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豆腐 說水滸中紙馬五:為啥關羽見劉備現了異相,才欣然結義?

布衣豆腐 說水滸中紙馬五:為啥關羽見劉備現了異相,才欣然結義?

雜劇《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中

為什麼關羽眼見劉備呈現了異相,

才欣然結義?

水滸中的紙馬

結義篇05

布衣豆腐 說水滸系列

第五回

上回我們說到,晁蓋與吳用、劉唐、三阮六人,對天發誓,焚香供奉紙馬,這個儀式,到底是什麼性質呢?

表面上看,這種儀式,含有兩層目的,其一,是對於生辰綱行動前的莊嚴宣誓,因為這個目的在書中的敘述中非常顯著,六人在發誓的時候,誓言中所說的,也正是生辰綱行動的核心綱領,書中說“六人個個說誓道:‘梁中書在北京害民,詐得錢物,卻把去東京與蔡太師慶生辰。此一等正是不義之財。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誅地滅。神明鑑察’”。

布衣豆腐 說水滸中紙馬五:為啥關羽見劉備現了異相,才欣然結義?

插圖:唐鼎華

六人的誓言中,沒有去說“眾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類異性兄弟結義結拜常用的詞彙,而只是說,老天爺你看仔細了,我們要去擷取生辰綱,這個行為您老人家千萬不要以為我們是貪圖財物,是謀財害命的傷天害理的犯罪行為,您老千萬要看仔細了,我們這是正義的行為,我們的目的是正義的,我們是要去擷取別人的財物,但是這個擷取的物件,不是一般的別人,而是奸臣貪官,所以我們都是懷有純粹的正義的動機,如果有誰懷有私心,你可以劈他,削他,扁他,捶他,弄死他。

所以六人的誓言內容,似乎就是在實施搶劫行動之前,希望獲得老天的理解,寬恕,保佑,襄助的一些心理訴求。從誓言的具體字句看,也似乎沒有異性兄弟結義的內涵。

但是,兄弟結義的內涵,依然是真實存在的。

布衣豆腐 說水滸中紙馬五:為啥關羽見劉備現了異相,才欣然結義?

龍王

無錫紙馬陶氏木版年畫第四代傳承人陶曉夢作品

因為此後,晁蓋還燒過好幾次香,之前我們曾經說過,晁蓋是水滸中最喜歡使用燒香儀式的人,你看,後來晁蓋帶領生辰綱團隊,被官軍追殺,走投無路去了梁山泊,但是白衣秀士王倫嫉賢妒能,不能接納,最後有賴於林教頭手刃了王倫,才終於使得晁蓋們有了自己的根據地,所以晁蓋感慨之餘,釋出了宣言說:“你等眾人在此,今日林教頭扶我做山寨之主,吳學究做軍師,公孫先生同掌軍權。林教頭等共管山寨。汝等眾人各依舊職管領山前山後事務,守備寨柵灘頭,休教有失。各人務要竭力同心,共聚大義。”

書中說,“當下

椎牛宰馬,祭祀天地神明

,慶賀重新聚義”。這次兄弟聚義,跟晁蓋莊上三阮到來時候的六人初次聚義,其實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多了後來加入的生辰綱團隊人員公孫勝、白勝,又加上了梁山原有的頭領林沖,朱貴,杜遷,宋萬,換句話說,只是增加了兄弟的規模而已,所以這次燒香祭祀天地神明,兄弟聚義標明心跡的訴求沒有變。

布衣豆腐 說水滸中紙馬五:為啥關羽見劉備現了異相,才欣然結義?

插圖:唐鼎華

但是,這次兄弟聚義的性質就比上次更加明顯,也更加單純,這次再也沒有六人首次聚義時候,對於生辰綱搶劫行動的禱告要素,而只是單純的異性兄弟的結義。正是因為這次梁山小聚義,與晁蓋莊上生辰綱六人聚義,在流程環節要素上完全一致,在性質上也基本一致,所以這第二次的聚義儀式,才叫做“慶賀重新聚義”。這就再清楚不過地說明了,晁蓋莊上的六人初次祈禱天地的儀式,就是初次聚義的儀式。而這次晁蓋新上梁山所舉行的聚義儀式,與初次的聚義儀式,都是同一類性質範疇。

由此我們也可以推測,第一次晁蓋六人的聚義,也理應具有兄弟結義的含義。只是在某種程度上,被生辰綱的強烈鮮明的行動宗旨給掩蓋了。在水滸世界中,兄弟情感層面上的結義,與兄弟舉事層面上的聚義,互相融合。

之前我們說過,第一次在晁蓋莊上六籌好漢聚義,當三阮劉唐他們看見晁蓋買了供品紙馬,要祭祀神明的時候,書中說,眾人見晁蓋如此志誠,盡皆歡喜。可見,

供紙馬,敬神明,就是彰顯志誠之心。

布衣豆腐 說水滸中紙馬五:為啥關羽見劉備現了異相,才欣然結義?

