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劇,拍出了所有父母的噩夢,3種畸形的家庭教育要不得

一部劇,拍出了所有父母的噩夢,3種畸形的家庭教育要不得

早晨7點,爸爸像往常一樣在樓下等著送孩子上學。

然而,孩子走出家門與媽媽告別後卻消失不見,無論是樓道口,還是單元門,監控中都沒有他的身影,僅僅用了10分鐘的時間,孩子在這個世界上蒸發了。

孩子無緣無故地消失,對於所有的父母來說,都無疑是最大的噩夢,這樣的情節,出現於最近熱播的新劇《消失的孩子》中。

一部劇,拍出了所有父母的噩夢,3種畸形的家庭教育要不得

乍看上去,這部劇似乎是一部懸疑推理劇,但實際上,它更多反映的是存在於現代家庭中3

種典型的教育問題。

孩子在樓道“蒸發”,源於令人“窒息”的家庭環境

丟失的孩子名叫莫莫,父親是由佟大為飾演的楊遠,一直在努力維持工作與家庭的平衡。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楊遠與妻子陶芳存在很大的分歧,楊遠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不想過度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了給兒子緩解壓力,他還特意買回家一條狗。

而陶芳卻無法忍受孩子成績有一絲一毫的下降,是名典型的“虎媽”,為了“雞娃”,她命令楊遠將孩子的寵物狗處理掉,用興趣班和作業來填補孩子的生活。

一部劇,拍出了所有父母的噩夢,3種畸形的家庭教育要不得

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夫妻倆隔三岔五吵架,兩人的矛盾也在莫莫失蹤之後徹底爆發,帶著焦慮與不安的情緒,開始相互指責,紛紛陷入了崩潰之中。

反觀莫莫之所以從樓道“蒸發”,恰恰源於這種令人“窒息”的家庭環境,長久處於巨大的壓力之下,莫莫一直覺得自己身上有無形的枷鎖,也正是因此,他和小夥伴許恩懷策劃了這次逃脫,在許恩懷的幫助下,躲進了她家302

房間中。

一部劇,拍出了所有父母的噩夢,3種畸形的家庭教育要不得

另外兩種畸形的家庭教育

莫莫能成功“逃脫”,女孩許恩懷“居功至偉”,與莫莫類似,許恩懷身上體現著另一種畸形的家庭教育。

許恩懷從小乖巧懂事,成績優異,是人們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但父親忙於工作,對她很少關心,許恩懷一直是自己生活,所以她感覺並不幸福。

直到楊莫邀請她到家裡吃飯,許恩懷發現一家人有說有笑的場面是如此溫馨,長久處於缺愛狀態的她,發自內心地渴望融入其中,因此她選擇了幫莫莫逃脫母親的“高壓控制”。

一部劇,拍出了所有父母的噩夢,3種畸形的家庭教育要不得

除了莫莫和許恩懷之外,由魏晨飾演的袁午,體現了第3

種畸形的家庭教育。

袁午從小被父母疼愛,畢業於名牌大學,還找到了一個條件優異的妻子,按理說,這是妥妥的“人生贏家”,有著令人羨慕的未來。

可惜的是,袁午沾染上了賭癮,把家裡錢輸得一乾二淨,妻子帶孩子離開了他,眨眼間,他變成了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一部劇,拍出了所有父母的噩夢,3種畸形的家庭教育要不得

和父親住在一起後,他開始每天假裝去上班,某天父親喝酒猝死之後,他居然將父親的屍體藏了起來,然後繼續靠冒領退休金生活。

因為習慣了被父母包辦一切,袁午即便畢業於名牌大學,仍是一個“精神巨嬰”,不僅長大後走上了歪路,而且還成了名副其實的“啃老族”,無法獨自在社會上生存。

一部劇,拍出了所有父母的噩夢,3種畸形的家庭教育要不得

失敗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大的噩夢

劇中3種畸形的家庭教育,都非常典型,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類似的案例。

有的家長瘋狂“雞娃”,結果孩子學習成績不見起色,反而患上了抑鬱症;

有的家長忙於工作,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結果孩子性格偏激,不經意間走上了歪路;

有的家長對孩子溺愛,卻“溺子如殺子”,孩子長大後無法在社會上謀生,變成了“啃老族”。

一部劇,拍出了所有父母的噩夢,3種畸形的家庭教育要不得

北大校長蔡元培曾說:“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

對孩子而言,好的家庭教育是其健康成長的基礎,而不好的家庭教育,則可能成為其一生的噩夢。

我們作為家長,除了感慨劇中一波三折的劇情之外,更要認識到《消失的孩子》這部劇的現實意義,切忌讓這3種典型的畸形教育模式發生在自己的家庭中。給予孩子一個健康的家庭成長環境,是每位家長應盡的責任。

一部劇,拍出了所有父母的噩夢,3種畸形的家庭教育要不得

結語:

家庭教育是對孩子人生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良好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因素。

最後希望每位家長都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重視起來,用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為孩子營造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今日話題:你最近在追《消失的孩子》這部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