部書地讀。中學時代,就是在父親的影響下,讀了不少古代名著,以致後來迷上了文學創作。

“文化大革命”結束,上世紀八十年初,撥亂反正,父親平反了。在平反材料上,我瞭解到一些情況,這不是父親的錯誤,是當時要求一個任務數,父親被人“選”中了。那時候,父親已是年過半百了,教師夢就這樣在飽經滄桑中一如一江的春水東流去。

上世紀八十年代,是父親生命的最後十年是最舒心的日子,不僅是因為父親平反了,而且我幸運地考取了高校,這足夠安慰了父親未竟的人生。

父親因找不到教師檔案,僅憑一張教師聘書,不足以認定時限,最終退休工資問題被擱置,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們家仍沒拉上電燈,並且我若是假日不上學,晚上在家讀書,都是點上煤油燈。

透過父親無奈而又惆悵的目光,實現他難圓的大學夢稍稍佔據了孩子的心田,最終考取了一所高校,安慰了父親最後的人生,也是父親這一輩子特別高興的事情。

父親老了,但是總想著做些泥水工、木工的活計,以積攢點錢作家庭開費。

之前,他知道在世時日不多,不願到醫院診治,而把省下的醫藥費寄給了我,作讀書生活費。不想,就在我高校畢業的最後一天,父親瘦弱的身體不久便垮了,淡然地走完了人生最後的歷程。

一生撫育著我,影響著我,鼓勵著我的父親,但是,父親沒有想到,寄給孩子的生活費,孩子把節約下來的生活費,變成了父親的埋葬費。

就為那深深的父愛,時時提醒自己,今生一定要讓人生出彩。

父親這一輩子影響了孩子這一生的是他的治學精神。

哪怕是在最艱苦、最冤屈的日子,仍挑燈讀書……病逝的時候,在整理遺物中,發現竟抄書十多部著作。

忘不了,我考取高校後,父親送的一席話,他說,做一個甘於平庸的人不難,但是做一個積極擔當作為的人,就必須做為人所不敢為、為人所不想為的崇高事業。

這麼多年來,始終沒忘記父親的教誨。而今一晃就年過半百,不曾忘記父親說過的話語,人生往往不是圓滿的,唯一的就是努力,人生才無遺憾。

《我的縣長父親》是一束光芒,照到了無數人最軟的人生際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