火德星君

無錫紙馬陶氏木版年畫第四代傳承人陶曉夢作品

當時在晁蓋莊上的六人初次聚義,晁蓋就已經要去彰顯自己的志誠之心,等到了借刀殺人滅了王倫,鳩佔鵲巢佔據梁山之後,就更加需要彰顯志誠,因為當時的頭領成分複雜,主要分成三撥:一撥是晁蓋帶領的生辰綱團隊,一撥是梁山泊王倫的團隊,杜遷,宋萬,朱貴,而林教頭,是遊離在兩大團隊之外獨立的一坨。三個團隊,在王倫死後,不僅杜遷,宋萬,朱貴三個成了驚弓之鳥,心存餘悸,連林沖也在觀望新來的領導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自己手刃舊領導的行為,是否會在晁蓋們心中留下負面印象,同時也在擔心王倫舊部對自己又愛又恨又怕的複雜感情。而山頭眾多,各懷心思,就是團隊建設的大忌。

在這種狀況下,凝聚團隊心意,強化新團隊的向心力,就成了一件當務之急。所以晁蓋在這個時候,要把大家合在一起,面對天地神明,標明心跡,就是為了彌合舊有的裂隙,消除分歧,讓天地作證,標明晁蓋將既往不咎,一視同仁,大家不必多慮,須同心協力,一切向前看。

布衣豆腐 說水滸中紙馬五:為啥關羽見劉備現了異相,才欣然結義?

插圖:唐鼎華

所以,晁蓋再一次操持了他偏愛的燒香儀式,書中說“

當下椎牛宰馬,祭祀天地神明,慶賀重新聚

義”。什麼叫做慶賀重新聚義呢?這就是鮮明地告訴大家,之前生辰綱那次,晁蓋等六人在晁蓋莊上的對天禱告儀式,就是最初的那次兄弟聚義。那次聚義儀式的性質,不僅僅是宣揚行動的神聖性,解決生辰綱行動的老天保佑問題,也同時就是六位異性兄弟的結拜聚義儀式,從性質上看,與三國演義中劉關張三人的桃園結義,沒有什麼兩樣。我們也由此可以明白,晁蓋他們在晁蓋莊上舉行的就是兄弟結義的儀式,而異姓兄弟的結義儀式,都需要祭祀天地,所以要使用紙馬。

在後人奉為結義圭臬的著名的《三國演義》劉關張桃園結義儀式中,是這麼描述的,書中說:“於桃園中,備下

烏牛白馬祭

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祭罷天地,復宰牛設酒,聚鄉中勇士,得三百餘人,就桃園中痛飲一醉。”

布衣豆腐 說水滸中紙馬五:為啥關羽見劉備現了異相,才欣然結義?

呂洞賓

無錫紙馬陶氏木版年畫第四代傳承人陶曉夢作品

可見,劉關張的桃園結義,除了沒有使用紙馬,其他的,殺牛宰馬,祭拜天地,焚香說誓,與晁蓋,與其他文字中的異性兄弟的結義儀式,都是一樣的。之前我們也說了,三國演義中沒有紙馬,是因為時代的侷限,當時的紙張也並不普及,但是如果劉關張是在宋代,或者是在明清時代結的義,那就更少不了供奉紙馬了。

在雜劇《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中,劉關張三人共到城外桃園,

殺牛宰馬,祭告天地,

誓共生死,同扶漢室。可見,保國安民,輔佐漢室,是桃園結義的重要價值指向,這就涉及到了結義活動中對義的理解。

所謂的義,有大義小義之分,有私義公義之別。小義私義的結義,那就是小說《金瓶梅》中西門慶十兄弟之類的結義,一幫閒漢,因為沒有共同的價值觀作為凝聚,大夥生前傍著西門大官人,表面哥哥弟弟非常熱鬧,其實大家都是在傍大款,蹭好處,吃喝玩耍,逐日鬼混,西門慶一死,他的所謂結義兄弟們,立馬情斷義絕,彼此算計,作鳥獸散。

布衣豆腐 說水滸中紙馬五:為啥關羽見劉備現了異相,才欣然結義?

北斗

無錫紙馬陶氏木版年畫第四代傳承人陶曉夢作品

而大義公義的結義,則是有明確的道義追求,他們的結義,並非是酒肉朋友的廝混,而是首先因為彼此志同道合,然後才在私人關係上結成更緊密的關係。所以,劉關張,首先是道義上的同志,其次才是情義上的兄弟。

從這個層面上,我們就能夠恍然大悟,水滸中晁蓋晁天王第一次在自己莊上與吳用、劉唐、三阮結義的時候,為什麼大談生辰綱的神聖正義目的,希望神靈保佑,而在表面上似乎沒有兄弟聚義的具體訴求,其實這恰恰標明瞭:晁蓋六人首次結義,就是在昭告天下,他們六人的聚義,不是小情小義的江湖結義,而是志同道合的道義之聚。

當然,共同的理念之下,也不能完全排除個人現實利益的考量,比如在雜劇《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中,描寫了關羽結義之前的小動機,是說,關羽看見酒醉入睡的劉備,現出了蛇鑽七竅的異相,知道劉備日後必然顯貴發達,於是就和張飛一道拜其為兄。這是對桃園結義文字中普遍宣揚的“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匡扶漢室”的崇高目的的一種解構,但是這種現實的動機,其實與宏大的理想,是可以並存的。因為想要“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匡扶漢室”的人多的是,那你關羽,張飛,為什麼不去跟別的懷有這樣理想的人結義,而跟劉備結義,必然有種種現實的、具體的考量。也必然考量彼此了達成這種理想的能力,這才是真實的人生。就像晁天王,他如果去和六個白面書生結義,就算這些書生也胸懷大志,嫉惡如仇,志同道合,但是終究無法完成生辰綱的行動計劃,一樣。

同樣,在《喻世明言 臨安裡錢婆留髮跡》中,出身官宦之家的鐘明、鍾亮兄弟,就是因為私下看見錢鏐變相為一隻大蜥蜴,“猛見個丈餘長一條大蜥蜴,據於床上,頭生兩角,五色雲霧罩定”,由此鍾明、鍾亮弟兄兩個心下想道:“常聞說異人多有變相,明明是個蜥蜴,如何卻是錢大郎?此人後來必然有些好處,我們趁此未遇之先,與他結交,有何不美?”於是,鍾氏兄弟成功地和偶像結了義,擁有了輝煌事業的原始股,賭對了人生。

布衣豆腐 說水滸中紙馬五:為啥關羽見劉備現了異相,才欣然結義?

插圖:唐鼎華

晁蓋六人首次結義的這種道義上的凝聚,也為此後梁山好漢的聚義定了基調,那就是,梁山與其他山寨的本質的區別,是這些好漢不僅因為生存問題利益,大家在一起吃喝快活,抱團取暖,合作共贏,他們具有更高的對道義正義的追求。

這種聚義儀式中存在的道義至上的情懷,也一直延續到宋江主政梁山的時期,並達到了高潮。在梁山一百單八人大聚義的時候,書中說:“梁山泊忠義堂上,號令已定,各各遵守。宋江揀了吉日良時,焚一爐香,鳴鼓聚眾,都到堂上。

宋江對眾道:‘今非昔比,我有片言。今日既是天罡地曜相會,必須對天盟誓,各無異心,死生相托,患難相扶,一同保國安民。’眾皆大喜。各人拈香已罷,一齊跪在堂上,宋江為首誓曰:‘宋江鄙猥小吏,無學無能,荷天地之蓋載,感日月之照臨,聚弟兄於梁山,結英雄於水泊,共一百八人,上符天數,下合人心。自今已後,若是各人存心不仁,削絕大義,萬望天地行誅,神人共戮,萬世不得人身,億載永沉末劫。但願共存忠義於心,同著功勳於國,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神天鑑察,報應昭彰。’誓畢,眾皆同聲共願,但願生生相會,世世相逢,永無斷阻。當日歃血誓盟,盡醉方散。看官聽說,這裡方才是梁山泊大聚義處”。正是因為梁山的聚義,有了強烈的道義追求,所以,維繫梁山兄弟的凝聚力,已經不僅僅是一般結義兄弟之間的你恩我愛,而是仁義大道,組織使命。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釋出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事涉版權,違者必究